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aochang
高昌
1.
Foods in Gaochang From the Fifth to Seventh Century;
5-7世纪高昌地区的食物品种
2.
Genealogies of Various Families Found in Turfan and Their Matrimony Connection with the Gaochang Kingdom;
吐鲁番出土《某氏族谱》与高昌王国的家族联姻——以宋氏家族为例
3.
A Rustic Opinion of the Gaochang Shuyi from Turfan;
吐鲁番所出《高昌书仪》刍议
2) Gao Chang
高昌
1.
The Provisions of Contractual Bonds which Unearthed from Gao Chang in the Visual Feild of Law;
法学视野下的高昌契券条款
3) ancient Ruins of Gaochang
高昌故城
1.
The disease investigation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ancient Ruins of Gaochang;
高昌故城病害调查及成因分析
2.
Disease Investigation and Prophylactico-therapeutic Measures Research for Ancient Ruins of Gaochang;
高昌故城病害调查及防治措施研究
5) Gaochang Uygurs
高昌回鹘
1.
Eco-environmental impact on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e in Gaochang Uygurs;
生态环境对高昌回鹘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6) Gaochang Prefecture
高昌郡
1.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Household Register of Gaochang Prefecture, Gaoning District, Duxiang Sub-District, Anyi Village, dated the third month of the 20th year of Jianyuan (384 A.
本文集中探討2006年吐魯番洋海趙貨墓發現的《前秦建元二十年(384)三月高昌郡高寧縣都鄉安邑里籍》。
补充资料:高昌
汉唐间发展起来的中西陆路交通枢纽。原系车师前部地,汉晋为屯戍重镇,前凉始置郡县,南北朝至唐贞观中独立建国。辖境当今新疆吐鲁番地区,"高昌故城"遗址在今吐鲁番市东。
西汉宣帝时,派士卒携家属往车师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时,在其地建筑军事壁垒,"地势高敞,人庶昌盛",称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同时,设戊己校尉,治于高昌,主管屯田和军事。东汉、魏晋沿袭其制。这一时期,高昌壁隶属凉州敦煌郡。
西晋至十六国初期,高昌社会经济发展,开始具备置郡的条件。前凉建兴十五年(327)戊己校尉赵贞谋叛,张骏击擒之,在其地置高昌郡及高昌、田地等县。十六国时期,此郡先后隶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国。
北凉承平十八年(460),柔然攻高昌,灭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为高昌建国之始。至贞观十四年(640),高昌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其间先后更换过阚氏(460~491)、张氏(491~496)、马氏(496~499)、麴氏(499~640)四个政权,麴氏享国最久。
高昌居民以汉族(主要为汉魏屯戍军民的后裔和逃避战乱的内地移民)为主,少数族(主要为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国家的侨民)为辅。因而高昌国建制,如官制、兵制、赋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脱胎汉晋,又自具特色。汉族传统文化在高昌占统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国时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道教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昌气候温暖,宜蚕,谷麦再熟。著名土产有赤盐、白盐、葡萄、冻酒、刺蜜、白面、叠布(棉布)及丝织品等多种。其地处天山南北孔道,丝绸之路北路冲要,政治稳定,物产丰富,文化发达,中西使节、商客和僧侣过往频繁,成为汉唐间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嗯ΑU旯凼哪辏泼鸶卟诖说亟?西州。
西汉宣帝时,派士卒携家属往车师前部屯田,且耕且守。元帝时,在其地建筑军事壁垒,"地势高敞,人庶昌盛",称为高昌壁,又称高昌垒。同时,设戊己校尉,治于高昌,主管屯田和军事。东汉、魏晋沿袭其制。这一时期,高昌壁隶属凉州敦煌郡。
西晋至十六国初期,高昌社会经济发展,开始具备置郡的条件。前凉建兴十五年(327)戊己校尉赵贞谋叛,张骏击擒之,在其地置高昌郡及高昌、田地等县。十六国时期,此郡先后隶属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北凉五国。
北凉承平十八年(460),柔然攻高昌,灭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为高昌建国之始。至贞观十四年(640),高昌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其间先后更换过阚氏(460~491)、张氏(491~496)、马氏(496~499)、麴氏(499~640)四个政权,麴氏享国最久。
高昌居民以汉族(主要为汉魏屯戍军民的后裔和逃避战乱的内地移民)为主,少数族(主要为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国家的侨民)为辅。因而高昌国建制,如官制、兵制、赋役制、士族制等,大抵脱胎汉晋,又自具特色。汉族传统文化在高昌占统治地位。俗奉天神,兼信佛法。十六国时期,祆教已在高昌流行,但佛教在高昌一直受到尊崇。道教也有一定的影响。
高昌气候温暖,宜蚕,谷麦再熟。著名土产有赤盐、白盐、葡萄、冻酒、刺蜜、白面、叠布(棉布)及丝织品等多种。其地处天山南北孔道,丝绸之路北路冲要,政治稳定,物产丰富,文化发达,中西使节、商客和僧侣过往频繁,成为汉唐间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嗯ΑU旯凼哪辏泼鸶卟诖说亟?西州。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