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ddy smut
水稻黑粉病
2) Rice kernel smut
稻粒黑粉病
1.
The reason of the occurrence of Rice Kernel Smut in the hybrid seed production of Liangyou Peijiu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ure;
两优培九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2.
The systematic studies on the source of inoculum and the epidemic law of rice kernel smut caused by Neovossia horrida were conducted in 1989 - 1993.
1989—1993年对稻粒黑粉病(Neovossia horrida)的侵染源和发生流行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3) Neovossia horrida
稻粒黑粉病
1.
Rice kernel smut is a kind of common disease on hybrid rice which is causedby Neovossia horrida fungus.
稻粒黑粉病是由稻尾孢黑粉菌属稻粒黑粉菌(Neovossia florrida)引起的一种杂交稻制种上的常见病害。
4) leaf smut of rice
稻叶黑粉病
5) Rice kernel smut
稻粒黑粉病菌
1.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chlamydospore germination of rice kernel smut;
制约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关键因素
2.
The chlamydospores of rice kernel smut lost germinating power, when they were stored under indoor dry condition for three years.
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在室内干燥条件下贮存3年左右即丧失活力。
6) Tilletia horrida
水稻腥黑粉菌
1.
Isolates of Tilletia horrida from different locations were divided into two distinct clades(groups) based on the rDNA ITS sequences,with the sequence difference,the nested PCR methods using group-specific primers Til1/Til4(Hor2/Hor9) and Til1/Til4(Hm1/Hm5) were developed for detecting teliospore of two groups, respectively.
根据水稻腥黑粉菌两个聚类群与其它黑粉菌ITS序列的差异,分别设计了两个聚类群的特异引物Hor2/Hor9和Hm1/Hm5,结合ITS通用引物Til1/Til4建立了分别检测水稻腥黑粉菌两个聚类群单个冬孢子的套式(巢式)PCR检测方法,整个检测过程可以缩短至8h。
补充资料:黑粉病
由真菌中的黑粉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以禾本科植物发生最普遍。其特征是在寄主植物的受害部位产生大量由病菌的冬孢子构成的黑色粉状物(即冬孢子堆),故名。黑粉菌不是专性寄生,但有生理专化现象,不同种类的黑粉菌分别寄生于一定的寄主植物上,彼此不能交互侵染。
黑粉菌种类很多,寄主范围很广,不同种类的黑粉菌为害植物的不同部位,因而病名不一。如禾本科植物的穗部受害称为黑穗病;小穗的个别子粒受害称为粒黑粉病;植物茎杆受害的称秆黑粉病;叶片受害称叶黑粉病;受害组织膨大呈瘤状的称瘤黑粉病。有些植物受害后产生植株矮化或簇生的症状,只有少数黑粉菌为害根部。有的一种作物可以发生几种黑粉病,如小麦上有散黑穗病(Ustilago tritici)、网腥黑穗病 (Tilletiacaries)、光腥黑穗病 (T.foetida)、矮腥黑穗病 (T.contraversa)和秆黑粉病(Urocystis agropyri)。高粱上也有5种黑穗病。
浸染循环 根据黑粉菌侵染植物的部位、菌丝在植株体内扩展的范围、发病部位、黑粉菌越冬和传播方式以及是否发生再侵染等,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侵染循环:①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越冬,从花器侵染。每年只侵染一次。如小麦散黑穗病的菌丝随种子发芽而萌动,菌丝扩展到生长点,随寄主的生长蔓延至全株,引起系统侵染;孕穗期菌丝进入穗部破坏花器,产生大量冬孢子,穗被破坏,散出黑粉,仅剩穗轴。由于病株比健株抽穗较早,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健株花器,从种皮侵入幼胚,种子照常成熟,菌丝潜伏在种子内部,在种子内休眠。病菌潜伏期整整 1年,不引起再侵染。②病菌在种子表面休眠,从幼芽侵染。每年侵染 1次,如小麦腥黑穗病的病菌以冬孢子沾附在种子表面或混于粪肥中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小麦发芽时冬孢子同时萌发从幼芽侵入,菌丝进入生长点并蔓延至全株,为系统侵染。孕惠期菌丝进入穗部破坏子房,产生大量腥臭味的孢子,不破坏穗形,不引起再侵染。粟粒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燕麦黑穗病均属于这一类型。③病菌在土壤中休眠,从幼芽侵染。每年侵染1次,如小麦秆黑粉病的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粪肥或粘附种表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冬孢子发芽从幼苗芽鞘侵入,菌丝随生长点扩至全株,为系统侵染。