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slator's Thought
译者思维
2) Translator
译者
1.
Translator s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
“主体间性”理论下的译者身份
2.
On the translator s subjectivity in literacy translation;
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3.
On "Media Education" in China External Communication——How to Make the Translators Play the Medium Role;
论对外传播中的“媒介素养”——建立以“译者”为中介的传播观
3) the translator
译者
1.
As the developing of translation theories,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nd the translator s role also experiences a change from anonymity to prominence.
随着翻译主客体研究的深入,译者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由蒙蔽走向彰显,在新时期,不仅要专业角度考虑译作的优劣,还要加强译者的伦理观念,培养责任意识,本文拟从译者与原文作者、译者与原文文本、译者与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体现译者的主体地位,明确译者的责任。
2.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not only chooses, understands and interprets the original text, but also recreates the translated text, but meanwhile, he is also restricted by various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factors, therefor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not only has i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but also restrictions.
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要进行选择、理解和诠释原文和译文的再创作,但同时,他总会受到种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译者主体性不仅是主观能动的,也是有限的。
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construction,the thesis first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ion,and then,analyzes that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translator.
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先叙述和分析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随后又分析了原文作者与译者的关系。
4) translators
译者
1.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nature of cultur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caused by cultural factors on translators and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从文化的含义出发,着重探讨文化因素对译者及翻译过程的影响。
2.
The translation of the same work varies among different translators, and sometimes it is even contradictory.
译者,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从古至今对文化的交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What s more,the rationality of different renderings is approv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rs and the target text producers.
通过对《论语》两译本片段的分析,阐述了"创造性叛逆"的涵义,用描述翻译学解释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并从译者和目的语接受者——读者两个角度出发,肯定不同译本差异的合理性。
5) accomplishment of translator
译者素养
1.
The accomplishment of translator in standardiz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CM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since it cannot but influence the foreign academic inter-communion and quality of transmission of TCM.
中医英译规范化中的译者素养问题直接影响到对外中医学术交流与传播质量,因此应予以高度关注。
6) Translator's Standard
译者水准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争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哲学界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一场讨论。这场讨论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经历了学术讨论一政治批判一学术讨论的曲折过程。
讨论的经过 50年代初,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学员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要求教师解答"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还是唯物主义命题,是G.W.F.黑格尔的语言还是恩格斯的语言。杨献珍同艾思奇在观点上发生了根本分歧。杨献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是黑格尔的语言;艾思奇则认为这个命题既可作唯物主义的解释,又可作唯心主义的解释,恩格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1958年 1月,《哲学研究》发表了郭月争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一文。1959年10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于世诚的文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原理吗?》,对郭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由此,争论在报刊上展开。1959年10月至1965年,全国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80多篇。由于当时掌握理论界领导权的康生、陈伯达等人的干预破坏,使这场学术讨论变成了政治批判,主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者被扣上"反对毛泽东思想"、"为现代修正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反对三面红旗提供理论武器"等政治罪名,讨论由此中断。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哲学界重新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学术讨论。1979年10月至1982年10月,全国报刊发表有关文章40篇左右,观点仍未统一。
争论双方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这场争论的焦点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可否作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持肯定观点的一方有艾思奇、王若水、郭月争等;持否定观点的一方有杨献珍、李唯一、于世诚等。分歧主要表现在互相联系的三个问题上:
①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只能是唯心主义的命题,还是可以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解?
杨献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只能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因为,它在哲学史上一直是唯心主义的理论,并且,其确定的含义是思维即存在,存在即思维,二者是同一个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者G.巴克莱和E.马赫,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都是在这个含义上援用这一命题的。而唯物主义者从L.费尔巴哈起,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对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理论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强调指出存在和思维之间的差别,二者是不同一的。
王若水等人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可以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解,前者把思维作为同一性的基础,后者把存在作为同一性的基础。"同一性"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等同的意思,一种是一致、符合的意思。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他们的著作中,批判的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而肯定并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中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同时又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并给予唯物主义的解释。把马克思指出存在与思维的差别看成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②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概括?
杨献珍等人认为,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说成是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概括",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恩格斯在这里提出的是世界可知还是不可知的问题。所以,用"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来代替反映论,这就混淆了两种认识论的根本对立,从而根本上取消了反映论。
王若水等人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概括。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反映论对立起来,就意味着把认识论和辩证法割裂开,是违反恩格斯著作的原意的。
③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矛盾的同一性"这两个"同一性"是属于同一种范畴,还是两种不同的范畴?
