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持续高速增长
1)  continuous rapid growth
持续高速增长
1.
The advantage of a big country and continuous rapid growth of China s tourism industry are analyzed from four aspects: 1.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国优势与中国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增长,分别是:国土面积辽阔、邻国众多,具有发展国际旅游得天独厚的地缘环境;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高品位旅游资源景点丰富,为发展入境旅游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旅游资源;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港澳台胞是稳定的客源市场;经济高速增长、规模巨大,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促进了入境旅游的发展。
2)  persistently higher growth of tax
税收持续高速增长
1.
The contribution rate from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to the persistently higher growth of tax is over 2 percent by estimation.
中国税收增长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税制下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税收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实现了税收持续高速增长
3)  continuous increase
持续增长
1.
That is to say accountants should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accounting and controlling, provid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realize continuous increase in economy.
即会计应参与环境和资源的核算与控制 ,提供会计信息 ,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4)  continuous growth
持续增长
1.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ituation of peasantry income growth,and reveals system reasons for the stagnation of peasantry income growth,and puts forword system arrangement for continuous growth.
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态势的分析,揭示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的制度原因,进而提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制度安排。
5)  sustained growth
持续增长
1.
This paper selects listed firms with 5-year sustained earnings growth as main sample,which is divided into S group and NS group based on whether there is 5-year sustained growth in revenues.
本文选取净利润连续5年增长的深沪上市公司作为研究主样本,同时将主样本按照主营业务收入是否持续增长分为两类公司,进行其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
6)  Sustainable growth
可持续增长
1.
Financial Support for Sustainable Growth of Tianjin Pacific Co.,Ltd;
天津太平(集团)有限公司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支持
2.
Financial Support of Enterprise Sustainable Growth;
企业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支持
3.
It believ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achieve sustainable growth by bringing into play the knowledge resource economy effect, substitute effect and discovery effect or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incremental effect of knowledge economy.
本文分析了知识对自然资源的替代作用 ,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K模型 ,认为通过发挥知识资源对自然资源的节约效应、替代效应和发现效应 ,以及知识经济的递增效应 ,在保持自然资源存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补充资料: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
      指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日本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此后,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外出现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治形势 。首先从1945年9月~1952年4月,美国以"救济"和 "经济复兴"等名义,给日本约21亿美元"援助"贷款。在美国侵略朝鲜和侵略越南的战争期间,美军对日采购军需总额达100多亿美元。从而为日本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供了急需的大笔外汇。其次,日本制定了放弃战争权的宪法,每年军费支出压缩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以下,因而政府长期内可以拿出较多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支持企业发展生产。这对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极为有利。战后发生的新技术革命是日本经济"跳跃式"高速发展的物质基础。50年代日本大力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了电子等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彻底改变了原有工业部门的技术面貌。战后国民平均教育水平提高,能较快地消化和普及所引进的技术;加之重视应用研究,善于将科研成就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日本在吸收和推广新技术革命成果方面处于优势,成为技术革命的最大受惠国。50~60年代,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新兴独立国家开发本国资源的积极性甚高。欧美发达国家因国内资源日趋衰竭而急于在国外另觅新矿,再加上资源勘探和开采技术的飞跃进步,于是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资源产地。由于世界重化学工业资源产量激增,原料、燃料市场相对过剩,日本工业资源不足的历史难题迎刃而解,在一定时期内由资源绝对劣势转化为优势。同时,日本重视发挥岛国优势,把兴建大型专用码头、大型专用船以及沿海铁路,与发展沿海工业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费,结果日本进口的煤炭和石油到岸价格低于美国的消费地价格。此外,这期间还出现了有利于日本发展出口贸易的国际环境。如新兴独立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积极进口生产设备;美国为争霸世界一心发展军需、宇航等少数工业部门,从而忽视了民需工业的发展;西欧各国着力发展本地区的贸易联盟而无心他顾;西方主要国家普遍推行高消费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体制的建立,在客观上对稳定国际货币、推动贸易自由化起了积极作用。这些因素给日本在国际市场上推销重化学工业产品、扩大耐用消费品的出口提供了绝好机会。
  
  高速增长的三个阶段  1955~1961年为第1阶段。从长达31个月(1954年12月至1957年 6月)的空前高涨的"神武景气"("神武"是传说中日本第一代天皇)开始,中间经过约一年的萧条时期,从1958年夏开始回升,又实现了长达42个月(1958年 7月至1961年12月)的"岩户景气"("岩户"是日本神话中天皇祖神天照大神降临前的隐居处)。两次经济发展高潮,基本上是由伴随着技术革新的设备投资的急剧增加引起的。而1960年12月池田内阁通过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起了推动作用。在这期间,由于职工就业扩大和工资提高,出现了购置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消费品的热潮,导致国内消费市场扩大。但是经济振兴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准备不足,造成铁路压货,港口压船,电力供不应求,影响了经济振兴的势头。1962~1965年为第 2阶段。日本政府为解决"岩户景气"期间进口激增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危机。实行金融紧缩政策,从而导致经济停滞。为了摆脱萧条,日本政府借国际奥委会决定于1964年10月在东京举行奥运会之机,从1962年11月起,掀起奥运会有关的公共工程建设高潮。这次经济复苏不到一年,又陷入以股票暴跌为特征的"证券萧条"。然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现代化港口和通信设施等基础结构部门的充实和发展,为下一阶段更高速的经济增长扫清了障碍。1966~1970年为第 3阶段。在惯常的刺激经济回升的手法失灵的情况下,佐藤荣作政府破例发行赤字公债,大幅度降低法人税,大规模扩大公共事业费。日本经济遂于1965年11月开始复苏,并发展为长达57个月(1965年11月至1970年7月)的"伊幀诺景气"(伊幀诺是日本神话中天照大神之父)。这个阶段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高峰,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12.2%。高于1955~1970年16年期间的年均增长率(10.3%)。随着日本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贸易收支转亏为盈。但由于"日元升值",日本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由通货膨胀引起的,1972年 1月至1973年11月的经济高涨,实际上不过是经济高速增长结束前的回光返照。从广义上讲,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应包括70年代初的 3年;但是日本学者一般都把下限断到1970年。而把1955~1970年这段时间看成是"典型的"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高速增长的结果 历经1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到1970年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经济大国"。首先,日本的工业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已经赶上或者超过世界先进国家,在大型化技术、大量生产技术和民用电子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钢铁、机械、造船、水泥等方面的劳动生产率已名列世界前茅。其次,由以轻纺工业为主的低增值型工业结构变成重化学工业为主的高增值型工业结构。到1970年,重化学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已上升为62.5%,跃居世界首位。另外,不少重要工业品的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名列第一的有造船、机床、电视机等;名列第二的有汽车。化纤、合成橡胶、塑料、化肥、硫酸等;钢铁、电力、水泥等仅次于美苏而居第三位。
  
  

参考书目
   林直道:《现代日本經濟》,青木書店,東京,1977。
   高桥龟吉:《戰后日本經濟躍進的根本原因》,日本經濟新闻社,東京,1979。
   都留金人编,马成三译:《现代日本经济》,北京出版社,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