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庐山会议
1)  Lushan Meeting
庐山会议
1.
Personality Cult and Conflicts between Mao Zedong and Peng Dehuai at the Lushan Meeting in 1959;
个人崇拜与1959年庐山会议毛彭冲突
2.
It is unnormal rea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the CCP for Peng Dehuai to submit a letter to Mao Zedong during the Lushan Meeting in 1959.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上书毛泽东,是对党内政治沟通不正常的反应。
3.
The paper analyses the main motives of Peng Dehuai for writing the letter to Mao Tse-tung during the LuShan Meeting.
本文阐析了彭德怀庐山上书的主要思想动因 :他对“大跃进”谨慎、怀疑的态度为其日后上书奠定了思想基础 ;他在故乡之行和东欧之行后对“大跃进”严峻形势的深层反思 ,是其上书的主要因素 ;对庐山会议前期纠“左”不彻底的深切担忧和不安 ,是他秉笔直书、直言相谏的催化剂。
2)  Speech at The Lu Shan Conference
《庐山会议上的发言》
3)  Peng Dehuai and the Meeting at Lushang Mountain
彭德怀与庐山会议
4)  Lushan Mountain
庐山
1.
Evaluation of Lushan Mountain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situation by means of two indices.;
两种指数对庐山水体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
2.
Type Specimens Materials of Higher Plans in Lushan Mountain and Its Neardy Areas;
庐山及其周边邻近地区高等植物模式标本采集资料
3.
The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and simulation in Lushan Mountain national Park;
庐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模拟
5)  Lushan ['lu:ʃæn]
庐山
1.
Discussion About the Plan for Water Resources in the Resort of Lushan;
关于庐山风景名胜区水资源规划的探讨
2.
Grain-size Volume Fractal Features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for JL Red Earth Section,Lushan Area;
庐山JL剖面红土粒度体积分形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3.
Discussion on Ecological Packaging Strategies of Lushan Yunwu Tea;
庐山云雾茶的生态包装新探
6)  Mt.Lushan
庐山
1.
Dissolved aluminum forms in typical udalfs in Mt.Lushan under acid deposition;
酸沉降影响下庐山森林土壤溶液铝形态分异
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in the tourist route planning——With Mt.LuShan as an example;
最短路径算法在旅游线路规划中的应用——以庐山为例
3.
Study on the "Circle-Enclave"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t Market of World Heritage Mt.Lushan;
世界遗产地庐山“圈层飞地”型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
补充资料:庐山会议
庐山会议

    1959年7月2日~8月16日,中共中央在中国江西庐山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1959年7月2日~8月1日,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与会者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负责人。会议原议题是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继续纠正“左”的错误,搞好今后经济工作。毛泽东在会议伊始提出读书、形势、工作任务等19个问题,要求与会者讨论。在分组讨论中出现意见分歧。7月14日,彭德怀在会上致函毛泽东,分析了1958年以来的“左”倾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建议进行系统总结,以教育全党。毛泽东阅后加上“彭德怀同志的意见书”的标题,印发与会者讨论。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人支持信中的意见。7月23日,毛泽东在大会讲话,认为彭德怀信中的意见是右倾机会主义的反党纲领,是向党进攻。之后,与会者对“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进行了批评和斗争。接着,8月2~16日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召开,与会者有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147人,列席15人。会议通过《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关于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断定彭德怀的意见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向党进攻妄图篡党夺权的纲领”,认定彭、黄、张、周结成了一个“军事俱乐部”,属反党集团。全会决定将其4人调离原工作岗位。会后,在全党范围开展“反右倾”斗争。这场党内斗争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后果。在政治上把党内不同意见当成路线斗争,使阶级斗争扩大化,从社会伸展到党内;在组织上助长了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继续发展并延续了更长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取消了对彭、黄、张、周的错误结论。
   
   

庐山会议会场

庐山会议会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