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oviet socialism
苏联社会主义
1.
But we should be also concerned about,since the Keynesianism implementation,the influence of Marxism and the Soviet socialism on the West political activities and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
但我们也应关注自凯恩斯主义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对西方政治运动及其社会思潮的影响。
2.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the Soviet socialism system.
本文认为,苏联社会主义一诞生即面对生存危机,于是,它不得不以高度集权体制去摆脱生存危机;但就在高度集权体制缓和了原有生存危机的同时,高度集权体制却给社会主义造成新的生存危机,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失败。
3.
The actual problem of this debate is the essence of "new economic policy" and the roa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viet socialism.
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兴起的新兴阶层"耐普曼",在当时的苏俄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议,这种争议的实质问题是"新经济政策"的本质问题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
2) the socialism realism of Soviet Union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nd art of China was influenced deeply by the socialism realism of Soviet Union all along.
中国革命文艺从一开始就深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 ,并且一直受其影响。
3) socialist pattern of Soviet Union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1.
Once the socialist pattern of Soviet Union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history,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ppeared a series of shortcomings and abuses.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历史上既起过积极的作用 ,也包含了一系列严重的缺陷和弊端。
4) socialist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Soviet Union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6)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补充资料: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废除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实现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技术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中存在着浓厚的封建农奴制残余,生产发展水平较低。1913年俄国工业总产值仅为美国的6.9%,德国的17.2%,英国的22.0%,法国的40.3%。技术落后,许多机器设备本国不能制造,需要从国外进口。农业比重较大,1913年农村人口占82%,小农经济犹如汪洋大海。农业总产值占工业和农业总产值的58%。农业生产技术极其落后,农民大多使用木犁耕种,实行粗放经营,广种薄收。1909~1913年平均粮食单产每公顷只有690公斤(合中国每亩92市斤)。
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这一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个时期包括从1917年11月开始到1918年夏。在此时期内苏维埃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工作:①实行了土地国有化,将土地无偿地交给农民耕种(见苏联土地国有化)。②创办了试验性的国营农场和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③把银行、铁路、大型工业企业、辛迪加、外贸企业等收归国有,建立起社会主义企业。④对社会生产和产品分配实行工人监督。⑤实行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等等。经过初步改造,形成了五种经济成份,即:社会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宗法式经济。与此同时,还着手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各经济人民委员部和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等国家管理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管理原则等。这样,苏维埃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奠定了初步基础。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即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1918年夏至1920年底)。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民经济的初步社会主义改造,给了国内地主、资产阶级以及外国反苏维埃的帝国主义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国内外阶级敌人不甘心失败,相互勾结,并于1918年夏对苏维埃国家发动了武装进攻,妄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战争初期,敌人占据了3/4的国土,切断了苏维埃政权同粮食、燃料、原料主要产区的联系,苏维埃国家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了粉碎敌人的猖狂进攻,保卫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被迫采取一系列特殊的经济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种政策的主要内容有:①宣布全国为统一军营,建立工农国防委员会,担负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和领导国家战时经济的工作;②进一步把中型和小型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对私人商业实行国有化或市有化,改组消费合作社,取缔私人商贩和市场;④实行"余粮收集制";⑤实行食品和主要日用工业品配售制,后期实行免费供应制;⑥对各阶级普遍实行劳动义务制。自卫战争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胜利,有赖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但"战时共产主义"包含的某些过激的政策和措施,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例如:中小企业被收归国有,地方商品流转被禁止,公开的私人商业和市场被取消;农民必须将全部剩余产品,有时还包括一部分必需的产品交给国家,国家按很低的固定价格支付货币给农民,由于货币严重贬值,实际上几乎等于直接调拨;直接的产品交换范围不断地扩大,经济生活逐渐实物化;分配日趋平均化,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由于战争破坏所造成的后果,使生产大幅度下降。1920年大工业总产值比1917年下降85%左右,农业总产值下降21%,粮食总产量比战前下降41%。战争结束后在农民和工人中产生了不满情绪。1921年春苏维埃国家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于是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实行新经济政策和恢复国民经济时期 这一时期包括从1921年春到1925年底。新经济政策是苏维埃国家采取的逐步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其基本内容如下:①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少农民向国家交售粮食等农产品的负担,农民可以自由出售剩余农产品。②在一定限度内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把国有化的小企业还给私人经营。③发展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包括租让制、租借制、合营制等)。④用商品买卖(商业)代替直接产品交换。⑤改革货币制度,发展商品货币关系。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扩大地方管理权限,企业实行托拉斯化和辛迪加化,实行经济核算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等等。
