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astern Han dynasty kiln sites
东汉窑址
2) kiln site of the Han Dynasty
汉代窑址
1.
In October of 2000,History schoo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and the local institution excavated a kiln site of the Han Dynasty at Gantangzhai village,Xuncun township,Yiyang county,Henan province,and found pottery products for construction work and daily life.
2000年10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会同宜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位于宜阳县寻村镇甘棠寨村的一座汉代窑址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建筑材料及生活用陶,该窑的烧造时代当属西汉中后期。
3) Shangyu Han-Jin yaozhi
上虞汉晋窑址
4) site of East Zhou to East Han Dynasty
东周-汉代遗址
5) kiln location
窑址
1.
Wudang Mountains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Ming Dynasty contains lots of glazed tiles,where are the tiles from? This paper has,taking newly found kiln location and glazed tiles as the proof,made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glazed tiles of Five Dragons Palace,Yuxu Palace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ir tile words.
明代武当山古建筑需大量的琉璃瓦件,此琉璃瓦件烧造何处?文章以新发现窑址以及琉璃实物为依据,与明代五龙宫、玉虚宫琉璃构件以及瓦件文字进行实物并联考证。
6) Yue Ware kiln site
越窑窑址
补充资料:德化窑址
宋至明代民间瓷窑址。在福建德化县。始烧于宋,明代为极盛时期。以低铝高硅的"象牙白"为其代表作品而闻名于世。1954年起,经调查和发掘的窑址有碗坪伔、屈斗宫、祖龙宫、后窑、十排岭等30余处。其中,清理后的屈斗宫窑址已复原保存。
碗坪伔窑址在德化城西 6公里的公路北侧。1976年做过试掘,发现残窑基两座。其长、宽度已无法探知,窑的坡度约为10°左右。堆积厚达4.7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以白釉瓷为主,有碗、盘、碟、洗、钵、壶、瓶、盅、调色盒、粉盒、果盒等生活用具。装饰花纹是用竹篾画出。线条流畅。题材虽以莲花为最常见,多数是依器物大小与造型不同而有变化。同时出土的还有北宋时期建窑烧造的黑釉瓷。上层出土以青釉瓷器为主,有碗、盅、碟、罐、壶、瓶等,其中鼓腹长流喇叭口的壶形器最有代表性,还出土13枚唐至南宋的铜钱。在装饰花纹方面,碗类器物大都是素面无纹,也有刻莲瓣花纹的。壶的装饰以模印为主。下层烧制碗盘一类器物时,主要是用叠烧的方法。烧制盒形器,则用塔轮式垫柱,很少用匣钵。上层发现的窑具,主要是匣钵和支圈。碗坪伔窑的时代应是北宋到南宋。
屈斗宫窑址位于城东南半公里处。1976年进行发掘,发现一座依坡而建的长达57.1米的分室龙窑窑基。窑基分为火门、火膛、窑室和窑尾。窑室坡度在12°~22°之间,分做17室,呈阶级状,窑室前狭后阔,宽度在1.4~2.95米间。每两室之间的火墙下部有通火孔,依次相通。窑室内出土的主要是白釉瓷器,器形有碗、盘、洗、盒、壶、瓶、高足杯等生活用具。坯体较厚,装饰技法均用模印,构图简单,线条呆滞,题材除了莲花、梅花、菊花、牡丹之外,较多见的是"福"、"寿"、"卐"、"金玉"、"寿山福海"等吉祥文字,这是屈斗宫窑瓷器的特点。出土物中,还有器模、匣钵、三足垫饼、支圈等烧制工具,匣钵有平底和圈底两种。在一件匣钵底部刻有"丁未年" 3字,结合同出器物的造型与装饰推断,"丁未"应是元大德十一年(1307)。由此可知屈斗宫窑的废置应在14世纪初叶。
