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仙人洞遗址
1)  Xianrendong Cave Site
仙人洞遗址
1.
The Xianrendong Cave Site (E126°37 , N43°09 ) is situated at Yumuqiaozi town,Huadian municipality, Jilin Province.
本文记述了吉林烨甸寿山仙人洞遗址试掘所发现的47件石制品及伴生动物化石12种。
2)  Renzidong Site Fanchang
人字洞遗址
3)  Cave site
洞穴遗址
1.
The Zhijidong Cave site(34°38′N,113°13′E) is situated on an isolated hill north to the Wangzong dian Village, Xing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Figure 1).
织机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从 1990年至 1995年 ,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 ,面积近 10 0平方米 ,地层堆积厚达 2 0多米 ,划分为 2 3层 ,其中第 2 1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 ,第 18层向下含有古脊椎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时代制品。
4)  Site of Fuxian Lake
抚仙湖遗址
5)  Xianrendong cave
仙人洞
1.
The Xianrendong cave site(43°09′N,126°37′E) is situated on Shoushan Hill 2.
1993年5—6月,仙人洞旧石器遗址发掘获得石制品197件,打制骨器18件,磨制骨器1件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
6)  Xian Rendong Village
仙人洞村
补充资料:仙人洞遗址
      中国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位于江西省万年县城东北15公里的小河山。1962、1964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3次进行小型发掘。堆积分上下两层,文化内涵有较大的差别。下层兽骨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未经校正的年代,为公元前6875±240年,可作参考。仙人洞下层是中国较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对于了解华南地区相同时期洞穴遗址的文化面貌和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下层的生产工具中,打制石器较多,一般仅打出刃部即行使用,很少第二步加工修整,习见砍砸器、刮削器、盘状器等。磨制石器较少,一般较粗糙,器类也简单,主要有扁圆形穿孔石器、两端尖的梭形器、锥形器以及个别的石凿。还发现许多针、锥、凿、镞、鱼镖等骨角器和尚保留蚌壳外形的穿孔蚌器。除有的骨器制作较精外,生产工具普遍比较原始。陶器都是质地粗糙的夹砂红陶,陶色不纯,内壁凹凸不平,原始性尤为明显。外表绝大多数饰绳纹,并且较普遍地在内壁也印有绳纹,器形能辨认者只有一种直口或微侈口的圜底罐。
  
  上层也是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共存,并有较多骨角蚌器,器形与下层的大都相近,但新出现了磨光扁平石锛、骨矛形器和带铤蚌镞。陶器变化较大,以夹砂红陶为主,新添夹蚌红陶、泥质红陶、细砂和泥质的灰陶。除绳纹外,又有了篮纹、方格纹,但无编织纹、回纹之类的几何印纹陶片。器形有罐、豆、壶等。
  
  在上、下层中发现多处火堆遗迹,同时含有大量野生兽禽骨骼和螺蚌介壳,没有发现确凿的家畜骨骼,结合出土工具分析,大体反映出当时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