由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1925年同192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加67.2%,超过战前水平;大工业总产值增加 4.5倍,达到1913年的75.5%,到1926年超过战前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925-1926年度,大工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比1920-1921年度增加1.8倍。
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时期 这一时期包括从1926年至1937年。在国民经济恢复以后,苏联着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26年,苏联开始实行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它要求用自己生产的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强大的国防。在苏联工业化过程中,资金主要靠国内积累,技术设备主要靠国内生产,技术人材主要靠自己培养,与此同时也有计划地引进了外国的资金和技术设备,聘请了外国专家(见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的经济建设事业,是根据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提出的政治经济总任务有计划地进行的。自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行发展社会经济的五年计划。1928~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基本任务是在苏联建立强大的重工业,以便在社会主义基础上改组整个国民经济。1933~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苏联人民经过艰苦的努力,两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都胜利完成了。
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工业和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29年的54.5%提高到1937年的77.4%。在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生产的比重相应由 39.5%提高到 57.8%,机器制造业的比重由11.0%提高到26.9%。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拖拉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航空工业、现代化学工业、机床制造业等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928~1937年间,工业中生产用电力消耗量增加6.4倍;农业中机械动力比重(年末数)由5.2%增至66.7%,主要田间工作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工业国变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国。
在20年代的苏联农业中已有少量的合作社组织,但苏联农业集体化主要是通过1929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盘集体化运动实现的。在全盘集体化运动中整村、整乡、整区的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农业劳动组合),消灭了富农阶级。到1934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达总农户数的71.4%,其播种面积比重达87.4%,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集体化进一步发展,集体化的农户和播种面积在总农户和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分别为 93.0%和 99.1%。在苏联确立了以劳动组合为基本形式的集体农庄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①集体农庄使用的土地和为农庄服务的机器拖拉机站的农机具,为国家所有,其他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庄员经营家庭副业用的少量生产资料(土地除外)为庄员个人所有;②国家对集体农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领导;③庄员参加集体劳动,根据按劳分配原则,按庄员完成的劳动日分配报酬;④实行机器拖拉机站代耕制,集体农庄向机器拖拉机站支付实物报酬;⑤主要农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采取以义务交售制为主的多种收购制度和以征购价格为主的多种价格制度;⑥集体农庄实行民主集中制管理原则,独立经营,自负盈亏;⑦允许庄员经营一定规模的家庭副业。在实行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苏联还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和国营机器拖拉机站。于是,在苏联农业中形成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以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站三种经济组织形式。
集体化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的确立,消灭了苏联最后一个剥削阶级──富农阶级,推动了农业技术改造,改善了农民的劳动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集体化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粮食、原料、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保证了工业化的迅速实现。另一方面,工业为农业供应日益增多的机器、拖拉机、汽车和其他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建立起新的结合,工农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得到加强。
苏联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采取高积累和重点保证重工业投资的政策。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时期,积累率在国民收入中占26%(1937年)到27%(1932年)左右,国家用于工业建设的投资在"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分别有84%和83%投入重工业。向农业大量征集了工业化资金。据计算:1928年用于工业建设的积累基金中有54%来自农业。因此,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速度悬殊。"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分别增长173%和139%;轻工业增长为56%和99%;农业总产值(按5年平均计算)以1909~1913年为100,则1928~1932年为126,1933~1937年为123,农业生产发展缓慢,这与集体化过程中的失误、农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粮食等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有关。
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成为能够供给本国经济和国防所必需的技术装备的经济独立的国家。1937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性固定基金比1913年增加了3倍多,全部加工工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中有80%以上是新建的或完全更新的。苏联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37年同1913年相比,国民收入增加3.6倍,工业总产值增加4.9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加9.1倍,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增加18.8倍,农业总产值增加34%。苏联工业生产水平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了。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达到美国的32.7%,超过了德国、英国和法国。按工业生产量说,苏联从革命前占世界第5位跃居到世界第2位。不少工业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但是按人口平均计算,仍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在实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苏联注意加强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工业投资和企业建设。原先落后的各民族共和国和民族边区的工业比老工业区以更高的速度发展,缩小了民族地区和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苏联全国范围内,工业、农业、运输业生产力的地理配置有了显著的改善。
