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17、8世纪
1)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17、8世纪
2)  17th Century
17世纪
1.
The Story of Zheng Chenggong Family as Seen from 17th Century s European Catholic literature;
17世纪欧洲天主教文献中的郑成功家族故事
2.
The 17th century is the period when the capitalism was fully established,and the duel as the feudal culture is incompatible with capitalism.
17世纪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期,作为封建文化的决斗与资本主义新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3.
Mingyi Daifang Lu is a crucial document produced by the 17th century thinker Huang Zongxi presenting a system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appeals for that era.
结合16、17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历史变迁对《明夷待访录》文本进行解读,可认为其政治社会诉求之基本指向,是一种开明帝制农商社会。
3)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17世纪
1.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both China and Japan adopted a seclusionist foreign policy.
17世纪,中日两国分别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2.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oth China and Japan adopted diplomatic policies that, while aiming at closing the doors to the outside, possessed a touch of openness in some respects.
17世纪,中日在对外关系方面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4)  17~(th) century
17世纪
1.
17~(th) century,many priests just as Ai Rulue,Liu Diwo,Xia Zhongqin built the churches and spreaded creed in Hakka s Yuanxiang namely Dingzhou and Ganzhou respectively,which had developed the main regions of spreading Catholic creed,which supplys one unignore aspect to study the change of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in Hakka s Yuanxiang.
17世纪,艾儒略、刘迪我、聂仲迁等耶稣会士,先后在客家原乡闽西(汀州)、赣南(赣州)开堂布教,使之发展成为西方耶稣会在中国内地传布天主教的重要基地之一,从而为今日客家原乡社会和文化变迁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视角。
5)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17~18世纪
6)  13-17 century
13-17世纪
补充资料:赵友钦(13世纪中叶~14世纪初)
      自号缘督,人称缘督先生或缘督子。中国宋末元初的科学家。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是宋室汉王第十二代孙。宋亡时,为避祸隐遁为道家,奔走他乡。后在浙江龙游鸡鸣山定居,并在山上筑观象台(又称观星台),观察天象。著述颇多,大都失散,唯留《革象新书》五卷,现存两种版本。此书以讨论天文问题为主,兼及光学和数学,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其中"小罅光景"节记载了光学上的针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分别在相邻两个房间的地面下,挖掘两个直径约4尺多的圆阱,右阱深4尺,左阱深8尺,左阱中可放一张4尺高的桌子;另在两块直径4尺的圆板上各插1 000多支蜡烛,作为光源放在阱底或桌面;另备中心开孔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的木板若干块。按实验需要选取分别盖在两阱口。这样,可以使得两者的若干条件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便于进行对比试验。实验分4步:①改变孔的大小和形状,即改换阱口的木板;②改变光源强度,即改变点燃蜡烛的支数;③改变像距,即改变水平挂在楼板下作像屏的两片大木板的高度;④改变物距,移去左阱中的桌子,把光源放到阱底,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对小孔(形状和大小)、光源(形状和强度)、像(形状和亮度)、物距、像距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规律性的探讨,并以光线直进原理加以解释。这个实验的特点在于规模大,对比性强,并能逐个因素进行讨论,这个工作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详、规模最大的物理实验。这是赵友钦的重要贡献。此外,他对照度也进行过研究,了解照度和光源之间的定性关系。
  
  

参考书目
   王锦光:赵友钦及其光学研究,《科技史文集(物理学史专辑)》第12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4。
   王锦光:赵友钦和他的光学实验,《教学与研究》(物理版),浙江师范学院,第4期,1981。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