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
1)  Chinese International Sporting Goods Show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
1.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Sporting Goods Shows;
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发展策略探析
2)  Munich Germany International Sports Sullies Exposition
德国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
1.
Munich Germany International Sports Sullies Exposition is more advantageous than China International Sports Supplies Exposition in terms of exposition holding conception,business opportunity,brand,taste,internationalization,professionalization and commercial ambience.
德国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办展理念、贸易商机、展示平台、品牌、品位、国际化和专业化、商业气氛等方面较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有更大优势,建议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推广力度、加快国际化及专业化进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途径促进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健康发展。
3)  sporting-goods fair
体育用品博览会
1.
It us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to review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sporting-goods fair, 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joining in WTO and holding the Olympic Games on the sporting-goods fair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t as well.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回顾了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入世和举办奥运会对体博会的影响及体博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  international fair
国际博览会
1.
Promoted by some men of insight,China participated in international fairs for more than twenty times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清末中国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下 ,参加国际博览会 2 0多次 ,走过了由借助外国人应酬到专派华员监督、精心组织的不凡历程 ,发展了国际交往 ,开阔了视野。
5)  China(Taiyuan) International Coal & Energy new Industry Expo
中国国际煤炭博览会
1.
The first China(Taiyuan) International Coal & Energy new Industry Expo.
2007年9月,首届中国国际煤炭博览会在太原隆重开幕,由于精心的准备和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博览会取得了预期效果并胜利闭幕。
6)  Milan International Expo
米兰国际博览会
1.
Breakthrough and Transition——A Brief Analysis of the Event of Qing Participating Milan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in 1906;
突破与转折——1906年清政府参加米兰国际博览会浅析
补充资料: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武术学术社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惟一的一个单项体育技术的学术社团。

1987年全国首届武术学术研讨会期间,于6月25日在北京成立,称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学会,1992年改现名。隶属中国科协体育科学学会。

其宗旨是:团结、组织广大专业和业余从事武术科学研究人员,为促进和繁荣武术科研事业、促进武术科技人才的成长与提高、加速武术事业的发展而积极奋斗。其方针、任务是: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百家争鸣,倡导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提高学科水平,组织定期的学术研讨活动,普及武术知识,传播与推广武术科研成果与经验。首届主任委员为徐才,副主任委员为蔡龙云、刘秀政、张文广等,秘书长为张山,副秘书长为夏柏华、潘一 经、周荔裳。委员有 108人,由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含武术界)在武术科研中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及科研行政人员组成。第二届委员会于1994年改选,主任委员为张耀庭,副主任委员为张山、夏柏华、吴彬,秘书长为王玉龙,副秘书长为潘一经、张广德、李士信。委员有80人。秘书处设在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