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的国际环境下,经过20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到1937年完成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其基本特征是:①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起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的公有制。②社会生产按国家统一计划进行,消灭了无政府状态。③交换采取商品和非商品两种方式,消费品普遍采用商品交换方式,生产资料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在集体经济之间也采取商品交换方式;而在国营企业之间则采取非商品交换方式,由国家直接调拨。④消灭了剥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国营经济中实行多种形式的等级工资制和奖励制,在集体农庄中采用劳动日报酬制。⑤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集中管理,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整套以部门为主的部门──地区经济管理体制。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准备卫国战争时期 从1938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被战争所中断。尽管如此,在战前苏联经济还是得到进一步发展。1940年同1913年相比,国民收入增加 5倍多,工业总产值增加 7.5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加14.5倍。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增加33.7倍,农业总产值增加41%。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中存在着浓厚的封建农奴制残余,生产发展水平较低。1913年俄国工业总产值仅为美国的6.9%,德国的17.2%,英国的22.0%,法国的40.3%。技术落后,许多机器设备本国不能制造,需要从国外进口。农业比重较大,1913年农村人口占82%,小农经济犹如汪洋大海。农业总产值占工业和农业总产值的58%。农业生产技术极其落后,农民大多使用木犁耕种,实行粗放经营,广种薄收。1909~1913年平均粮食单产每公顷只有690公斤(合中国每亩92市斤)。
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这一历史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个时期包括从1917年11月开始到1918年夏。在此时期内苏维埃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工作:①实行了土地国有化,将土地无偿地交给农民耕种(见苏联土地国有化)。②创办了试验性的国营农场和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③把银行、铁路、大型工业企业、辛迪加、外贸企业等收归国有,建立起社会主义企业。④对社会生产和产品分配实行工人监督。⑤实行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等等。经过初步改造,形成了五种经济成份,即:社会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宗法式经济。与此同时,还着手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各经济人民委员部和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等国家管理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管理原则等。这样,苏维埃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奠定了初步基础。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即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1918年夏至1920年底)。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民经济的初步社会主义改造,给了国内地主、资产阶级以及外国反苏维埃的帝国主义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国内外阶级敌人不甘心失败,相互勾结,并于1918年夏对苏维埃国家发动了武装进攻,妄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战争初期,敌人占据了3/4的国土,切断了苏维埃政权同粮食、燃料、原料主要产区的联系,苏维埃国家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了粉碎敌人的猖狂进攻,保卫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被迫采取一系列特殊的经济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种政策的主要内容有:①宣布全国为统一军营,建立工农国防委员会,担负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和领导国家战时经济的工作;②进一步把中型和小型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对私人商业实行国有化或市有化,改组消费合作社,取缔私人商贩和市场;④实行"余粮收集制";⑤实行食品和主要日用工业品配售制,后期实行免费供应制;⑥对各阶级普遍实行劳动义务制。自卫战争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胜利,有赖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但"战时共产主义"包含的某些过激的政策和措施,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例如:中小企业被收归国有,地方商品流转被禁止,公开的私人商业和市场被取消;农民必须将全部剩余产品,有时还包括一部分必需的产品交给国家,国家按很低的固定价格支付货币给农民,由于货币严重贬值,实际上几乎等于直接调拨;直接的产品交换范围不断地扩大,经济生活逐渐实物化;分配日趋平均化,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由于战争破坏所造成的后果,使生产大幅度下降。1920年大工业总产值比1917年下降85%左右,农业总产值下降21%,粮食总产量比战前下降41%。战争结束后在农民和工人中产生了不满情绪。1921年春苏维埃国家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于是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实行新经济政策和恢复国民经济时期 这一时期包括从1921年春到1925年底。新经济政策是苏维埃国家采取的逐步实现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其基本内容如下:①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少农民向国家交售粮食等农产品的负担,农民可以自由出售剩余农产品。②在一定限度内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和发展,把国有化的小企业还给私人经营。③发展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包括租让制、租借制、合营制等)。④用商品买卖(商业)代替直接产品交换。⑤改革货币制度,发展商品货币关系。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分级管理,扩大地方管理权限,企业实行托拉斯化和辛迪加化,实行经济核算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等等。
由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苏联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1925年同192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加67.2%,超过战前水平;大工业总产值增加 4.5倍,达到1913年的75.5%,到1926年超过战前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925-1926年度,大工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比1920-1921年度增加1.8倍。
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时期 这一时期包括从1926年至1937年。在国民经济恢复以后,苏联着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实行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26年,苏联开始实行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它要求用自己生产的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强大的国防。在苏联工业化过程中,资金主要靠国内积累,技术设备主要靠国内生产,技术人材主要靠自己培养,与此同时也有计划地引进了外国的资金和技术设备,聘请了外国专家(见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的经济建设事业,是根据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提出的政治经济总任务有计划地进行的。自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行发展社会经济的五年计划。1928~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基本任务是在苏联建立强大的重工业,以便在社会主义基础上改组整个国民经济。1933~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苏联人民经过艰苦的努力,两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都胜利完成了。
