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财务分级管理
1)  financial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财务分级管理
1.
While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financial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in universities,combined with empirical study,the steps of constructing such a mode is put forward.
在分析当前构建高校财务分级管理模式的意义的同时,结合实证研究提出了高校分级财务管理模式构建的步骤。
2)  the system of grade finance management
分级财务管理体制
3)  financial management on the village level
村级财务管理
1.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n the village level in rural areas has been a key issue concerned among the mass farmers and also a key and difficult task among the three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countryside and farmers.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是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4)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course
高级财务管理
1.
In the light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course, this paper advance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 and probes into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
针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现行考核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综合考核模式,并探讨了综合考核模式的优缺点。
5)  two level finance management
两级财务管理
1.
Pursuing two level finance management can help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a university and increase its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高校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无法适应新的办学要求,在高校推进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6)  college-level financial management
二级财务管理
1.
The essay considers the necessities and issues in improving the college-level financial management.
从高校实行二级财务管理的必要性和目前高校二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分别建立校院二级财务管理制度,合理制定二级学院经费划拨办法,精确编制并执行校院二级财务预算,分步制订二级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指标,逐步完善内部监督和审计制度对策。
补充资料:"划分收支,分级管理"财政体制
      特指中国在1951~1957年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又称"以支定收,分级管理"财政体制。其基本特点是:①按隶属关系,划分中央、地方支出,并划分三类收入,分类分成,收支挂钩,分级管理;②以支定收,即中央按年核定地方财政支出,然后据以划给一定的收入项目,并确定不同的分成比例,一年一定。这是统一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侧重中央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产生背景 1951年全国财经情况开始好转。1950年实行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客观现实要求在财政体制上,既能加强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又能使地方有一定的机动财力,便于因地、因时制宜处理问题。因此,1951年3月,政务院颁发《关于1951年年度财政收支系统划分的决定》,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1954和1957年,依据形势发展,分别作了部分改进。
  
  主要内容 包括以下各项:
  
  ①国家预算分为三级管理。1951年规定中央、大行政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1954年改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三级。
  
  ②预算支出基本上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属哪一级管理的,其支出即列入哪一级预算。划为中央预算支出的主要有国防费、中央管理的国营企业投资、经济建设事业费、社会文教事业费、中央级行政管理费、内外债还本付息支出等;划为地方预算支出的主要有:地方管理的国营企业投资、经济建设事业费、社会文教事业费、地方各级行政管理费等。
  
  ③预算收入,1951年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包括农业税、关税、盐税、中央直接经管的国营企业收入等)、地方预算收入(包括屠宰税等几种地方税及大行政区以下经管的国营企业收入等)及中央与地方的比例解留收入(即按规定比例上解中央或留归地方的收入,包括货物税、工商业税、印花税等)三类。1954年改为划分中央与地方固定收入(按税种及各级管理的企业、事业收入划分,彼此不参加分成)、中央与地方的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包括农业税、工商营业税与所得税)、中央调剂收入(包括商品流通税与货物税)三类。
  
  ④地方财政收支每年由中央核定一次,确定的支出数,1951年是规定先以地方固定收入抵补,不足部分由比例解留收入抵补。1954年改为先用地方的固定收入和固定比例分成收入抵补,不足部分由中央划给调剂收入弥补。
  
  ⑤1957年把1951~1956年实行的具体划分和核定收支的办法改为总额控制办法。即中央对地方分配预算时,只分配一个总额数字,不再下达分类分款的详细数字。地方在保证预算收入总额不减少、支出总额不突破的条件下,根据本地区的情况,权衡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编制自己的预算,但固定收入同调剂收入之间不能调整,自然灾害和防汛等专款不能随便调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