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灾荒史
1)  famine history
灾荒史
2)  famine history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European countries
中欧灾荒史
3)  Shaanxi history of famine
陕西灾荒史
4)  disaster [英][dɪ'zɑ:stə(r)]  [美][dɪ'zæstɚ]
灾荒
1.
Study on Disaster History of North China in Recent Two Decades;
20年来近代华北灾荒史研究述评
2.
The studies in this respect have gained some achievements since late 1970s, which mainly cover the researches on disasters in the whole area and those in each respective province of the area.
近代华北灾荒频发,改革开放以来对其研究已有一定成果涌现,主要表现在对华北整体和各行政省份的灾荒史研究方面。
3.
Peasants living in hunger and cold move constantly and take risks under the frequent and serious disasters.
灾荒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对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长江中下游六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农村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5)  Famine [英]['fæmɪn]  [美]['fæmɪn]
灾荒
1.
Famine in Shunzhi Areas and Anti-famine Policy of the 1890 s;
19世纪90年代的顺直灾荒与荒政
2.
A Study on the Famine and Its Influence of the Huaihe Valle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民国时期淮河流域的灾荒及其影响——以皖北为中心的考察
3.
The Discussion of Wan Bei s Famine and Relieving the people in stricken Area s Measur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民国时期皖北的灾荒及赈灾措施
6)  calamity [英][kə'læməti]  [美][kə'læmətɪ]
灾荒
1.
The Calamity-Driven Migrations of Henan from 1920 to 1937;
1920-1937年河南灾荒性人口迁移问题研究
2.
Though the frequency of calamities in earlier and late Qing Dynasty is similar, the level of those calamities is deeper and deeper, which might be the sensible explanation for Qing s policies of preparation for calamity, help policy system running.
清代是中国古代灾荒最频最烈、荒政最发达的时期。
3.
In addition to fighted to cruel Japanese invader, the people and the army had to deal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natural calamity.
造成华北根据地灾荒频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补充资料:民国时期灾荒
      包括水、旱、风、雹、蝗、震等灾害情况。民国时期灾害无年不有,仅据1912~1937年统计,较大灾害就达七十七次之多,计水灾二十四次,旱灾十四次,地震十次,蝗灾九次,风灾六次,疫灾六次,雹灾四次,饥歉两次,霜雪灾两次。
  
  北洋政府时期,灾害较重的年份有:①1913年永定河决口,冀省重灾。江淮泛滥。赣、豫、皖三省大旱。12月滇省地震,嶍峨城(今峨山彝族自治区)全毁,死两千人。全国受灾面积达六亿五千万余亩。②1918年,水、震等受灾区域亦不下六亿一千万亩。③1920年,华北五省三百一十七县大旱,死五十万人。12月,宁夏、甘肃大地震,死者不下二十万人,仅海原一城即死七万余人。④1924年,闽、粤等十二省大水,淹毙万余人,财产损失一亿二千五百万元。⑤1925年 3月,云南地震,大理城全毁,大理、凤仪、宾川三县死三千余人。是年夏,冀、粤、桂等六省虫灾,损失约一千三百万元。川省饥歉,疫疠流行,罹灾者二十万人 (见彩图)。9月,山东省黄花寺黄河决口,淹两千平方里,灾民两百万人,损失数千万元。⑥1926年,东三省大旱,鲁省大水,均为二十年来所未有;皖省大水则为六十年来所未有,冲毁农田十万亩,草根树皮食尽,以观音土充饥。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灾害较重的年份有:①1928年,水、旱、蝗、雹被灾区域达二十一省一千零九十三县,灾民一亿人。其中冀、鲁、豫、晋、陕、甘、察、绥八省旱灾之重,为数十年所仅见。长江流域蝗灾,浙江最重,仅芦柴一项损失即达一亿元。②1930年,水、旱、虫、雹等灾,区域广达八百余县,灾民五千万人,陕甘尤重,灾民卖儿鬻女,裂吃死尸,易食生人。③1931年江淮运河流域大水,遍及十八省,灾民一亿人。而湘、鄂、赣、皖、苏省尤烈,溺毙约十五万人,财产损失二十亿元。④1933年,华北、华南十五省水灾,陕、粤等十省旱灾,豫、皖等九省蝗灾。⑤1934年十六省旱灾,谷物损失十四亿元。十四省水灾。华北、华中蝗患极重。⑥1935年水旱灾荒合流,八省二百四十一县水灾,淹没田地五千多万亩,加上旱、风、雹、病、虫灾,全年损失粮食即在两亿市担左右。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因战灾及抛荒之地达七亿亩左右,水、旱、风、虫、震灾频年发生。1937年 8月山东菏泽地震,死七万人。1938年6月,为阻止日军追击,在花园口决堤,黄水淹豫、皖、苏三省四十余县,罹灾者一千余万人。1939年冀省大水,八十年来所未见,灾民三百万,损失两亿数千万元。1942年太行、冀南旱灾、蝗灾严重。1943年河南大饥荒,死数十万。1944年川、陕、黔等省旱、水、虫灾,川北尤重。据统计,1945年东北及湖南、河南、江西、山东、浙江、福建、山西、广东、安徽、广西等省灾民达一千九百万人。
  
  抗战结束后,内战全面扩大,天灾伴随而来。1946年至少有六百万亩的耕地遭水灾,受灾人口达三千万以上。1947年,山东、四川、广西、广东等十六省受水、旱、蝗、雹等灾农田达九千八百万亩。1948年,河南、福建、广东等省也都有大水灾。1949年受灾农田达一亿二千一百五十六万亩,灾民约四千万人。全年粮食总产量只有二千二百六十三亿六千万斤。
  
  民国时期灾荒严重,除自然条件的作用外,国内政治混乱,内战频仍,政府对于天灾不注意预防及补救,农民深受剥削,丧失抵御灾害能力实为重要因素。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