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工业和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29年的54.5%提高到1937年的77.4%。在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生产的比重相应由 39.5%提高到 57.8%,机器制造业的比重由11.0%提高到26.9%。建立起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拖拉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航空工业、现代化学工业、机床制造业等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装备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928~1937年间,工业中生产用电力消耗量增加6.4倍;农业中机械动力比重(年末数)由5.2%增至66.7%,主要田间工作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工业国变为社会主义的工业国。
在20年代的苏联农业中已有少量的合作社组织,但苏联农业集体化主要是通过1929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盘集体化运动实现的。在全盘集体化运动中整村、整乡、整区的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农业劳动组合),消灭了富农阶级。到1934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达总农户数的71.4%,其播种面积比重达87.4%,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到1937年集体化进一步发展,集体化的农户和播种面积在总农户和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分别为 93.0%和 99.1%。在苏联确立了以劳动组合为基本形式的集体农庄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①集体农庄使用的土地和为农庄服务的机器拖拉机站的农机具,为国家所有,其他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庄员经营家庭副业用的少量生产资料(土地除外)为庄员个人所有;②国家对集体农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领导;③庄员参加集体劳动,根据按劳分配原则,按庄员完成的劳动日分配报酬;④实行机器拖拉机站代耕制,集体农庄向机器拖拉机站支付实物报酬;⑤主要农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采取以义务交售制为主的多种收购制度和以征购价格为主的多种价格制度;⑥集体农庄实行民主集中制管理原则,独立经营,自负盈亏;⑦允许庄员经营一定规模的家庭副业。在实行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苏联还建立了一批国营农场和国营机器拖拉机站。于是,在苏联农业中形成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形式,以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站三种经济组织形式。
集体化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农业制度的确立,消灭了苏联最后一个剥削阶级──富农阶级,推动了农业技术改造,改善了农民的劳动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集体化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粮食、原料、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保证了工业化的迅速实现。另一方面,工业为农业供应日益增多的机器、拖拉机、汽车和其他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建立起新的结合,工农联盟在新的基础上得到加强。
苏联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采取高积累和重点保证重工业投资的政策。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时期,积累率在国民收入中占26%(1937年)到27%(1932年)左右,国家用于工业建设的投资在"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分别有84%和83%投入重工业。向农业大量征集了工业化资金。据计算:1928年用于工业建设的积累基金中有54%来自农业。因此,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速度悬殊。"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分别增长173%和139%;轻工业增长为56%和99%;农业总产值(按5年平均计算)以1909~1913年为100,则1928~1932年为126,1933~1937年为123,农业生产发展缓慢,这与集体化过程中的失误、农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粮食等农产品收购价格过低有关。
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成为能够供给本国经济和国防所必需的技术装备的经济独立的国家。1937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性固定基金比1913年增加了3倍多,全部加工工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中有80%以上是新建的或完全更新的。苏联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37年同1913年相比,国民收入增加3.6倍,工业总产值增加4.9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加9.1倍,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增加18.8倍,农业总产值增加34%。苏联工业生产水平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了。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达到美国的32.7%,超过了德国、英国和法国。按工业生产量说,苏联从革命前占世界第5位跃居到世界第2位。不少工业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但是按人口平均计算,仍落后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在实现国家工业化过程中,苏联注意加强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工业投资和企业建设。原先落后的各民族共和国和民族边区的工业比老工业区以更高的速度发展,缩小了民族地区和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苏联全国范围内,工业、农业、运输业生产力的地理配置有了显著的改善。
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的国际环境下,经过20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到1937年完成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其基本特征是:①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起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的公有制。②社会生产按国家统一计划进行,消灭了无政府状态。③交换采取商品和非商品两种方式,消费品普遍采用商品交换方式,生产资料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在集体经济之间也采取商品交换方式;而在国营企业之间则采取非商品交换方式,由国家直接调拨。④消灭了剥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国营经济中实行多种形式的等级工资制和奖励制,在集体农庄中采用劳动日报酬制。⑤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集中管理,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整套以部门为主的部门──地区经济管理体制。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准备卫国战争时期 从1938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被战争所中断。尽管如此,在战前苏联经济还是得到进一步发展。1940年同1913年相比,国民收入增加 5倍多,工业总产值增加 7.5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加14.5倍。机器制造业和金属加工工业增加33.7倍,农业总产值增加41%。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