杨献珍等人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矛盾的同一性"这两个"同一性"的含义完全不同。前一个"同一性"是"同一个东西"的意思,是唯心主义范畴的同一性;后一个"同一性"说的是组成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互相联结、互相贯通,并因一定条件互相转化,是辩证法范畴的同一性。如果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矛盾的同一性",就难以和"原则同格"划清界限。
王若水等人认为,两种同一性的区别不是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和辩证法的同一性的区别,而是抽象的同一性和具体的同一性(或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和辩证法的同一性)的区别。杨献珍等人所强调的那种不包含差别的同一性,正是抽象的同一性。思维和存在是一对矛盾,当然具有同一性。否认它,就是否认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思维和存在是矛盾的同一,和"原则同格"含义完全不同,不会发生混淆的问题。
杨献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命题,二者不能混为一谈。20多年来争论的是前一个问题,而对后一个问题并没有争论。王若水则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意思一样,如承认后者,合乎逻辑地也就承认前者。
讨论的经过 50年代初,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学员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要求教师解答"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还是唯物主义命题,是G.W.F.黑格尔的语言还是恩格斯的语言。杨献珍同艾思奇在观点上发生了根本分歧。杨献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是黑格尔的语言;艾思奇则认为这个命题既可作唯物主义的解释,又可作唯心主义的解释,恩格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1958年 1月,《哲学研究》发表了郭月争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一文。1959年10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于世诚的文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原理吗?》,对郭文的基本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由此,争论在报刊上展开。1959年10月至1965年,全国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80多篇。由于当时掌握理论界领导权的康生、陈伯达等人的干预破坏,使这场学术讨论变成了政治批判,主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者被扣上"反对毛泽东思想"、"为现代修正主义者、右倾机会主义者反对三面红旗提供理论武器"等政治罪名,讨论由此中断。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哲学界重新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学术讨论。1979年10月至1982年10月,全国报刊发表有关文章40篇左右,观点仍未统一。
争论双方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这场争论的焦点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可否作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持肯定观点的一方有艾思奇、王若水、郭月争等;持否定观点的一方有杨献珍、李唯一、于世诚等。分歧主要表现在互相联系的三个问题上:
①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只能是唯心主义的命题,还是可以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解?
杨献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只能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因为,它在哲学史上一直是唯心主义的理论,并且,其确定的含义是思维即存在,存在即思维,二者是同一个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者G.巴克莱和E.马赫,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都是在这个含义上援用这一命题的。而唯物主义者从L.费尔巴哈起,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对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理论进行了批判。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强调指出存在和思维之间的差别,二者是不同一的。
王若水等人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可以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解,前者把思维作为同一性的基础,后者把存在作为同一性的基础。"同一性"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等同的意思,一种是一致、符合的意思。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他们的著作中,批判的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而肯定并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中批判了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同时又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并给予唯物主义的解释。把马克思指出存在与思维的差别看成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②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概括?
杨献珍等人认为,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说成是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概括",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恩格斯在这里提出的是世界可知还是不可知的问题。所以,用"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来代替反映论,这就混淆了两种认识论的根本对立,从而根本上取消了反映论。
王若水等人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概括。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反映论对立起来,就意味着把认识论和辩证法割裂开,是违反恩格斯著作的原意的。
③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矛盾的同一性"这两个"同一性"是属于同一种范畴,还是两种不同的范畴?
杨献珍等人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矛盾的同一性"这两个"同一性"的含义完全不同。前一个"同一性"是"同一个东西"的意思,是唯心主义范畴的同一性;后一个"同一性"说的是组成统一体的对立双方互相联结、互相贯通,并因一定条件互相转化,是辩证法范畴的同一性。如果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矛盾的同一性",就难以和"原则同格"划清界限。
王若水等人认为,两种同一性的区别不是唯心主义的同一性和辩证法的同一性的区别,而是抽象的同一性和具体的同一性(或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和辩证法的同一性)的区别。杨献珍等人所强调的那种不包含差别的同一性,正是抽象的同一性。思维和存在是一对矛盾,当然具有同一性。否认它,就是否认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思维和存在是矛盾的同一,和"原则同格"含义完全不同,不会发生混淆的问题。
杨献珍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命题,"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命题,二者不能混为一谈。20多年来争论的是前一个问题,而对后一个问题并没有争论。王若水则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意思一样,如承认后者,合乎逻辑地也就承认前者。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