德化窑的制瓷工艺 明代至清代初年,德化窑虽也烧造少数青花瓷器,但其产品主要是以纯白瓷而著称。宋代瓷胎原料中氧化铁的含量是0.57%,明代则降为0.35%。宋代瓷釉含氧化铁量是0.29%,明代则高达0.59%。因此,宋代的瓷胎致密有少数气孔,而明代的胎坚致、无气孔。烧成温度达1200°±30℃,用较强的还原焰烧成。而且在造型方面,无论是菩萨、观音、罗汉或达摩,均是性格突出,动静分明,在衣饰和手势的处理上,更是匠心之作。其他如仿古铜器和箫笛一类的瓷制乐器,亦十分精美。
德化窑瓷器的古代外销情况 宋代曾外销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当马可·波罗旅游中国时,曾看到有德化窑瓷器经过刺桐城(今福建泉州)销往国外。他在游记中还较详细的记述了德化窑制瓷的工艺程序。近年来在坦桑尼亚、斯里兰卡的雅帕护瓦、菲律宾群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均发现了元明时期德化窑的白釉瓷和青花瓷器。
参考书目
宋伯胤:谈德化窑,《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4期。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德化屈斗宫窑址的调查发现,《文物》1965年2期。
曾凡:关于德化窑的几个问题,《中国古陶瓷论文集》,中国硅酸盐学会编,1982。
碗坪伔窑址在德化城西 6公里的公路北侧。1976年做过试掘,发现残窑基两座。其长、宽度已无法探知,窑的坡度约为10°左右。堆积厚达4.7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以白釉瓷为主,有碗、盘、碟、洗、钵、壶、瓶、盅、调色盒、粉盒、果盒等生活用具。装饰花纹是用竹篾画出。线条流畅。题材虽以莲花为最常见,多数是依器物大小与造型不同而有变化。同时出土的还有北宋时期建窑烧造的黑釉瓷。上层出土以青釉瓷器为主,有碗、盅、碟、罐、壶、瓶等,其中鼓腹长流喇叭口的壶形器最有代表性,还出土13枚唐至南宋的铜钱。在装饰花纹方面,碗类器物大都是素面无纹,也有刻莲瓣花纹的。壶的装饰以模印为主。下层烧制碗盘一类器物时,主要是用叠烧的方法。烧制盒形器,则用塔轮式垫柱,很少用匣钵。上层发现的窑具,主要是匣钵和支圈。碗坪伔窑的时代应是北宋到南宋。
屈斗宫窑址位于城东南半公里处。1976年进行发掘,发现一座依坡而建的长达57.1米的分室龙窑窑基。窑基分为火门、火膛、窑室和窑尾。窑室坡度在12°~22°之间,分做17室,呈阶级状,窑室前狭后阔,宽度在1.4~2.95米间。每两室之间的火墙下部有通火孔,依次相通。窑室内出土的主要是白釉瓷器,器形有碗、盘、洗、盒、壶、瓶、高足杯等生活用具。坯体较厚,装饰技法均用模印,构图简单,线条呆滞,题材除了莲花、梅花、菊花、牡丹之外,较多见的是"福"、"寿"、"卐"、"金玉"、"寿山福海"等吉祥文字,这是屈斗宫窑瓷器的特点。出土物中,还有器模、匣钵、三足垫饼、支圈等烧制工具,匣钵有平底和圈底两种。在一件匣钵底部刻有"丁未年" 3字,结合同出器物的造型与装饰推断,"丁未"应是元大德十一年(1307)。由此可知屈斗宫窑的废置应在14世纪初叶。
德化窑的制瓷工艺 明代至清代初年,德化窑虽也烧造少数青花瓷器,但其产品主要是以纯白瓷而著称。宋代瓷胎原料中氧化铁的含量是0.57%,明代则降为0.35%。宋代瓷釉含氧化铁量是0.29%,明代则高达0.59%。因此,宋代的瓷胎致密有少数气孔,而明代的胎坚致、无气孔。烧成温度达1200°±30℃,用较强的还原焰烧成。而且在造型方面,无论是菩萨、观音、罗汉或达摩,均是性格突出,动静分明,在衣饰和手势的处理上,更是匠心之作。其他如仿古铜器和箫笛一类的瓷制乐器,亦十分精美。
德化窑瓷器的古代外销情况 宋代曾外销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当马可·波罗旅游中国时,曾看到有德化窑瓷器经过刺桐城(今福建泉州)销往国外。他在游记中还较详细的记述了德化窑制瓷的工艺程序。近年来在坦桑尼亚、斯里兰卡的雅帕护瓦、菲律宾群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均发现了元明时期德化窑的白釉瓷和青花瓷器。
参考书目
宋伯胤:谈德化窑,《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4期。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德化屈斗宫窑址的调查发现,《文物》1965年2期。
曾凡:关于德化窑的几个问题,《中国古陶瓷论文集》,中国硅酸盐学会编,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