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王安石诗集
1)  WANG An-shi Poetry
王安石诗集
2)  Wang Anshi poems
王安石诗
3)  A Study of Wang Anshi s Yongwu Poetry
王安石咏物诗研究
4)  Analysis of the Fable Poem in Wang An-shi s Works
论王安石的寓言诗
5)  A Comment on Wang Anshis Zhongshan Chan Poetry
评王安石晚年禅诗
6)  WANG An-shi
王安石
1.
WANG An-shi s Financial Ideological Impact on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王安石的理财思想对我国现代理财方式的启示
2.
Wang An-shi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Modern Enlightenment;
论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3.
Comparison of the Thought of Classic Learning of Zeng Gong with That of Wang An-shi from the "Hong Fan Zhuan";
从《洪范传》看曾巩和王安石经学思想的异同
补充资料:王安石(1021~1086)
      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并在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和改革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卓有贡献。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初任地方行政官员。时值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化,而北宋统治集团因政治腐败、 官吏庸碌, 无法解决这一系列社会矛盾。王安石于嘉祐三年(1058)进京述职时,向仁宗上万言书,强调要"改易更革天下之事",但未受重视。神宗即位后,对他的政治改革见解倍加赏识,遂于熙宁二年(1069)任以参知政事之职,授以国政,次年又任以宰相,开始了大规模的变法运动。历史上称为"王安石变法"。王安石认为,造就人才、 统一思想是实行变法、 长治久安的首要条件。这就需要改革教育及其他有关制度,使之适应于人才的造就,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人才的培养、管理、选择和使用。该文是中国古代人才学说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王安石认为,人的品德才能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如果缺乏"受之人"的教育,"受之天"的禀赋再优越也难以成才。因此他强调人才必须"陶冶而成之",其中国家教育政策和措施对人才的形成和开发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他的这种思想跟当时理学家的"穷理尽性"是针锋相对的。
  
  王安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的治国人才。他重视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才干,同时也强调封建伦理道德的修养,特别是政治立场的一致性。他猛烈抨击当时主要以诗赋为考核内容的科举制度,认为用这样的方法选拔官员,结果造成官员所学非所用,政府中有治事能力的人越来越少。他认为,人才应该从学校产生,他主张从中央到各地都广设学校,严选教官,招揽能为国家所用的人才,教给治国的知识和本领,国家通过严格的考核,选拔德才兼优者充任官职。在当时学校尚未普遍设置的情况下则应首先改革科举考试方法,以改变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状况。
  
  王安石变法期间,对科举制度和学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熙宁四年二月(1071年 3月)颁布了新的科举考试制度,废除旧有的专考呆读死记儒家经典的明经诸科,取消进士科的诗赋考试而改试经义。经义考试要求"务通义理,不必尽用注疏"。后又规定所有及第进士必须加试法律政令,合格者方能授予官职。熙宁四年十月(1071年11月),在太学开始实行三舍法,这是以学校考核逐步取代科举考试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开端。与此同时,王安石亲自选派一批官员分赴一些地区负责整建州县学校。后来又进一步规定:地方学校一律由朝廷委派学官管理,学校的事务由学官全权负责,地方其他官员不得干涉,学校的教授必须通过专门的经义考试,然后择优任命,有不称职的,由国子监负责报请朝廷予以撤换。 为了统一思想, 由王安石亲自主持于熙宁八年(1075)编成《诗》、《书》和《周礼》三经新义,其中"周礼义"全部出自王安石手笔。他认为一部《周礼》,谈理财者居其半,这也反映出他强调学习有用之事的思想倾向。此后,三经新义即由国子监镂版印刷,并颁发太学和诸州府学作为统一教材,科举考试也以此为标准取士。但他认为专读经不足以知经,故主张百家诸子之书都要读。
  
  由于统治阶级守旧势力的反对,变法的阻力很大,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辞职, 次年复任宰相, 熙宁九年(1076)再度辞职,此后一直在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退休闲居,曾被封为荆国公。元丰八年(1085)神宗死去,守旧派上台,新法很快被全部废除,王安石也于次年5月去世,谥文。他在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方面亲自制订的有关措施,大部分为后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或加以改造利用,这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上是有很大影响的。
  
  王安石的著作多为守旧派所毁,保存下来的有:以南宋杭州本为底本的《临川先生文集》和以南宋龙舒本为底本的《王文公文集》,此外还有部分的《周官新文》以及残存的《老子注》和《字说》。
  
  

参考书目
    侯外庐等编:《中国思想通史》, 人民出版社,北京,1959。
   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7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