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日票据法
1)  commercial instrument laws in China and Japan
中日票据法
2)  Geneva Commercial Paper Law System
日内瓦票据法系
3)  bill to mature
票据到期日
4)  an undated bill
无日期票据
5)  MTN
中期票据
1.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MTN (Medium-term Note) on Financial Market;
中期票据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
2.
The intense reflection is stirred with the startup of medium-term notes(MTN).
中期票据市场的启动在我国金融业引起强烈反响。
6)  bill legislation
票据立法
1.
The Chinese current bill legislation has several terms involving the effect of bad check,but the questions exist inside such as a term does not make clear,does not conform to the legal principle or is hard to execute,etc.
我国现行票据立法有多个条款涉及空头支票的法律效力,但条款内部存在着表述不明确、不合法理或难以执行等问题。
补充资料:票据法
票据法
negotiable instrument law

   规定票据的种类、形式、内容和有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法律规范的总称。票据是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为基本效能的有价证券。也就是按法律规定的格式,载明受款人可于指定日期,不需给付任何代价,而向付款人支取款项的凭证。
    近代的票据法,是在欧洲中世纪末期习惯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最初出现的票据法是包括在1673年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陆上商事条例》中关于票据的规定。1807年《法国商法典》又有所增补。以后,许多国家虽都订立票据法,但体例不一,日本、荷兰、西班牙等把它编入商法典,英国、美国则另订单行法规,瑞士和泰国等则作为民法的一章。各国票据法的不统一对票据的流通极为不便。早在19世纪后半期,就开始了票据法的统一运动。其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这一运动停顿下来。1920年国际联盟经济委员会重新研究票据统一问题  ,于1930年与1931年通过关于统一票据法的公约及附件《统一汇票本票法》、《统一支票法》。票据法统一运动终于取得一定的成就。由于英美两国并未参加上述公约,所以其票据法未能与大陆法系各国统一。
   中国直到清末才开始拟订《票据法》,当时仅有汇票和本票两种。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于1925年再度修订时,加入支票一章。国民党政府又加修订,1929年正式颁行《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家实行严格的现金管理,信用集中到银行,银行结算通过托收承付、托收无承付、委托付款等方式进行,票据制度已无重大的价值。在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中,中国的票据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恢复和改进了票汇结算;开办和推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推广农村转帐结算;推行个体经营户和个人使用支票;建立票据交换所,扩大票据交换范围。与结算改革相适应,颁布了《银行结算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