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巍霸山城
1)  Weiba mountain city
巍霸山城
2)  the towering Mount Tai
巍巍泰山
3)  Weishan County
巍山
1.
The Yi Chaoshanda Song Festival at Weishan County: A Carrier of the Ancient Nanzhao Culture;
浸透南诏古风的巍山彝族朝山打歌会
4)  Weishan county
巍山县
1.
Tenure rights reform of the collectively owned commercial forest and the human facilitate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Tricholoma matsutake in Weishan county,Yunnan Province;
云南省巍山县集体商品林林权改革与松茸的人工促繁栽培技术
2.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st in Weishan county,we find out the potentiality and advantag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根据巍山县林业发展现状,找出林业发展的潜力及优势。
5)  the Yi people in Weishan
巍山彝族
1.
With a complete connotation of the local culture, the funeral culture of the Yi people in Weisha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巍山彝族丧葬文化是其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份 ,它较完整地保存了该地彝族的传统文化内涵。
6)  No. 1 Middle School of WeiShan
巍山一中
补充资料:巍宝山

巍山县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县城中心保存有明代建筑古城楼。巍宝山在县城东南约10公里处,总面积19.4平方公里,山顶海拔2509米,山势雄伟,气势磅礴,自东北向西南走向。开辟于汉代,唐代为南诏国的发详地。

巍宝山以南昭发祥地和道教圣地而出名,是中国西南部的名山之一,历代史籍均有记载。主峰南北两侧有宫观二十余座,其中以清微观、斗姥阁、培鹤楼、长春洞规模最大。宫观群中有一大庙名巡山殿,主祀细奴逻,即第一代土主神,与其他道教名山有别。

张陵所创立之五斗米道也曾传播到此,山中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张陵的故事。传说道教教祖太上老君曾云游止巍宝山并在山上点化南诏始祖细奴罗,故唐代南诏山并在山中传教,许多关于吕洞宾在山传教的故事至今仍流传于山间道观与村舍。明末清初,很多道士进入巍宝山隐居修炼,收徒传教,并创建了青霞观、玉皇阁、依仙阁、三官殿、三师殿、三皇殿、魁星殿、斗姥阁、无极宫、碧永宫、云鹤宫、培鹤楼、道源宫、财神殿等二十余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时住山道士多达数百人;清代巍宝山道教发展到鼎盛时期,山中宫观林立,香火旺盛,十方道士往来不绝;民国期间,前往巍宝山出家清修的道士亦为数不少。解放后,巍宝山的道教宫观庙宇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保护。从1982年开始,当地政府逐年拔款对山中的文昌宫、玉皇阁、青霞观、三皇殿、斗姥阁、培鹤楼、财神殿等道教建筑进行修缮。现存道教宫观殿宇布局严谨,格式齐全,金碧辉煌,气势壮观,其建筑造型具有显明的少数民族古建筑特色和地方特点;宫观殿堂内的壁画雕刻,内容丰富多彩,形象逼真传神。巍宝山不仅是滇南的道教名山,而且还是全国风景名胜区之一,山中名胜景点颇多,主要有“天门锁胜”、“拱城远眺”、“龙池烟柳”、“朝阳育鹤”、“山茶流红”、“鹤楼古梅”、“古洞长春”等三十余处。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为巍宝山传统的庙会期,届时山上香客游人成千上万,宫观殿宇香烟缭绕,常可欣赏到由民间道教组织演奏的洞经音乐和富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彝族歌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把巍宝山列为中国的13座道教名山之一。根据史籍记载,巍宝山在汉代就有孟优(孟获之兄)导师在山中传教。明清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的道人移住巍宝山,先后在山中修建了准提阁、甘露亭、报恩殿、巡山殿、文昌宫、主君阁、老君殿、玉皇阁、三皇殿、观音殿、魁星阁、三清殿、三公主殿、财神殿、青霞观、灵宫殿、斗姥阁、培鹤楼、含真楼、长春洞等20多座道观殿宇,鼎盛时期,道人多达上百人。宫观依山就势,布局巧妙,出阁架斗,工艺精湛,雄浑古雅,雕塑形象逼真传神,雕刻壁画和图案丰富多姿,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特色。文昌宫内文龙亭桥墩上的清代壁画“松下踏歌图”,画面上反映的是彝族打歌的欢乐情景,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摹本曾送北京展出,评价甚高。

巍宝山的自然植被保存完好。从山腰到山顶,覆盖着枝叶繁茂的苍松翠柏和各种阔叶林木,其中不乏古树名木,如粗可数人合抱的高山栲、名贵树种云头柏、野香樟等。主君阁(灵宫殿)前的古山茶,为明末清初遗物,高15米,粗28厘米,已生长300多年,现仍亭亭玉立,姿态优美,早春二月,开花达数百朵,花大如碗,红似胭脂。行走在巍宝山中,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每年农历二月一日之十五日是巍宝山传统朝山庙会,四方游人云集,络绎不绝,盛况空前。届时山上香客游人成千上万,宫观殿宇香烟缭绕,常可欣赏到由民间道教组织演奏的洞经音乐和富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彝族歌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