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二次革命
1)  The Second Revolution
二次革命
1.
The Divergence of Sun Yat-sen and Huang Xing After "The Second Revolution" and It s Appraisal;
二次革命”后孙黄分歧及评价
2.
On the Provincial Legislature s League in the Second Revolution;
二次革命时期的省议会联合会
2)  The Second Revolutionism
二次革命论
1.
The Comintern and “The Second Revolutionism”;
共产国际与“二次革命论”
3)  "The Second Revolution"
第二次革命
1.
The Academic Thought to “The Second Revolution”of Deng Xiao-ping;
对邓小平“第二次革命”理论的思考
4)  "The Second Revolution"strategy during the Great Revolution of CCP
大革命"二次革命"战略
5)  the second cognitive revolution
第二次认知革命
6)  second revolution of new poetry
新诗二次革命
1.
New poetry is the modern form of traditional poetry and it is urgent aesthetic mission to promote the second revolution of new poetry with the restructuring of poetry spirit, poetry style and means of poetry transmitting as its contents.
新诗是传统诗歌的现代形态,推动以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为内容的新诗二次革命是迫切的美学使命。
补充资料: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

    孙中山等中国革命党人于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战争。又称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3年初,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胜利,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厉行独裁的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执政,派人于3月20日晚在上海沪宁车站暗杀宋教仁。不久,宋案真相大白,孙中山动员起兵讨袁。4月,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达成2500万英镑的大借款(见善后借款),获得了战争经费,遂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5月初,北洋第六师、第二师在黎元洪支持下相继入鄂,统制湖北地面,并监视江西。6月,袁世凯又下令罢免坚决反袁的赣督李烈钧、粤督胡汉民、皖督柏文蔚,三督被迫下野。在孙中山的动员下,李烈钧于7月8日回到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宣布江西独立,向进驻九江的北洋第六师发动进攻,拉开了二次革命的战幕。随后江苏、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以及重庆等地也相继宣布独立,加入讨袁行列。但是,讨袁军仓促上阵,孤立无援,连国民党的多数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因此这场革命很快就遭到挫败。在江西战线,北洋第一军于7月25日占领湖口,8月18日占领南昌。在江苏战线,讨袁军于7月16~22日间在徐州地区与北洋第二军和张勋所部会战失利,直退南京。上海讨袁军进攻北洋军驻守的制造局屡攻不克。其余各省动员起兵迟缓,湘、粤、闽北援之师迟迟不发。7月28日,黄兴看到大局无望,遂离宁出走,讨袁军全局动摇,各地相继取消独立。9月1日南京失守,二次革命宣告失败。孙中山、黄兴、李烈钧等逃亡日本。
   
   

二次革命中李烈钧举义讨袁之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