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美国经济史
1)  American economic history
美国经济史
2)  American Economy
美国经济
1.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American Economy Before the Independent War;
独立战争前美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2.
Negative influence of RMB revaluation on American economy;
人民币升值对美国经济并非有利无弊
3.
Combining the structure character and history of American economy with current change, 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recession is tiny because of the strong long-term consumption, the changeability of investment and the less GDP contribution of.
次贷风波后弱于预期水平的美国最新经济数据加剧了市场担忧,美国经济"衰退论"大量涌现,这种极端化观点最大的弊病在于混淆了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
3)  US economy
美国经济
1.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ight role played by China s economy after its entry into WTO, the paper makes a thorough dis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re-of-the-globe US economy, and from 5 aspeets, analyses the causes of its lack of potential, and suggests measures to be taken by our country facing this situation.
为了更好地定位中国经济在进入WTO之后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对处在全球经济核心地位的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做了一个透彻的辨析,从5个方面分析了美国经济运行前景乏力的原因,并提出了我国面对这种环境应采取的措施。
2.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co-integration equation among them and RMB s nominal exchange rate and US economy are Granger cause of the change of China s export to USA;Variance decomposition shows that US econom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
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之后1980—2007年间的有关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就人民币名义汇率、美国经济对中国对美出口的影响做了实证比较研究。
3.
With retrospection on the US economy in the subprime cris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n EU and Japan,and concludes that euro and yen would remain strong against the US dollar.
该文回顾了次贷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同时对欧洲经济和日本经济进行了分析,认为欧元和日元将继续对美元保持强势;最后对商品及商品货币做了分析,指出经济基础的持续向好、偏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商品价格的上升是当前支撑商品货币汇率的主要因素。
4)  U.S.economy
美国经济
5)  U.S. economy
美国经济
1.
Can U.S. Economy Ward off the Japanese Style Post-bubble Plight?;
美国经济会不会陷入日本式后泡沫困境?
2.
The Analysis of the Prospect for U.S. economy in 2002;
2002年美国经济走势分析
6)  American economy
美国经济
补充资料:美国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概况
美国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从60年代开始,美国对中国经济问题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迅速展开有组织有系统的研究。1959年,在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A.艾克斯坦等人的推动下,福特基金会特拨专款,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美国学术团体当代中国联合委员会下设了中国经济委员会,负责全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工作。第一任主席由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担任。其他主要负责人有W.加林森、A.伯格森、A.艾克斯坦、刘大中、蒋硕杰。该委员会还吸收了大量美籍华人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参与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叶孔嘉、郑竹园、陈遒润、赵冈、吴元黎、侯继明、唐宗明、马逢华等。美国的大学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主要阵地。到60年代中期,各著名大学均开设了中国经济课程。密执安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等50多所高等学府相继设立了亚洲研究中心或中国研究中心。60年代中期美国的中国经济研究初步形成气候。进入80年代,美国的中国经济研究取得了飞快发展。他们运用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对当代中国经济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成果奠定了美国的中国经济研究领域的基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主要成果有:帕金斯的《中国的农业发展:1936~1968年》、赵冈的《中国建筑工业》、郑竹园的《共产主义中国的机械工业》和《共产主义中国的经济》、T.罗斯基的《中国向工业化的过渡》,帕金斯主编的《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当代经济》、德恩伯格主编的《中国的发展经验:比较透视》、刘大中与叶孔嘉合著的《中国大陆经济、国民所得与经济发展:1933~1959年》、吴元礼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钢铁工业》等。

美国对中国经济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大致分为实证、激进和保守三大流派。实证派居多数,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工农业产值增长率和资本积累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国际水平。同时,中国还发展了为数不多却很主要的工业部门。对中国的经济体制的评价是:在改革之前,他们认为,传统的管理体制在动员大量劳动力、将资源集中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提高积累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这种体制在解决通货膨胀、就业和收入不平等等诸方面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对改革的评价是:改革使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远远超过其他改革最成功的国家,而且实际上已接近东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改革使中国的生产率,特别是农业生产率有所提高。根据他们的测算,1976年以后的经济增长有一半来源于生产率的提高。激进派人数不多,他们对改革之前的经济持不加批评的肯定态度,认为中国共产党推动的集体化政策解放了生产力,大大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他们对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所推行的经济政策和建立的制度、组织表示赞赏。保守派对中国经济的评价一向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中国前15年的经济发展远低于中国官方宣布的数字。同时,增长主要来自高积累,是以抑制消费为代价的。1949年以后中国的生产率几乎没有提高。他们对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那种体制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自1949年以后,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变得无效和浪费。但他们又普遍承认1978年以后因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农业的巨大成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