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扬州府城
1)  Yangzhou State
扬州府城
2)  the City of Chuzhou
处州府城
3)  The City Walls of Chuzhou
处州府城墙
4)  Sui-Tang Yangzhou Cheng yizhi
隋唐扬州城遗址
5)  Yangzhou urban modernization
扬州城市现代化
1.
This article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Marxism in the setting of time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angzhou culture and Yangzhou urban modernization by using the theories of harmonious society and urban modernization.
本文立足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时代为背景,运用和谐社会和城市现代化理论为基础,揭示扬州文化与扬州城市现代化的关系。
6)  Yangzhou [英]['jɑ:ŋ'dʒəu]  [美]['jɑŋ'dʒo]
扬州
1.
Tentative Study of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on Water in Yangzhou;
浅论做活扬州的“水”文章
2.
Study on the Rain Water Quality in Yangzhou;
扬州雨水质量分析及其利用
补充资料:平江府城
      平江是北宋末和南宋时期的府城,即今江苏省苏州。春秋时为吴国都城。隋唐以来,一直是江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此城历史上数经战火破坏,南宋建炎三年(1129)又毁于金兵焚掠。宋绍兴(1131~1162)初年,高宗赵构拟迁都平江,当时曾按都城要求进行重建。
  
  城址和规划布局 宋绍定二年(1229)在郡守李寿朋主持下,把重建后又经近百年发展的平江城平面图刻在石碑上,即著名的平江府图碑。从图碑得知,平江府城有大城和子城,大城周长约35里,城墙略有屈曲;城市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城垣内外各有护城河环绕。外城河宽40丈;有城门5座:阊门、盘门、葑门、娄门、齐门,皆有水陆两门。原胥门在南宋时被封闭,改建为姑苏台。城市的总体布局以子城为中心。子城位于城市中央,系平江府衙署所在地。子城平面亦呈长方形,四周围以城墙,周长约 12里。内分6区,有府院、厅司、兵营、住宅、库房和花园,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一条偏于东侧的南北轴线上,府属衙署在轴线南端,轴线北端城墙上建有华丽的"齐云楼",供观赏城市景色之用。子城的西北角集中了鱼行、荐行、米市、果市等和各种商店、旅舍、茶馆、酒楼,是城市的商业中心。府属吴县、长洲两县的衙署设在子城北面。县署以北,是整齐密集、"前街后河"的居住街坊。
  
  河流和道路系统 平江府城在规划建设上的重要特点是充分利用水网地区的地理条件,民用和军需交通都充分利用河道。如经如纬数以百计的河道成为城市的骨骼和主要交通运输线,辅之以道路。城市布局与河网水系密切结合,构成"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式格局。城内河道长80余公里,桥梁359座,街道依河,建筑临水,使城市具有水乡的秀丽风貌。此城规划建设中,把河网和道路系统巧妙地结合起来,综合解决城市用水、排水、运输、消防、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等问题,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杰作。
  
  园林 南宋以前,平江府城内就有较多的私家园林,如沧浪亭、南园等。明清以来,园林发展更盛,并且叠石造山,引水开池等,形成独具风格的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艺术(见苏州名园)。城内有庙宇、寺院60余座。城内外还有著名的风景区,如虎丘、石湖、桃花坞等。寺庙、宝塔、园林、牌坊、拱桥、水陆城门,结合色彩淡雅的民居和街巷河道,使富有江南特色的城市景观和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融成一体。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