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Guangxi
['ɡwɑ:ŋ'si:]
广西
1.
Current Status 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for Wetlands in Guangxi;
广西湿地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
2.
Current Status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Mangrove Wetland in Guangxi;
广西沿海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对策
3.
Metallogenic series and metallogenic belt of nonferrous metals in Guangxi;
广西有色金属成矿系列与成矿区带
5) Guangxi Province
广西
1.
Estimat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Guangxi Province;
广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估
2.
Flood Embankment Landscape Design of Waterfront Area in Guangxi Province:Landscape Design of Dilu Park;
广西城市滨江防洪堤景观设计研究——堤路园景观设计初探
3.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Livestock-biogas-crop Eco-agriculture Models in Guangxi Province;
广西“猪+沼+果+灯+鱼”生态农业模式关键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6) Guang Xi
广西
1.
The Research on Financial Stratigy Application of Steel Enterprises in Guang Xi;
广西钢铁企业财务策略应用问题研究
2.
The Society Role Evaluation System Research on Excellent Athlete in Guang Xi;
广西优秀运动员社会角色评价体系研究
3.
Management Model Research o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f Guang Xi Forestry System;
广西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研究
补充资料:天等
天等 建置沿革%26gt;%26gt;%26gt;%26gt;%26gt;%26gt;
天等在秦朝时为象郡辖地。汉武帝起至唐代,属郁林郡。
宋朝时,县境内置龙英、结安峒和全茗、茗盈、镇远、向武、都康、上映、怀化州。向武、都康、上映州属广南西路邕州横山寨,余属邕州太平寨。
元朝时,龙英峒改为龙英州,原结安峒改置结安州、佶伦州、都结州,怀化州改为上怀恩州,余各州沿袭。向武、都康州属邕州田州路,上映州属镇安路,余各州属太平路。
明朝时,废上怀恩州,余各土州沿袭。
1916年9月,龙英、全茗、茗盈三土州合并为龙茗县;镇远、结安、佶伦、都结四土州合并为镇结县;1917年,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合并为向都县。龙茗、镇结县属镇南道,向都县属田南道。
解放初,镇结、龙茗、向都三县分属武鸣、龙州、百色地区。1951年6月,镇结县与向都县合并为镇向县。9月,镇向县又与龙茗县合并为镇都县,县治添等镇。1957年4月,改名为天等县,添等镇亦改称天等镇。1958年12月,天等、大新县并为新英县,后改为龙茗县。1959年5月撤消龙茗县,恢复天等、大新县,属南宁专区(1970年改为南宁地区)至今。解放以来县境内辖地变化的有:镇结县大隆区划给平果县,都结区划给隆安县;全茗区划给大新县,甘茶区划给田东县。平果县杰流、天南、品力、孟养4乡和隆安县茴梨乡划给天等县。
地理位置%26gt;%26gt;%26gt;%26gt;%26gt;%26gt;
天等县位于桂西南,地处左右江两个流域分水岭地带,介于北纬22%26deg;51ˊ~23%26deg;22ˊ,东经106%26deg;45ˊ~107%26deg;23ˊ之间,全境在北回归线以南。东接隆安、平果县,南邻大新县,西接靖西县,西北靠德保县,北界田东县。县城天等镇直线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25Km,距南昆铁路平果路58Km,西南部县界距中越边境最近处约9Km。
