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肯尼迪政府
1)  Kennedy Administration
肯尼迪政府
1.
A Brief Study on the Kennedy Administration s Covert Action against Cuba;
简论肯尼迪政府对古巴的隐蔽行动计划
2.
On the Reasons for Kennedy Administration Approving England Entering into EEC;
肯尼迪政府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原因探析
3.
Review of the Kennedy Administration’s Economic Assistance for Africa;
肯尼迪政府对非洲的经济援助评析
2)  Kennedy government
肯尼迪政府
3)  The Kennedy Administration
肯尼迪政府
1.
The Kennedy Administration and the Taiwan Straits Crisis in 1962;
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台湾海峡危机
2.
The period of the Kennedy administration is the American diplomacysignificant transition time.
肯尼迪政府时期是美国外交的重大转折时期。
4)  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肯尼迪政府学院
1.
Syllabus and Degree Analyses in John F.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of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课程与学位结构分析
5)  Kennedy and Johnson Administrations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
1.
foreign policy toward China during the Kennedy and Johnson Administrations, from the angle of middle-level decision-makers.
研究重点着眼于两个层面:理论层面,探讨决策中层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实证层面,解析决策中层与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对华决策的关系;基本假设是: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决策中层影响了决策核心对华外交决策的选择,决策中层在决策过程中的活动同对华政策具体结果密切相关。
6)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and Kennedy Government School
哈佛商学院和肯尼迪政府学院
补充资料:肯尼迪,J.F.
      美国第35任总统(1961~1963)。1917年 5月29日生于波士顿城郊的布鲁克莱恩,其父为美国著名富豪J. P.肯尼迪。1940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41年 9月加入美国海军,曾获中尉军衔,亦荣获紫心勋章。
  
  早期政治活动  1946、1948、1950年,肯尼迪以民主党人身份连续当选为马萨诸塞州国会众议员。在此期间,他的政治立场属温和自由派,有保留地支持杜鲁门政府的国内外政策。1952年,他击败著名共和党参议员H.C.洛奇,进入美国参议院。1953~1960年任参议员期间,对J.R.麦卡锡参议员采取中立立场。1953年 9月12日与J.L.布维尔结婚。1956年,竞选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失败。1960年又竞选总统,并赢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在接受提名演说中,他宣称"我们今天正站在新边疆的边缘"。从此,"新边疆"就成为肯尼迪竞选和执政的纲领性口号。在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R.M.尼克松展开的竞选活动中,他强调美国面临新的挑战,许诺进行新的社会经济改革。他以微弱多数战胜尼克松,成为美国最年轻的、第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总统。
  
  总统任期  1961年 4月,肯尼迪批准执行流亡在美国的古巴旅入侵古巴的计划,制造吉隆滩事件(即猪湾事件,见吉隆滩战役),结果遭到惨败,受到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为避免冲突升级,他未派兵增援。在两个月以后的柏林危机和1962年10月的加勒比危机中,他采取较强硬措施,迫使Н.С.赫鲁晓夫退却。
  
  猪湾事件后,肯尼迪意识到争取第三世界的重要性。他同古巴以外的拉美国家建立了争取进步联盟;承认老挝中立;建立了"和平队",派遣志愿人员到第三世界国家服务;他实行粮食用于和平计划,利用美国剩余粮食为美国政治服务。但另一方面,他又向南越增加军事援助和顾问,使美国日益深入地卷入印度支那战争,而且继续执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由于西欧、日本的复兴,西欧的联合趋势和美国实力相对下降,肯尼迪试图调整美国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弥合50年代以来的某些分歧,但成?秃苄 ?
  
  在国内新边疆计划方面,肯尼迪屡遭国会阻挠。为促进经济发展,他在1962年采纳了美国凯恩斯主义新经济学派的赤字减税主张。1963年初他向国会提出的 100亿美元减税法案,在他任期内一直未被国会通过。他关于税制改革、资助教育、老年医疗照顾、设立城市事务部等法案,也都在国会受挫。不过,在1962年 3月反通货膨胀活动中,他以行政、司法等手段压服美国钢铁公司等6家大钢铁企业放弃了擅自提价的决定。
  
  1963年上半年,在美国民权运动的压力下,他放弃了一贯坚持的温和立场,于 6月11日向全国发表电视演说,称美国正面临一场"道义危机",不能用警察镇压行动去解决,也不能用象征性言行去平息。同月19日,他向国会提出一项民权法案。虽然此法案到L.B.约翰逊时期才正式成为法律,但使许多人称他的任期为第二次重建时期。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遇刺身亡。11月25日肯尼迪遗体被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他著有《英雄传略》(一译《勇敢者的画像》)等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