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矢石交攻的兼并年代,康威城是英格兰在威尔斯的王权象征,随着烽火弭减,城堡渐被遗忘,但那封存未变的中古容颜,成为现代旅人怀古的去处……
要了解康威(conwy)城的来由,得从诺曼人(normands)征服威尔斯(wales)的早期历史说起。1066年,来自法国北方的“诺曼第的威廉”(william of normandy)虽然征服了英格兰,却没有足够的军力继续攻占由塞尔特(celtic)民族所统治的威尔斯。这位聪明的国王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将属下几位最好战的诺曼贵族,分封到随时可能爆发冲突的英、威边界,让他们伺机而动,这些人被称为“边界领主”(marcher lords)。
不同民族难处的接壤之地,纠纷在所难免,诺曼人的界领主也不负国王的英明决断,随时伺机向外扩张,零星侵吞了威尔斯土地。经过了一百余年,边界地带的海岸、谷地,几乎全被边界领主们所占领,原本住在这里的威尔斯人,只能退居第二线的山区与内地。
十三世纪初,威尔斯北部出现了一位很有谋略的部落统领卢维林(llewelyn)大帝。在军事上,他利用康威西南方地势险峻的斯诺登(snowdon)山为堡垒;经济上,以盛产 物的安格西(anglesey)岛为基地;最后再借政治手段挑拨边界领主之间的矛盾来收复失土,慢慢扩大地盘。十三世纪中叶的威尔斯北部,已经呈现诺曼人势力无法有效干预的半独立状态。到了1267年,连当时的英王都不得不承认卢维林的孙子“卢维林的格利夫”(liewelyn ap griffith)为威尔斯亲王。
然而势力逐渐坐大的卢维林的格利夫错估诺曼大军的实力,竟然宣布不再向英王爱德华一世(edwardⅰ)效忠,于是爆发1276至1277年的第一次威尔斯战争。此役,格利夫的军队虽然战败,但仍固守住安格西岛与斯诺登山区。
1282年,爱德华一世筹足军费,决定彻底解决威尔斯问题。经过缜密的部署后,诺曼军团兵分三路,分别攻击威尔斯的北、中、南三地。其中,对战争胜负最具影响力的北部军,是由契斯特(chester)出发,沿着康威的北部海岸线推进。
在这场战争中,诺曼军大获全胜。为了一劳永逸,爱德华一世决定在威尔斯北部选择几处战略要地建造城堡,其中最重要的两座,就是当今的喀那芬(caernarfon)与康威堡。建造城堡原本就是诺曼人的专长,这是因为身为征服者的他们,向来住在强敌环伺的地区。以他们所占领的英格兰为例,诺曼人与原居民撒克逊人的比例,差不多为一比五十。在如此悬殊的敌我差距下,诺曼人当然得住在墙高垒深的城堡里,来保障自身的安全。
爱德华一世在威尔斯北部建造城堡的目的,除了建立军事防御基地外,也有很重要的政治考量。他希望这些坚固又高大的城堡能够震慑威尔斯人,让他们永远打消蠢动的反抗念头。不论从哪一个角度评估,爱德华一世选择在康威建造城堡的独到眼光都是无庸置疑的。面河又有山丘之险的康威,位于威尔斯北部海岸的中心,位扼海岸通道的咽喉。往后,威尔斯若有实力攻击英格兰,大军势必得通过康威堡;而英军若要进入威尔斯平乱,康威也是最佳的前进基地。增援的军队与粮食都可从水路的亚芬康威河(afon cowy river),或陆路的契斯特轻松运抵此地。
1283年3月,爱德华一世居临康威,他委任当时最伟大的军事建筑师圣乔治的詹姆斯(james of st.george)建城,很快地就完成建筑的初步规划。爱德华一世在康威待到五月,可以推估当时建城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目前,除了确定康威堡是在1283年夏天动工、1287年秋天完成之外,并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可说明该城堡的兴建过程。不仅如此,当时由爱德华一世所主导营建的威尔斯北部诸堡,一切建造资料也都付之如炬。
四年多时间就完工的康威城,拥有以八坐筒状塔楼(drum tower)为特色的城堡,以及总长度一.三公里、共设置二十一座壁塔(mural tower)的城墙。城墙均高度为九公尺,城堡塔楼从地面算起将近五十公尺高。这样的城堡对当时以刀剑矢石为主的攻城火力而言,堪称固若金汤。爱德华一世也开放城墙内的土地,以收取租金的方式供百姓居住,直接促进了康威的发展与繁荣。现今镇上最古老的亚伯康威宅邸(aberconwy house),估计就是在十四世纪时由居民康威的富商所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