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三江源文化学
1)  three-river source civilization
三江源文化学
1.
The idea of three-river source civilization has been put forward ,they try to reconst.
三江源文化学概念的提出,试图从文化学视角入手,重构、提升三江源文化新的文化价值观,实现三江源文化的现代转型。
2)  Rivers resource culture
江河源文化
3)  three-source chemical pump
三源化学泵
1.
A new cyclic model of an irreversible three-source chemical pump is set up and the influences of irreversible mass transfer and mass leak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emical pump are revealed.
建立不可逆三源化学泵的新循环模型,揭示不可逆传质和质量漏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导出性能系数与泵能率间的基本优化关系,进而讨论循环的其它优化特性,并确定化学泵重要参数的最佳工作区域和新的性能界限。
4)  Three-river source
三江源
1.
Cultural Interpreation of Three-River Source,A Large Tv Culture Feature;
大型电视文化专题片《三江源》的文化解读
2.
On the Tourism Products in the Natural Resource Protection Areas——A Case Study of Three-River Source Area;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探讨——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例
5)  three river sources
三江源
1.
Countermeasures of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for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ree river sources areas;
三江源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对策
2.
On the three river sources and news propaganda;
三江源自然保护与新闻宣传工作
3.
A Research into Legal Countermeasure of Nature Preservation Zone of Three River Sources;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法律对策研究
6)  Sanjiangyuan region
三江源区
1.
Study on fun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wetlands ecosystem in Sanjiangyuan region;
三江源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分析及保育
2.
The Values of CO_2 fixation and O_2 release by vegetation ecosystem in Sanjiangyuan region;
三江源区植被固定CO_2释放O_2功能评价
3.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up for protection of wetland in Sanjiangyuan region.
通过对三江源区7个典型湿地样地植被生物量和指示种生物量进行年度连续监测,发现2006年度植被生物量、指示种生物量均比2005年有所减少;分析原因是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2006年较2005年年平均气温升高0。
补充资料:三江源纪念碑
三江源纪念碑
三江源纪念碑

三江源纪念碑

国家林业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决定于8月19日在通天河大桥旁隆重举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立碑。江泽民题写碑名,布赫写了碑记。该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

三江源头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这里山川壮丽,水丰草美,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境内,这三条大河的源头相距很近。

万里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南侧的大冰川,绵亘几十里的冰塔林,犹如座座水晶峰峦,千姿百态,景色绮丽。

滚滚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源头湖泊、小溪星罗棋布,水草丰美,甚为壮观。

澜沧江源出于唐古拉山北麓的群果扎西滩。这里景致万千,分外迷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通天河畔,高6.621米,基座面积363平方米,碑的正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碑名,背面是用汉、藏文雕刻的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撰写的碑文。纪念碑高大挺拔,气势雄伟,耸立于通天河渡口房山丘之上。通天河,古称“牦牛河”,流贯玉树草原,长1000千米,因辑入《西游记》而名闻天下。通天河渡口是“唐蕃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河中乱石穿空,水流湍急,惊涛拍岸,涛声震耳。现在古渡口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通天河大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名“晒经石”,石旁古柏群上挂满经幡。传为当年唐僧师徒取经归来,渡通天河时,因负老龟嘱托,被掀翻落水。唐僧师徒上岸后,在此石上晾晒被水浸湿的经卷,虽是神话传说,然石上字痕犹存,清晰可辨,为玉树州一靓丽的旅游景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