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土地开发利用
1)  Land use
土地开发利用
1.
This paper propose new view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intensive land use by analyzing the statistics in these years, referring.
同时参考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经验,提出长三角地区需要更好地统筹、协调及平衡区内产业发展和土地开发利用的关系。
2)  Land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土地开发和利用
3)  development an d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4)  land developing and using strategy
土地开发利用策略
5)  land use model of development zone
开发区土地利用模式
6)  Development zone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
补充资料:土地开发利用史


土地开发利用史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land

tudi kQifo liyongshi土地开发利用史(develo脚en以history of land)中国土地开发利用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人类开始过着采集或渔猎生活。距今约6(X艾)年的五帝(黄帝、撷项、帝誉、尧、舜)时期,土地以原始农业和饲养业以及筑屋建村方式加以利用。三代(夏、商、周)时期,金属工具出现,生产力大大提高,土地的农业开发利用范围已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以北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二年,全国东西长4651千米,南北宽6反抖千米。总土地面积约9.67亿公顷,其中可垦土地占23%,林泽、山川、道路、居邑占沁%。秦汉以来至民国时期,人口增加,生产力提高,农耕地的开发利用不断扩大。据史料综合统计,中国历代人口、耕地和亩产的增长变化如表。 中国历代人口、耕地和亩产增长变化彝才 资料来源:吴惫:《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 中国土地开发利用具有以下历史特点:①地域分布不平衡。华北和关中平原,历代在此建都,较早形成农业区和都市的聚集地带。晋室南迁,部分居民随之南迁,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的土地开发利用。唐代大批移民随军西征,实行“蓦兵耕寨”下的“屯田制”,沿“丝绸之路”向西开发扩展。辽金时期在东北松嫩、松辽平原沿岸已建立一定规模的农业开发区。辛亥革命后,大批移民出关,东北平原的耕地面积剧增,至1931年达到约20 550万亩。秦代在四川建都江堰,开发成都平原。云南到明代才有较大规模开发。②军事为先导。中国历代实行的屯田制,几乎都与军事目标有关。公元前127年,西汉武帝屯垦戍边,先后开发河套平原、青海、河西走廊一带。公元792年,唐德宗贞元8年,甘肃、宁夏、新疆沦人吐蕃,毁屯田为牧场草地。至即5年唐宪宗时收复该地区,又逐渐屯田复种。③土地开发利用类型多样。历史上除水田、早地的利用方式外,早在公元前1仪石年春秋时期,就有利用3年后撂荒的轮作制。秦代以后,北方已有畦田、台田之分,长江中下游低洼地区有围田(抒田),丘陵地区有岗、墉、冲田。西北黄土高原按地势变化修筑梯田。④土地综合利用,注意生态效应。《国语·周语》就提出,教民不毁山林、湖泽,不截流,因为山林是水土聚集的地方,川泽可以调节气候和水分。汉以后实行的均田中规定“桑田”面积中需种桑、枣、榆树若干棵。华南地区明末以来,已将基塘土地综合利用,“基种桑、塘蓄鱼、桑叶饲蚕,蚕矢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 中国土地开发利用的历史,是一个从土地的外延开发利用到内涵开发利用,从平面利用到立体利用逐步深化的过程。 (陈瓦黎)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