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henyang urban culture
沈阳城市文化
2) urban area of Shenyang
沈阳市城区
1.
A reasonable plan about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was presented,which wa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e model and practical situation in urban area of Shenyang.
针对沈阳市城区地下水位不断上升、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通过GMS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根据模型模拟预测结果和沈阳市城区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以达到有效调控地下水位的目的,此方案下地下水开采量为1440900m3/d,该方案保留了李巴彦水源地,并在全区范围内合理降低地下水位,为防治地下水有关灾害和地下水资源的优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4) the reaches of Hunhe River in Shenyang
浑河沈阳城市段
5) Xinchengzi district of Shenyang
沈阳市新城子区
6) The First Qing Festival held in Shenyang
沈阳清文化节
1.
On Government s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Ethnic Minorities——A case study of "Huang family medical files" and The First Qing Festival held in Shenyang;
在"黄家医圈"案例中,政府扮演了一个有限的被动的角色,但在功能意义上,却为民间传统医学的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但在"沈阳清文化节"的案例中,政府的决策程序和经济动机却在客观上制造了一起引发族群主义意识形态冲突的公共事件,这显然与政府促进国家建构和社会整合的意愿相背离。
补充资料:沈阳城市规划
沈阳位于辽河平原中部,是辽宁省省会,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沈阳市行政区包括: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5个市区;苏家屯、东陵、新城子、于洪4个市郊区;新民、辽中2个县。据1984年统计,总人口526万人,总面积851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人口270万人,建成区面积164平方公里。
城市沿革 辽天显三年(928)建瀋州,元元贞二年(1296)设瀋阳路,治所在今沈阳市。明设瀋阳中卫。后金天命十年(1625)迁都于此,后尊称为盛京。清入关后作为留都。鸦片战争后,俄、日、英、美等帝国主义势力相继侵入,1931~1945年为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沈阳是一座历经封建统治、军阀割据、日伪占领等几个不同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各个时期的建设都是自成体系,造成城市布局的割裂和市政设施的紊乱。
1956年的城市总体规划 1948年11月,沈阳获得解放,1956年编制成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的主导思想是:充分利用城市的原有设施,由内向外逐步发展;改建、扩建原有的大东、铁西工业区,新建东北部的沈海工业区和北部的陵北工业区;用"打通南北、改善东西、修建环路"的方法,建设统一的城市干道网,把原先割裂的市区联结成一个整体;建设新居住区、文教区和统一的给水、排水、燃气供应系统;开辟市区南部的公园绿化带。这个规划基本上得到实现,效果较好。
1979年的城市总体规划 1979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1956年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为期20年(到公元2000年为止)的城市总体规划(见图),要点如下:
①严格控制市区的人口规模。市区内一般不再新建大中型工业项目,以免人口过分集聚。市区的规划面积确定为185平方公里,规划区外设有350平方公里的控制区。在远郊区建设虎石台、陈相屯、新城子、新民、辽中等工业城镇,以疏散市区过于集中的工业和人口,防止市区用地不断向外扩展。
②在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等增设市级商业和公共服务中心,以减轻现有市中心区的压力。在几个大工业区附近,安排新的生活居住区,使工作和居住基本上做到就地平衡,减少市区交通量。加快旧区改造,重点改造房屋质量差、人口密度高、市政公用设施简陋、交通不便的地区,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将位于铁西工业区附近的滑翔机场迁出,作为铁西工业区的住宅建设用地。
