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凯恩斯学派
1)  Keynesian school
凯恩斯学派
1.
Supply-side school and Keynesian school have different taxation policies to manage inflation,casting light on the management of inflation in China.
供应学派和凯恩斯学派对治理通货膨胀有不同的税收政策,对我国当前治理通货膨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Post Keynesian School
后凯恩斯学派
1.
Post Keynesian School′s Endogenous Money Hypothesi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
凯恩斯学派的内生货币假说——中国的例证
3)  new Kains school
新凯恩斯学派
4)  population theories of Keynes school
凯恩斯学派人口理论
5)  Neo-Keynesian economics
新凯恩斯派经济学
6)  Keynesian Economics
凯恩斯经济学
1.
Exploration on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Keynesian Economics;
试论凯恩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新取向
2.
As a distinctive school of thought in economics,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have ever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contemporary 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y.
研究表明,这一分析框架既不同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新凯恩斯经济学,也不同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甚至与新奥地利经济学也存在重要差异。
补充资料:凯恩斯学派
来自:价值中国网

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Keynes)
(一)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学术背景
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复杂而深刻的经济根源。它是%26#8220;30年代大萧条%26#8221;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1.凯恩斯经济学%26#8212;%26#8212;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
1929%26#8212;%26#8212;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大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震撼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所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经历了长达4年之久的大危机后,又陷入了长期的特种萧条之中。西方国家成这次大
危机和接踵而至的特种萧条为%26#8220;30年代大萧条%26#8221;。
面对着空前严重的危机和失业,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不再欣赏那种否认危机和失业的可能性的传统经济学,而是希望出现一种新经济学,这种新经济学要承认危机和失业,但不要承认危机和失业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要论证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防止危机和失业,而不要只是空泛议论;要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不允许任何转向马克思、转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潮存在和蔓延。
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1929%26#8212;%26#8212;1933年大危机的直接产物。

2.凯恩斯经济学%26#8212;%26#82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在大战其间,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带有非常时期的军事性质。
面对着迅速发展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希望一种新经济学,要反对自由放任主义,主张国家干预主义;要讲%26#8220;一只看得见的手%26#8221;的作用,不要只讲%26#8220;一只看不见的手%26#8221;的作用;要维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要在理论上论证在实践中已经在做的事,而不是持反对或批评立场。
凯恩斯经济学正是在这样一种符合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愿望的新经济学,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3.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在凯恩斯经济学产生和传播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学是以马歇尔、庇古(A.C.Pigou)等人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而凡勃仑在1900年第一次用%26#8220;新古典%26#8221;一词来描述马歇尔经济学。后来西方经济学普遍接受%26#8220;新古典学派%26#8221;%26#8220;新古典经济学%26#8221;这些固定含义的用语来称马歇尔、庇古等人和他们的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无论在理论方面或政策方面,都支配着统治阶级和学术界的经济思想。凯恩斯本人也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凯恩斯经济学批评了新古典经济学里面的就业理论,继承了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学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学孟德维尔的高消费促进繁荣的学说和霍布森的过度储蓄导致失业和经济萧条学说。


(二)凯恩斯的生平和著作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于1883年6月5日出生于英国剑桥市。父亲是马歇尔的早期弟子,母亲曾任剑桥参议员和市长。
在少年时代,凯恩斯的数学成绩突出,14岁那年获得了伊顿公学奖学金。1902年被保送进入纽卡斯尔学院学习数学。1909年3月,凯恩斯的论文《概率论》顺利通过。经过修订之后,于1921年出版。
1908年,凯恩斯应马歇尔之聘人经济学讲师。1911年,由于马歇尔的推荐,28岁的凯恩斯出任《经济学杂志》主编。这一杂志是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季刊,凯恩斯负责这一杂志长达30多年之久,并为它写了不少文章。
1913年,印度的经济问题十分严重。凯恩斯这一年出版的《印度的通货和财政》,是他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他因此而成为英国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会员,参加政府的重要工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