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李华
1)  LI Hua
李华
1.
The Literary Ideology of XIAO Ying-shi and LI Hua;
论萧颖士、李华的文学思想
2.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of Two Essays Concerning Water Conservancy by Li Hua;
从跨学科比较看李华涉及水利的两篇文章
3.
Correction of Two Mistakes of Xin Tang Shu Based on Li Hua’s San Xian Lun
李华《三贤论》纠《新唐书》谬误二则
2)  Sanhua plum
三华李
1.
Effect of synthetical management on the growth and fruit quality of Sanhua Plum in Conghua;
果园综合管理对从化三华李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
The best technology provides another mode for Sanhua plum resource.
为三华李提供另一种加工方式。
3)  Li Shenghua
李盛华
1.
Professor Li Shenghua 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children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李盛华教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经验
4)  Li Bihua
李碧华
1.
Fish Giving up all Hope to Water:Comment on the Gender Novers of Li Bihua;
鱼对水的绝望:论李碧华小说的两性书写
2.
Everlasting Seeking for the Spiritual Beliefs——Li Bihua: From "The Rough Casket" to "The Cloudy and Misty March ;
无止找寻的精神皈依——李碧华:从《胭脂扣》到《烟花三月》
3.
Female Images and Mentality of Historical Root in Li Bihua s Novels;
李碧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历史家国意识
5)  LI Dehua
李德华
6)  Li Minghua
李明华
1.
Library Architecture Ideas of Li Minghua;
李明华的图书馆建筑思想
补充资料:李华

Li Hua
李华


  唐代散文家。字遐叔。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中,历任侍御史,礼、吏二部员外郎。安禄山之乱,受伪职;事平,贬杭州司户参军。后擢检校吏部员外郎,以风痹去官。
  李华与萧颖士齐名,同为唐代古文运动先驱。他重视文章的教化作用,认为:“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本乎作者,《六经》之志也;系乎时者,乐文、武而哀幽、厉也。……有德之文信,无德之文诈。”(《清河孝公崔沔集序》)所作《含元殿赋》,洋洋三千余言,不事华靡,也不刻意铺排,堆砌典故,风格平正,文字畅达。《与弟莒书》、《与表弟卢复书》、《与外孙崔氏二孩书》是他写的一组家书,叙说家常,教导后辈,读来亲切有味。他最为人传诵的作品是《吊古战场文》,感伤地描绘战争的酷烈景象,表达了人民希望和平的情绪。他还为寺院和禅师写过不少碑文,对佛教教义及其衣钵传授有所阐述,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与佛教的密切关系。晚年为自己失节而感到痛苦和悔恨,在《四皓铭》等文中有所流露。李华亦有诗名。独孤及说他“吟咏情性,达于事变,则咏古诗”(《赵郡李公〈中集〉序》)。今存其诗大多为古诗。《咏史》1首、《杂诗》6首,显然继承阮籍、陈子昂的传统,或借古讽今,或比兴寄托,大抵针对当时腐败政治。而七绝《春行寄兴》更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华前集》10卷、《中集》20卷,已佚。今传《李遐叔文集》系后人据《唐文粹》、《文苑英华》所载编集,《四库全书》辑为 4卷。《全唐文》收其文,则分为8卷。《全唐诗》收其诗29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钱伯城)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