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陈绎曾
1)  Chen Yizeng
陈绎曾
2)  Cheng Shizeng
陈师曾
1.
Cheng Shizeng: Forerunner of the Modern Change of Chinese Freehand Figure Painting of 20th Century;
陈师曾对20世纪中国意笔人物画的贡献
3)  Chen Shizeng
陈师曾
1.
Comparing Idea o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from Chen Shizeng to Fu Baoshi;
从陈师曾到傅抱石的中西绘画比较观
2.
This article in obtain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in the foundation, revolved Chen Shizeng "the Beijing Custom" the atlas, the utilization generalized analysis method, inquired into comprehensively this work produced the history cultural context and the creation motive, and to it in the drawing history significance and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have done the thorough research.
本文在所取得文献材料的基础上,围绕陈师曾《北京风俗》图册,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全面地探究该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创作动机,并对其在绘画史上的意义及历史影响,做了较深入的研究。
4)  CHEN Xing-shen and ZENG Jiong-zhi
陈省身与曾炯之
5)  Chen
1.
The country of the Xie clan was in Chen and the Chen was established in Western Zhou Dynasty,which changed repeatedly,and eventually fell among Yongjia of Chaos.
在六朝的300余年间,陈郡谢氏自谢衡至谢靖前后凡10余代,世系绵长,子孙繁盛;陈郡谢氏的祖籍陈留阳夏,行政区划几经变更,最后在永嘉之乱中沦陷;之后,谢氏侨居江东,以建康和会稽为两个重要据点发展家族势力,很快成为一流的门阀世族。
6)  Chen Xuan
陈
1.
To keep CaoYun unimpe ded, Chen Xuan along with other officials harne ssed the Grand Canal effectively.
陈是明朝初期一位很有作为的人物 ,虽非重臣 ,然其对明代社会的贡献颇大 ,主要在于漕运。
补充资料:陈师曾(1876~1923)
      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早年书画署觭盦,晚年得安阳出土唐志石颜其斋,又称安阳石室、唐不簃,因敬慕吴昌硕又称染仓室。原籍江西省修水县人,1876年3月2日生于湖南省凤凰县,1923年9月12日卒于江苏省南京市。
  
  陈师曾祖父陈宝箴为湖南巡抚,父陈三立,号伯严,又号散原,清进士,著名诗人,曾任吏部主事,因参与1898年戊戌变法,与父同被革职,隐退自号神州袖手人。其弟陈寅恪是历史学家。陈师曾6岁学画,1890年在长沙受尹和伯之陶冶。1894年在湖北从周大烈习文学,从范仲霖学魏碑汉隶。1898年,考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路学堂学习。1901年春至上海,入法国教会学校学习 1年。1902年,偕弟陈寅恪东渡日本留学,与鲁迅共读于东京弘文学院,朝夕相处,关系密切。1906年,在东京结识李叔同,两人一见如故,始终保持友谊。1909年回国,任江西教育司长。不久,被聘为南通师范学校博物学教员。因钦慕吴昌硕的书、画、印,常到上海吴昌硕处请教。1913年赴长沙,任长沙第一师范教员;又受教育部之聘,至北京从事图书编辑工作。
  
  约在1914年,陈师曾创作《北京风俗画》34页,后又被聘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国画教师,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及女高师博物教员,并迁居槐堂。1916年他继任教育部编纂。1917年,他劝齐白石自创风格,两人交谊愈来愈深。1918年,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立,陈师曾被聘为中国画导师。1920年中国画研究会成立,陈师曾是倡导者之一,那年他发表了《清代山水画之派别》、《清代花卉之派别》、《对于普通教授图画科意见》、《绘画源于实用说》等,并出版他的山水小品《陈朽画册》。1921年他的著名论文《文人画之价值》在《绘学杂志》发表。翌年,他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一书出版,并受日本荒木十亩和渡边晨亩之邀,赴日本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的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
  
  
  
  
   
  
  陈师曾的绘画成就很高,在当时北京画名极盛。他主张感情移入和画外功夫。他作画讲创造、重生动、求意趣、师造化,他的许多写生小品,尤其是庭院园林小景,意趣盎然,都是从生活中写生得来。在当时临摹成风的画坛中,能独树一帜。他的山水画既重视传统技法,又学而能变,他的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绍徐渭、陈淳、扬州八怪,长于大写意笔法,浑厚绮丽,能自成简远雄秀一派。他的人物画,带有速写和漫画的情趣,《北京风俗画》、《读画图》等,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能突破陈习,揭露旧社会劳动大众的苦难生活,意境新,耐人寻味,有创新精神。他的篆刻取法于吴昌硕,使刀如笔,浑古朴茂;小印潇洒秀劲,大印气势磅礴。由于陈师曾的国学基础深厚渊博,所以他能融书画篆刻于一炉。陈师曾极重艺术教育,他的学生盈门,王雪涛、王子云、李苦禅、刘开渠、俞剑华、苏吉亨、高希舜、江南等均为授课门生。他的著作还有《陈师曾先生遗墨集》(10集)、《陈师曾先生遗诗》(上下卷)、《染仓室印集》、《染仓室印存》、《中国绘画史》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