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njing
《坛经》
1.
On the Use of "Yu"(于) in Tanjing;
《坛经》中的“于”字用法分析
2.
Constructive influences of Tanjing (Tribune Scriptures) on Building and Modeling of Chan sect;
六祖《坛经》对中国佛教禅宗的建树
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Aesthetic Thoughts in Tanjingand Confessions;
《坛经》与《忏悔录》美学思想对比研究
2) Tan sutra
《坛经》
1.
On the thought of insight in Tan sutra;
《坛经》“顿悟思想”小议
2.
Aesthetic and ethic transcendence:Jifeng in Tan Sutra
审美与伦理的双重超越:《坛经》机锋探析
3.
This thesis indicates that Tan Sutra influence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sychological culture.
对禅宗“终极解脱”的人格理想———“超越精神”和“自由境界”进行了心理学阐释,论明禅宗《坛经》对中国传统心理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即它秉承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体用一如的思维原则,发展了得意忘象的直觉思维方式,构筑了一种以心性理论为核心的新的心理生活样式;不仅如此,禅宗《坛经》对世界心理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提供了一个关于人的终极层面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对当代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尤其是对终极层面的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鉴赏意义。
3) Tan Jing
《坛经》
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psychological thought in"Tan Jing;
《坛经》心理学思想初探
2.
Theory about Hsin Hsing in Meng Tzu and Tan Jing;
《孟子》、《坛经》心性说述论
补充资料:《坛经》
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慧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版本有:①法海本。学者多认为是法海据慧能讲法记录而成,是现存的最早版本。因直到近代才在敦煌发现,又称"敦煌写本",全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字施法坛经》,1卷,约1.2万字。原不分节段,日本学者铃木大拙把它分为57节。②惠昕本。晚唐或宋初僧人惠昕改编,共2卷11门,约1.4万字。据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载,为3卷16门。③契嵩本。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僧人契嵩改编。1卷10品,约2万余字。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简称《曹溪原本》。也有认为是元僧人德异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刊印本。④宗宝本。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前后,僧人宗宝改编。1卷10品,2万余字。题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在法海本未发现前,为最常见的流通本。1944年"普慧大藏经刊行会"刊印以上 4种版本的合编本。《坛经》注释本,有近人丁福保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笺注》、郭朋的《坛经校释》等。法海本和其余3本,在内容上颇有出入。如,慧能的"得法偈",法海本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后来 3本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其中最关键的一句"佛性常清净"改成为"本来无一物",以致造成论述慧能禅宗思想的分歧和困难。
《坛经》的哲学思想,据法海本,主要是把"真如"视为最高的世界本原,说:"于自性中,万法皆见";"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自性"指精神本体"真如"。又说:"般若常在,不离自性。""般若"即佛教智慧,认为"自性"中本来具有智慧。《坛经》宣扬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和先验论的认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发生了深远影响。
《坛经》的哲学思想,据法海本,主要是把"真如"视为最高的世界本原,说:"于自性中,万法皆见";"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自性"指精神本体"真如"。又说:"般若常在,不离自性。""般若"即佛教智慧,认为"自性"中本来具有智慧。《坛经》宣扬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和先验论的认识论,在中国哲学史上发生了深远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