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国民参政会
1)  National Political Council
国民参政会
1.
On Chuan-Kang Construction Preparatory Association of the National Political Council;
国民参政会川康建设期成会述论
2.
From National Congress to National Political Council——Persistence and Change of Professional Representative System;
从国民会议到国民参政会——职业代表制的持续与变化
2)  National Political Assembly
国民参政会
1.
The political attitude of National Government as seen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olitical Assembly;
国民参政会的成立看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政治态度——兼谈国民参政会的局限性
2.
Taking proposals of National Political Assembly as research object,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six problems:The first one is how councilors paid attention to minorities who lived on border areas.
本文以国民参政会提案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国民参政员对边疆各民族的关注。
3)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国民参政会
1.
The People's Political Council and Wang Jingwei Committing Treason and Surrendering to the Enemy
国民参政会与汪精卫叛国投敌
4)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Government
国民参与政府
5)  Citizen participating in government
市民参政
1.
Citizen participating in government is a necessary inter-medium between people and government for their future target.
市民参政的良性发展是城市政府治理目标实现不可缺少的中介。
6)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公民参政
补充资料:国民参政会
国民参政会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成立的一个咨询性质的机关。1938年7月正式成立。4月12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关,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但所通过的决议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力。6月,国民政府任命汪精卫为国民参政会议长,张伯苓为副议长;同时公布200名参政员名单。“遴选”的参政员大多是国民党员,只有极少数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代表。共产党参政员有毛泽东、陈绍禹、博古、林祖涵(即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7人。7月,第一届参政会在汉口召开,156名参政员出席了会议。通过了《 拥护抗战建国纲领案 》等决议案,发表了《国民参政会首次大会宣言》,并选举了张君劢、左舜生、曾琦、董必武、博古、陈绍禹等25人为驻会委员。国民参政会共历4届,举行大会13次。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努力,国民参政会对于团结全国人民,发扬抗日民主,推动全面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后来由于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战政策,逐步丧失其进步作用。1941年皖南事变后,董必武等为抗议国民党的反共政策,曾经几次拒绝出席参政会会议。抗战胜利后,国民参政会成为国民党的御用工具,终于1948年3月宣告结束。
   
   

1938年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举行,图为与会者合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