全县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西南高、东北低。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4Km,南北最大纵距63Km。
气候物候%26gt;%26gt;%26gt;%26gt;%26gt;%26gt;
气候
天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比较温和,7月最热,1月最冷,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雨量比较充沛,年均降雨日数176天,降雨量1495.1mm。年均无霜期340天。年均风速为1.7m/s。最大风速28m/s。主要气象灾害是旱灾和冰雹。旱灾,多为春旱,因地表水少,故显得突出。
据历史气象资料记载,建国以来,最旱年份是1963年。是年1-6月总雨量仅为242.8mm,比历年同期部雨量(665.4mm)少422.mm,减少64%。由于连续干旱达半年之久,致使全县人畜饮水困难,县城出现一担水卖0.32元,大多数地方早、中稻无法插下,春玉米干枯,全县上半年的水稻、玉米大部分绝收。最涝的年份是1994年,是年7月12日,全县连降大暴雨,县城7月份总雨量为514.9mm,是历年同期雨量最多的一年,造成全县性的洪涝灾害。全县15个乡镇24.16万人受害,房屋受淹6560间,倒塌2367间,死亡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17万亩,绝收面积12.93万亩,不少公路、电路中断,小型水库损坏,鱼塘被冲垮,直接经济损失2.31亿元。
天等在秦朝时为象郡辖地。汉武帝起至唐代,属郁林郡。
宋朝时,县境内置龙英、结安峒和全茗、茗盈、镇远、向武、都康、上映、怀化州。向武、都康、上映州属广南西路邕州横山寨,余属邕州太平寨。
元朝时,龙英峒改为龙英州,原结安峒改置结安州、佶伦州、都结州,怀化州改为上怀恩州,余各州沿袭。向武、都康州属邕州田州路,上映州属镇安路,余各州属太平路。
明朝时,废上怀恩州,余各土州沿袭。
1916年9月,龙英、全茗、茗盈三土州合并为龙茗县;镇远、结安、佶伦、都结四土州合并为镇结县;1917年,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合并为向都县。龙茗、镇结县属镇南道,向都县属田南道。
解放初,镇结、龙茗、向都三县分属武鸣、龙州、百色地区。1951年6月,镇结县与向都县合并为镇向县。9月,镇向县又与龙茗县合并为镇都县,县治添等镇。1957年4月,改名为天等县,添等镇亦改称天等镇。1958年12月,天等、大新县并为新英县,后改为龙茗县。1959年5月撤消龙茗县,恢复天等、大新县,属南宁专区(1970年改为南宁地区)至今。解放以来县境内辖地变化的有:镇结县大隆区划给平果县,都结区划给隆安县;全茗区划给大新县,甘茶区划给田东县。平果县杰流、天南、品力、孟养4乡和隆安县茴梨乡划给天等县。
地理位置%26gt;%26gt;%26gt;%26gt;%26gt;%26gt;
天等县位于桂西南,地处左右江两个流域分水岭地带,介于北纬22%26deg;51ˊ~23%26deg;22ˊ,东经106%26deg;45ˊ~107%26deg;23ˊ之间,全境在北回归线以南。东接隆安、平果县,南邻大新县,西接靖西县,西北靠德保县,北界田东县。县城天等镇直线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25Km,距南昆铁路平果路58Km,西南部县界距中越边境最近处约9Km。
全县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西南高、东北低。县境东西最大横距64Km,南北最大纵距63Km。
气候物候%26gt;%26gt;%26gt;%26gt;%26gt;%26gt;
气候
天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比较温和,7月最热,1月最冷,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雨量比较充沛,年均降雨日数176天,降雨量1495.1mm。年均无霜期340天。年均风速为1.7m/s。最大风速28m/s。主要气象灾害是旱灾和冰雹。旱灾,多为春旱,因地表水少,故显得突出。
据历史气象资料记载,建国以来,最旱年份是1963年。是年1-6月总雨量仅为242.8mm,比历年同期部雨量(665.4mm)少422.mm,减少64%。由于连续干旱达半年之久,致使全县人畜饮水困难,县城出现一担水卖0.32元,大多数地方早、中稻无法插下,春玉米干枯,全县上半年的水稻、玉米大部分绝收。最涝的年份是1994年,是年7月12日,全县连降大暴雨,县城7月份总雨量为514.9mm,是历年同期雨量最多的一年,造成全县性的洪涝灾害。全县15个乡镇24.16万人受害,房屋受淹6560间,倒塌2367间,死亡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17万亩,绝收面积12.93万亩,不少公路、电路中断,小型水库损坏,鱼塘被冲垮,直接经济损失2.31亿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