病株矮化、扭曲,茎秆、叶片、叶鞘内产生大量冬孢子,随枯死病株落入土壤里,不引起再侵染。④病菌在土壤中休眠,从植株的任何分生组织侵染。一个生长期中有多次重复侵染。如玉米黑粉病的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病残体或粪肥中越冬,少数也可沾附种子表面。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的所有幼嫩组织或器官,如幼根、叶腋、雌雄花器等部位都可以被病菌侵染,菌丝在植株体内的扩展仅限于侵染点四周有限的范围,为局部侵染。寄主细胞受病菌刺激分裂增多而形成肿瘤,成熟后散出大量黑粉。生长季冬孢子发芽后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可引起再侵染。⑤病菌在土壤中休眠,从花器侵染。每年侵染只1次,如稻粒黑粉病的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种子内外和粪肥中越冬,以土壤表面为主。水稻开花灌浆时期在水面或潮湿土面的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或次生担孢子,随气流传至花器、子房或幼嫩的谷粒上萌发侵入后,菌丝在谷粒内蔓延,破坏子房,使米粒不能形成,后期菌丝又形成冬孢子在病株内,或因病粒破裂而沾附到健粒上或落入土中越冬,不发生再侵染。
中国重要的黑粉病除上述几种外,还有玉米、高粱丝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甘蔗鞭黑穗病、谷粒黑粉病、高粱长黑穗病等。
防治途径 黑粉病的防治应根据不同侵染类型采取不同措施。种子带菌传播的,首先要建立无病种子田。种内带菌的可用温水或石灰水浸种处理,种表带菌的可用萎锈灵、多菌灵、苯来特等药剂拌种。用内吸杀菌剂三唑酮拌种,对种表、种内和土壤带菌的黑粉病效果较好。由于许多黑粉菌有生理分化现象,选用抗病品种防治有效。还可通过调节播种期、处理病残体,以及采取粪种隔离、连续拔除病株、割除病瘤等措施防治。
黑粉菌种类很多,寄主范围很广,不同种类的黑粉菌为害植物的不同部位,因而病名不一。如禾本科植物的穗部受害称为黑穗病;小穗的个别子粒受害称为粒黑粉病;植物茎杆受害的称秆黑粉病;叶片受害称叶黑粉病;受害组织膨大呈瘤状的称瘤黑粉病。有些植物受害后产生植株矮化或簇生的症状,只有少数黑粉菌为害根部。有的一种作物可以发生几种黑粉病,如小麦上有散黑穗病(Ustilago tritici)、网腥黑穗病 (Tilletiacaries)、光腥黑穗病 (T.foetida)、矮腥黑穗病 (T.contraversa)和秆黑粉病(Urocystis agropyri)。高粱上也有5种黑穗病。
浸染循环 根据黑粉菌侵染植物的部位、菌丝在植株体内扩展的范围、发病部位、黑粉菌越冬和传播方式以及是否发生再侵染等,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侵染循环:①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越冬,从花器侵染。每年只侵染一次。如小麦散黑穗病的菌丝随种子发芽而萌动,菌丝扩展到生长点,随寄主的生长蔓延至全株,引起系统侵染;孕穗期菌丝进入穗部破坏花器,产生大量冬孢子,穗被破坏,散出黑粉,仅剩穗轴。由于病株比健株抽穗较早,孢子随气流传播到健株花器,从种皮侵入幼胚,种子照常成熟,菌丝潜伏在种子内部,在种子内休眠。病菌潜伏期整整 1年,不引起再侵染。②病菌在种子表面休眠,从幼芽侵染。每年侵染 1次,如小麦腥黑穗病的病菌以冬孢子沾附在种子表面或混于粪肥中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小麦发芽时冬孢子同时萌发从幼芽侵入,菌丝进入生长点并蔓延至全株,为系统侵染。孕惠期菌丝进入穗部破坏子房,产生大量腥臭味的孢子,不破坏穗形,不引起再侵染。粟粒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燕麦黑穗病均属于这一类型。③病菌在土壤中休眠,从幼芽侵染。每年侵染1次,如小麦秆黑粉病的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粪肥或粘附种表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冬孢子发芽从幼苗芽鞘侵入,菌丝随生长点扩至全株,为系统侵染。病株矮化、扭曲,茎秆、叶片、叶鞘内产生大量冬孢子,随枯死病株落入土壤里,不引起再侵染。④病菌在土壤中休眠,从植株的任何分生组织侵染。一个生长期中有多次重复侵染。如玉米黑粉病的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病残体或粪肥中越冬,少数也可沾附种子表面。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的所有幼嫩组织或器官,如幼根、叶腋、雌雄花器等部位都可以被病菌侵染,菌丝在植株体内的扩展仅限于侵染点四周有限的范围,为局部侵染。寄主细胞受病菌刺激分裂增多而形成肿瘤,成熟后散出大量黑粉。生长季冬孢子发芽后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可引起再侵染。⑤病菌在土壤中休眠,从花器侵染。每年侵染只1次,如稻粒黑粉病的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种子内外和粪肥中越冬,以土壤表面为主。水稻开花灌浆时期在水面或潮湿土面的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或次生担孢子,随气流传至花器、子房或幼嫩的谷粒上萌发侵入后,菌丝在谷粒内蔓延,破坏子房,使米粒不能形成,后期菌丝又形成冬孢子在病株内,或因病粒破裂而沾附到健粒上或落入土中越冬,不发生再侵染。
中国重要的黑粉病除上述几种外,还有玉米、高粱丝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甘蔗鞭黑穗病、谷粒黑粉病、高粱长黑穗病等。
防治途径 黑粉病的防治应根据不同侵染类型采取不同措施。种子带菌传播的,首先要建立无病种子田。种内带菌的可用温水或石灰水浸种处理,种表带菌的可用萎锈灵、多菌灵、苯来特等药剂拌种。用内吸杀菌剂三唑酮拌种,对种表、种内和土壤带菌的黑粉病效果较好。由于许多黑粉菌有生理分化现象,选用抗病品种防治有效。还可通过调节播种期、处理病残体,以及采取粪种隔离、连续拔除病株、割除病瘤等措施防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