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哲学学术
1)  philosophical scholarship in China
中国哲学学术
2)  Chinese philosophy
中国哲学
1.
Chinese Philosophy Breaking Away from Control of Western Philosophy;
走出西方语境的中国哲学
2.
On the legitimacy of Chinese philosophy;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辨析
3.
On the Cosmopolitan Vision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Its Values;
论中国哲学的“世界主义"视野及其价值
3)  Philosophy of China
中国哲学
1.
Feng Youlan,we compared the philosophy of China with the western philosophy from such respects as the similar statement of justification of countries by Moci and Rouseau,the same reasoning methods by Guo Xiang and Hegel and Hanfeizi s social confirmation philosophy.
通过研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从墨子与卢梭关于国家正当性论述的不谋而合、郭象与黑格尔在推理方法上的相似之处、韩非子的社会实证哲学思想等方面对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进行了比较。
4)  the 20th century China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
5)  Chinese scientifitic organizations of philosophy
中国的哲学学术团体
6)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中国哲学史
1.
From Breaking Through"Battle Between Two Opposing Armies"To concern with"Legitimacy"——Tendencies in Research on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1978—2008);
从突破“两军对阵”到关注“合法性”——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之趋向
2.
On Rewriting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by Feng Youlan;
冯友兰先生重写《中国哲学史》简评
3.
It both upheld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the view of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ought highly of unearthing the elite that the Chinese philosophical history o.
20世纪30年代,他在武汉大学哲学系任教期间所著《中国哲学史通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写作的中国哲学通史。
补充资料:中国的哲学学术团体
      泛指中国现代哲学家为促进哲学研究而建立的各种群众性学术组织。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成立的"中国哲学会"和设立在延安的"新哲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新建立的"中国哲学会"及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相继建立的专业性和地区性的哲学学会或研究会。
  
  中国哲学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中国哲学会创始于1936年。会址设在北平,抗日战争时期迁至重庆,战后又迁回北平。它的第一届委员会由黄建中、方东美、宗白华、张君劢、范寿康、林志钧、胡适、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贺麟、祝百英12人组成,其中,金岳霖、冯友兰、祝百英、贺麟、宗白华和汤用彤任常务委员,负责日常会务工作。该会下设北平、南京和广州分会,会刊为《哲学评论》。学会的宗旨是"本合作精神以促进哲学研究,推广哲学知识"。会章规定,每年召开年会。1941年在重庆召开第四届年会以后,由于抗日战争使年会未再举行,1949的北平和平解放,学会遂停止活动。
  
  新哲学研究会  1936年艾思奇、沈志远等在上海发起并组织了新哲学研究会,这是一个研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实用主义、新康德主义和其他冒称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的秘密学术性组织。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该会也随之停止活动。
  
  延安新哲学会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和其他地区的进步哲学家云集延安。1938年夏,在毛泽东倡议下,于延安成立"新哲学会"。该会由艾思奇、何思敬主持。它是"新哲学研究会"的进一步发展。1938年 9月30日,艾思奇、何思敬、任白戈、张琴抚、陈伯达、张如心、吴理屏(吴黎平)、高士奇、周扬、成仿吾、徐懋庸、王思华、郭化若等18人联名在延安《解放》杂志上发表"新哲学缘起"一文,介绍了新哲学会成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为了使理论更有实际指导力量,在研究上就不仅要综合从前抗战的实际经验和教训,而且要接受一些本国和外国最好的理论成果,发扬中国民族传统中最优秀的东西。1940年6月21日,"新哲学会"举行第一届年会。毛泽东、洛夫(张闻天)、朱德、矛盾(茅盾)、艾思奇、张仲实、陈伯达、何思敬、周扬、杨松、肖向荣、郭化若、冯文彬、和培元、范文澜等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新哲学会"有力地推动了延安和全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为培养和提高中国高中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哲学研究会  1949年北平解放初,由"新哲学会"和"中国哲学会"中的著名人士发起筹备全国性的中国哲学研究会。1949年7月8日,在北平召开了发起人会议。会议讨论了筹备组织章程和暂行草案,选举李达、艾思奇、何思敬、金岳霖、张东荪、汤用彤、郑昕、何干之、马特、胡绳、夏康农11人为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并推荐李达为主席,艾思奇、郑昕为副主席。同时还成立了筹备委员会上海分会,由冯定、郑易里等负责。研究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哲学工作者,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及毛泽东思想,以期正确认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批判吸收旧哲学遗产,在文化思想战线上对于各种错误思想意识展开批判。在成立会上,拟议的新哲学研究会定名为中国哲学会,并推选李达为会长,潘梓年、艾思奇为常务理事。会址由北京大学改设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会刊为《哲学研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会停止活动。
  
  "文化大革命"后的概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哲学界学术探讨活跃,国内外学术交流增加,各种类型的哲学会、研究会和各省、市、自治区的哲学会、研究会相继恢复或新建。据1984年统计,全国性的专业哲学会或研究会有: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逻辑学会、中国伦理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等等。此外,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均有自己的哲学学会和研究会。这些学会和研究会是恢复和建立新的全国统一的哲学学术研究组织的基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