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uietness and elegance orientated consciousness
尚清意识
1.
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in Chinese painting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rtistic spirit and find the special quietness and elegance orientated consciousness of literato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本文从中国文人画入手探求中国艺术精神的真谛,发现并找到中国文化影响下文人所特有的尚清意识。
2) fashion consciousness
时尚意识
3) Clear consciousness
意识清楚
4) honest official consciousness
清官意识
1.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dissects this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rom which we can obtain some literary enlightenment: the paradox of authority criticism and enjoyment, that of the reflection as well as the appeal for the reform in political system and honest official consciousness, and that.
但应该看到,在作家的创作中存在着许多悖论性心灵情结,我们从权力批判与欣赏把玩的悖论、思考呼唤政治体制改革与清官意识的悖论、传统文人爱情观在当代文学中的潜性书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可以得到很多的文化上的启示。
5) the consciousness of Late Qing
"晚清"意识
1.
It plans to analyze their thoughts and contribution to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Through review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Late Qing in the literary criticism of overseas Chine.
本文分别从海外晚清文学研究的起源语境、晚清小说研究、晚清译介研究、晚清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展开议题,通过考察王德威、李欧梵、刘禾、孟悦、陈建华、唐小兵、张错等海外华人学者文学批评活动中的“晚清”意识,分析其在此一领域的学术贡献,以及对中国文学批评现代性的思考与贡献。
补充资料:孙尚清(1930~ )
中国经济学家。吉林洮南人,1930年 8月26日出生。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生班,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现任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全国日本经济研究会会长,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编辑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经济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等职。
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与管理》(1982)、《中国经济的新路》(日文,1983)、《前进中的中国经济》(1983)等书,由他主编的书主要有:《论经济结构对策》(1984)、《长江经济研究》(1986)等。
1961年孙尚清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存在着质的差别,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仍起着调节作用。同年,他提出建立生产力组织学的倡议,后又发展成为生产力经济学,认为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生产力运动规律及生产力的组织与管理,要求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间的相互关系中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在60年代初,他撰文强调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实践检验,系统地阐述了检验过程和检验方法,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效果应以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为前提,讲求经济效果要从社会需要、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劳动分配四个方面分别与有用效果相比较。80年代以来,他主要致力于经济结构及其对策问题的研究,他主编的《论经济结构对策》一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首次著作奖。
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与管理》(1982)、《中国经济的新路》(日文,1983)、《前进中的中国经济》(1983)等书,由他主编的书主要有:《论经济结构对策》(1984)、《长江经济研究》(1986)等。
1961年孙尚清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存在着质的差别,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仍起着调节作用。同年,他提出建立生产力组织学的倡议,后又发展成为生产力经济学,认为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生产力运动规律及生产力的组织与管理,要求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间的相互关系中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在60年代初,他撰文强调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实践检验,系统地阐述了检验过程和检验方法,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效果应以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为前提,讲求经济效果要从社会需要、劳动消耗、劳动占用、劳动分配四个方面分别与有用效果相比较。80年代以来,他主要致力于经济结构及其对策问题的研究,他主编的《论经济结构对策》一书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首次著作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