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hyana
禅那
补充资料:禅那
【禅那】
(术语)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次第禅门一上曰:“思惟修者,此可对因。何以故?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故以对修因。”大乘义章十二曰:“上界静法审观方成,名思惟修。”俱舍论二十八曰:“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是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同光记十八曰:“由定寂静慧能审虑。(中略)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或云禅那,或云持阿那,皆讹也。(中略)婆沙八十三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等引为定之异名)。修得此禅那,则死后必生于色界之四禅天。外道为生天而修之。佛者为依此发无漏智而修之。欲成就之。必脱离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外道佛法,其揆一也。梵Dhyana。【又】(河名)Jamna Jnmna,在印度。发源西部喜马拉雅山中。南东流经特里阿固拉阿拉哈巴等处。而会于恒河。长八六○哩。联以运河。以便灌溉。灌域约一一八○○○方哩。
(术语)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与禅定同。心定一境而审为思虑者。是为色界所属之心德,不具欲界之心,离欲界之烦恼,乃可得之。思惟修者,为寄于因之名,一心思惟研修为因,乃得此定心,故名为思惟修,静虑者就当体而名之,其禅那之体为寂静而亦具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即定,虑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次第禅门一上曰:“思惟修者,此可对因。何以故?思惟是筹量之念,修是专心研习之名,故以对修因。”大乘义章十二曰:“上界静法审观方成,名思惟修。”俱舍论二十八曰:“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是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知义,如说心在定能如实了知。”同光记十八曰:“由定寂静慧能审虑。(中略)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或云禅那,或云持阿那,皆讹也。(中略)婆沙八十三云:静谓等引,虑谓遍观,故名静虑。”(等引为定之异名)。修得此禅那,则死后必生于色界之四禅天。外道为生天而修之。佛者为依此发无漏智而修之。欲成就之。必脱离欲界生得之散心妄念,外道佛法,其揆一也。梵Dhyana。【又】(河名)Jamna Jnmna,在印度。发源西部喜马拉雅山中。南东流经特里阿固拉阿拉哈巴等处。而会于恒河。长八六○哩。联以运河。以便灌溉。灌域约一一八○○○方哩。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