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袍
1)  gongs [英][gɔŋ]  [美][gɔŋ]
2)  Cheong-sam
旗袍
1.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rt and Side Seam of Cheong-sam;
空间省量分配与侧缝形态关系
2.
It is recorded that cheong-sam began in the Qing Dynasty.
据记载,旗始于清代。
3)  Cheongsam [英]['tʃi:ɑ:ŋ'sɑ:m]  [美]['tʃiɑŋ'sɑm]
旗袍
1.
Discussion on Cheongsam s Dress Language and Charm;
解读旗的服饰语言及其魅力
4)  Qipao
旗袍
1.
Study on Silhouette 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Change of Qipao;
的造型演变与结构设计变化研究
2.
Inquiry into the influence of the Qipao on the modern dress;
浅析旗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3.
Computer aided design of Qipao pattern;
纸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5)  long gown
长袍
6)  robe [英][rəʊb]  [美][rob]
法袍
补充资料:


    直腰身、过膝的中式外衣。一般有衬里。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重要品种,男女皆可穿用。
   中国《诗经》、《国语》中已出现袍的名称。在东周时期的墓葬品中 ,袍为直襟直统式 ,交领,右衽,长袖施缘,下摆长大,束腰带,与深衣有相似之处。大约自汉代开始,茧也称袍。隋唐时期,袍服盛行。其中交领大袖直裰式袍服传入日本,促进了和服的发展。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之一,分为龙袍、官袍、民袍等。
   ①龙袍。皇帝专用的袍。又称龙衮。因袍上绣龙纹而得名。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唐高祖武德年间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色的袍遂为王室专用之服,自此历代沿袭为制度。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称帝,于是龙袍别称黄袍。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龙数一般为9条:前后身各3条,左右肩各1条,襟里藏1条,于是正背各显5条,吻合帝位“九五之尊”。清代龙袍还绣“水脚”(下摆等部位有水浪山石图案),隐喻山河统一。
    
   

龙袍——清乾隆帝穿用的月白缎云龙朝袍

龙袍——清乾隆帝穿用的月白缎云龙朝袍


   
   

龙凤袍

龙凤袍


   
   ②官袍。文武官员用作公服、朝服的袍。以一定颜色或图案表明官位等级。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开始将袍定制为朝服,以所佩印绶为主要官品标识。自此,官袍成为封建社会中的权位象征。武则天当政时颁命服绣袍,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是补服的起源。宋代官袍袖子肥大,明确规定饰襕、佩绶、围鞓等。元代官袍多以罗为面料,并以花纹大小表示级别。明代洪武年间创立区别文武官员等的补子制度,称作补服;亲贵大臣袍服,按照品位还有斗牛服、飞鱼服、蟒衣(后称蟒袍)、麒麟袍等,分别刺绣相应的形状似龙的图案。明代官袍款式特点是在两侧袍衩处加幅称襬(摆)。清代官袍一般与马褂(即马蹄袖外褂)配套穿用;外穿而不配马褂的礼服袍必须临时装马蹄袖(俗称龙吞口);作为行装的袍称行袍,其右侧襟裁短一尺以便乘骑,故又称缺襟袍。清室官员常服袍的款式为四开衩。蟒袍沿用至清代又称花衣,应用较广,规定繁琐,由服色、蟒数、纬帽上的顶珠花翎、外褂上的方圆补子等组成等级森严的制度。
   ③民袍。民间用于日常生活的袍。因制作简单,穿用方便,所以逐渐取代深衣,在民间普遍穿用。周代和秦汉士人、庶民的袍,受经济条件限制,衣料粗糙。唐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服饰的交流,特别是元代蒙古袍服、清代满族袍服的传入,民袍在款式造型上有过长摆和短摆、交领和圆领、右衽和左衽、大袖和小袖及半袖等多种变化。当代旗袍和中国少数民族服装中的袍,正是民袍发展变化的结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