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nternal armed conflict
国内武装冲突
1.
National legislation should provide necessary punishment basis for war crime in internal armed conflict.
针对国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犯罪行为,国家立法机关应当提供必要的惩处依据。
2) Armed conflict
武装冲突
1.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rmed Conflict Law on the Sea;
海上武装冲突法的发展及运用
2.
The International Treaty System of Protec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during Armed Conflict
论武装冲突中文化财产保护的国际条约体系
3.
International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event of armed conflic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武装冲突情况下文化遗产国际法律保护是文化遗产国际法律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3) non-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
非国际性武装冲突
1.
The military confrontation between mainland and Taiwan belongs to non-international armed conflict.
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军事对抗属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
4) Laws of Armed Conflicts
武装冲突法
1.
On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Effectiveness Missing of Laws of Armed Conflicts in the Information Warfare
论信息化战争中武装冲突法效力缺失的原因
5) Internal Conflict
国内冲突
1.
Perspectives on the Internal Conflict in Arab States from the Contra- dictions between Identity of Ethnic Group and Identity of Nation State;
从族群与国家认同矛盾看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冲突
2.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internal conflicts that late development countries tend to encounter during their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本文主要研究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内冲突。
6) prevention of armed conflict
预防武装冲突
1.
In this text, we can see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ventive diplomacy, including the first mention of its definition, disappeara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prevention of armed conflict strategy after the Cold War.
本文首先对联合国预防性外交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描述,包括对预防性外交概念的提出,到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消失,以及冷战后预防武装冲突战略的出现。
补充资料:苏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
1918~1920年,苏维埃俄国同国内反革命武装和外国干涉军所进行的战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不久,国内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被迅速平定。1918年3月3日苏维埃政府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迫与德、奥、保、土四国同盟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英、法、日、美等协约国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借故进行武装干涉。从3月6日起,英、法、美干涉军先后在摩尔曼斯克登陆。4 月初,日、英、美干涉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登陆。4~5月,德国和土耳其违反《布列斯特和约》,侵占克里木和外高加索。5月底,由奥匈战俘编成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在经西伯利亚遣返途中叛乱,占领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重要城镇。国内的П.Н.克拉斯诺夫、А.И.邓尼金、А.В.高尔察克、Н.Н.尤登尼奇等反革命匪帮在外国干涉军扶持下,趁机在各地成立傀儡政权,发动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叛乱。1918年夏季,苏维埃俄国丧失四分之三领土,陷入四面包围的险境。以В.И.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与国内外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初,红军在东线打败捷克斯洛伐克叛军,解放伏尔加河沿岸和乌拉尔;在南线抗击克拉斯诺夫和邓尼金的进攻,胜利地保卫了察里津;在北线粉碎了英、美干涉军;在西线收复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919年 3月至1920年底,协约国又策划俄国反革命武装发动 3次大规模进攻。1919年 3月,由高尔察克担任主力,从东线发动第一次进攻,尤登尼奇和邓尼金从西、南两个方向紧密配合,企图攻占莫斯科。4月底,红军开始反攻,击退高尔察克和尤登尼奇白匪军的进攻。7月底,消灭高尔察克主力,解放乌拉尔。年底,解放西伯利亚大部地区。7月,由邓尼金担任主力,从南向北发动第二次进攻,攻占库尔斯克和奥廖尔,直接威胁莫斯科。10月初,红军转入反攻,在奥廖尔、沃罗涅日等地重创邓尼金,夺得战略主动权,于1920年1月消灭邓尼金主力。1919年11月红军还在彼得格勒附近粉碎了尤登尼奇的进攻。1920年 4月,П.Н.弗兰格尔(邓尼金残部)配合波兰军队,从西、南两个方向发动第三次进攻。波军一度攻占基辅。红军于5月下旬转入反攻,收复基辅,乘胜追击至华沙城下。波军 8月16日反扑,红军被迫退却。10月,苏波签订停战协定。11月,红军消灭弗兰格尔匪军。苏俄国内战争和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至此基本结束。在战争中,苏维埃俄国在战略指导上特点是:善于选择主要战线,在主要方向上集中兵力、兵器;善于使用骑兵集团军快速机动作战;重视战略预备队的建立;密切组织正规军同游击队的配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