③调整和完善道路系统。首先是改造中环路。拓宽目前的蜂腰路段,在与主要干道相交处建设立体交叉桥,使中环路成为一条能够连续通行的环城主要干道。其次是建设外环路,以疏导过境交通和疏散市内交通。外环路的南半环因交通量大(过境交通较多),规划改为快速干道,在远期内实现。此外,在市中心区的主要干道交叉处建一些简单的立体交叉桥,以疏导交通。建设新的沈阳北站和扩建沈阳东站、裕国编组站,拆除现在严重干扰市内交通的旧沈阳北站和沈(阳)吉(林)线的一段铁路,保证城市南北干道畅通。拓宽和联通部分城市干道,以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
④改善绿化系统,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确定重点发展中环路外围地区的绿地,调整中环路内侧地区的绿地;扩大城市近郊的防护林带,把它建设成为森林公园;把市区南、北运河两侧绿带建成带状公园;开发建设辉山风景区;加强居民区的绿化,提高公共绿地的服务水平(见彩图)。
⑤进一步调整、补充和建设给水、排水、供燃气、供电、供热等系统。主要包括:建设煤气压力气化厂,引进天然气和扩大液化石油气的用户,使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占城市居民所用燃料的80%;改造市区五大明沟,建设污水排放干渠、污水处理厂;建设沈海电厂,使东部地区实现集中供热;城市外围建设 50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和配套的变电所,以解决电力不足问题;建设石佛寺水源工程和从大伙房水库的引水工程,以补充市区供水。
城市沿革 辽天显三年(928)建瀋州,元元贞二年(1296)设瀋阳路,治所在今沈阳市。明设瀋阳中卫。后金天命十年(1625)迁都于此,后尊称为盛京。清入关后作为留都。鸦片战争后,俄、日、英、美等帝国主义势力相继侵入,1931~1945年为日本帝国主义所占领。沈阳是一座历经封建统治、军阀割据、日伪占领等几个不同历史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各个时期的建设都是自成体系,造成城市布局的割裂和市政设施的紊乱。
1956年的城市总体规划 1948年11月,沈阳获得解放,1956年编制成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的主导思想是:充分利用城市的原有设施,由内向外逐步发展;改建、扩建原有的大东、铁西工业区,新建东北部的沈海工业区和北部的陵北工业区;用"打通南北、改善东西、修建环路"的方法,建设统一的城市干道网,把原先割裂的市区联结成一个整体;建设新居住区、文教区和统一的给水、排水、燃气供应系统;开辟市区南部的公园绿化带。这个规划基本上得到实现,效果较好。
1979年的城市总体规划 1979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1956年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为期20年(到公元2000年为止)的城市总体规划(见图),要点如下:
①严格控制市区的人口规模。市区内一般不再新建大中型工业项目,以免人口过分集聚。市区的规划面积确定为185平方公里,规划区外设有350平方公里的控制区。在远郊区建设虎石台、陈相屯、新城子、新民、辽中等工业城镇,以疏散市区过于集中的工业和人口,防止市区用地不断向外扩展。
②在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等增设市级商业和公共服务中心,以减轻现有市中心区的压力。在几个大工业区附近,安排新的生活居住区,使工作和居住基本上做到就地平衡,减少市区交通量。加快旧区改造,重点改造房屋质量差、人口密度高、市政公用设施简陋、交通不便的地区,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将位于铁西工业区附近的滑翔机场迁出,作为铁西工业区的住宅建设用地。
③调整和完善道路系统。首先是改造中环路。拓宽目前的蜂腰路段,在与主要干道相交处建设立体交叉桥,使中环路成为一条能够连续通行的环城主要干道。其次是建设外环路,以疏导过境交通和疏散市内交通。外环路的南半环因交通量大(过境交通较多),规划改为快速干道,在远期内实现。此外,在市中心区的主要干道交叉处建一些简单的立体交叉桥,以疏导交通。建设新的沈阳北站和扩建沈阳东站、裕国编组站,拆除现在严重干扰市内交通的旧沈阳北站和沈(阳)吉(林)线的一段铁路,保证城市南北干道畅通。拓宽和联通部分城市干道,以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
④改善绿化系统,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确定重点发展中环路外围地区的绿地,调整中环路内侧地区的绿地;扩大城市近郊的防护林带,把它建设成为森林公园;把市区南、北运河两侧绿带建成带状公园;开发建设辉山风景区;加强居民区的绿化,提高公共绿地的服务水平(见彩图)。
⑤进一步调整、补充和建设给水、排水、供燃气、供电、供热等系统。主要包括:建设煤气压力气化厂,引进天然气和扩大液化石油气的用户,使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占城市居民所用燃料的80%;改造市区五大明沟,建设污水排放干渠、污水处理厂;建设沈海电厂,使东部地区实现集中供热;城市外围建设 50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和配套的变电所,以解决电力不足问题;建设石佛寺水源工程和从大伙房水库的引水工程,以补充市区供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