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eismic station deviation
走时偏差
1.
A study of seismic station deviations in the East China Region;
用华东地区十年地震资料和迭代方法,在华东走时表的基础上,计算出百余地震台站的作为距离的函数的走时偏差值。
2) driving chart[paper]swaying
走纸偏差
3) arrival time residual
走时残差
4) trave time difference
走时差表
1.
The trave time difference is calculated by transforming the arrival times of initial phases at different stations.
按中国分区速度结构,编制出各区的深度-走时差表,并举例说明该表的用
5) tracel-time residual
走时残差 走时余差
6) clock skew
时钟偏差
1.
A yield driven clock skew schedul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presence of process variations.
针对工艺参数变化的情况,提出一种成品率驱动的时钟偏差安排算法。
2.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clock skew scheduling that can reduce the center error square and assign slacks incrementally.
提出了在时钟偏差规划过程中减小中心误差平方值的增量式松弛量分配方法。
3.
In multi-FPGA designs, the delay of clock transfer causes a huge clock skew between FPGAs and therefore undermines the system performance.
在多FPGA设计中,时钟信号的传输延时造成了FPGA间的大时钟偏差,进而制约系统性能。
补充资料:地震走时表
地震波在不同震中距上传播的时间表。地震波从震源到达观测点所需的时间称为走时。震中距愈大,所需的走时愈长。在走时表中,按照不同的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的顺序,给出了各种震相的走时数据,其中走时以分、秒为单位;震中距以公里或球面大圆弧的度数为单位;震源深度以公里或剥壳地球半径 R=6371-33(公里)的百分之一为单位。同走时表中给出的数据相对应的坐标曲线图称为走时曲线(在地震勘探中通常称时距曲线)。
走时表中载入的各种震相的走时,是根据地震图(即地震波形的记录)中各种震相的到时来编制的。为了准确地编制走时表,需要汇集大量的地震图,并对各种震相作出正确的识别和鉴定。在走时表编成之后,它就成为分析地震图,识别不同震相的主要依据。
为了获得足够的地震图,可以利用天然地震,也可以利用人工爆炸。一次地震发生后,根据放在不同地点的地震仪记录到的某种地震波的到时和粗略估计出的震源位置和发震时间,画出初步的走时曲线;用这一曲线更精确地测定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从而画出更精确的走时曲线。如此反复迭代,最后得到的一个稳定结果,就是这种地震波的走时曲线。根据这样的曲线计算出对应于不同震中距的走时表。
最早的走时表是19世纪末由英国地震学家奥尔德姆(R.D.Oldham)作出的,它包括纵波P,横波S,以及面波L的走时表,当时只给到走时值的零点几分,精度很低。20世纪30年代,各国学者相继编制较为精确的走时表,其中以1939年Sir H.杰弗里斯和K.E.布伦合编的走时表 (简称J-B表)和B.古登堡的走时表最为完整,它们基本上是相同的。表中包括了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地震波的走时。J-B表在当时也最为精确,因为它利用了当时国际上较多的地震观测资料。又采用了严格的数学方法做了大量的统计计算。J-B表所采用的全球平均地壳模型为:上层花岗岩层厚15公里,纵波和横波的速度分别为5.57公里/秒和3.36公里/秒;下层玄武岩层厚18公里,纵波和横波速度分别为6.50公里/秒和 3.74公里/秒;地壳总厚度为 33公里;地幔顶部的纵波和横波速度分别为7.76公里/秒和4.36公里/秒。J-B表作为标准的工具为过去的国际地震资料汇编 (ISS)和现在的国际地震学中心(ISC)通报所采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震观测的精度有很大改进,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编制走时表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为此,美国于 1968年重新编制了全球平均的P波走时表。但J-B表在国际地震机构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仍然是查对地震波走时的主要依据。作为全球平均的走时表,J-B表不能反映各地区的特殊性,包括地壳和上地幔构造的不均匀性。为此,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还编制了能够反映本地区特点的地区性走时表。
走时表中载入的各种震相的走时,是根据地震图(即地震波形的记录)中各种震相的到时来编制的。为了准确地编制走时表,需要汇集大量的地震图,并对各种震相作出正确的识别和鉴定。在走时表编成之后,它就成为分析地震图,识别不同震相的主要依据。
为了获得足够的地震图,可以利用天然地震,也可以利用人工爆炸。一次地震发生后,根据放在不同地点的地震仪记录到的某种地震波的到时和粗略估计出的震源位置和发震时间,画出初步的走时曲线;用这一曲线更精确地测定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从而画出更精确的走时曲线。如此反复迭代,最后得到的一个稳定结果,就是这种地震波的走时曲线。根据这样的曲线计算出对应于不同震中距的走时表。
最早的走时表是19世纪末由英国地震学家奥尔德姆(R.D.Oldham)作出的,它包括纵波P,横波S,以及面波L的走时表,当时只给到走时值的零点几分,精度很低。20世纪30年代,各国学者相继编制较为精确的走时表,其中以1939年Sir H.杰弗里斯和K.E.布伦合编的走时表 (简称J-B表)和B.古登堡的走时表最为完整,它们基本上是相同的。表中包括了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地震波的走时。J-B表在当时也最为精确,因为它利用了当时国际上较多的地震观测资料。又采用了严格的数学方法做了大量的统计计算。J-B表所采用的全球平均地壳模型为:上层花岗岩层厚15公里,纵波和横波的速度分别为5.57公里/秒和3.36公里/秒;下层玄武岩层厚18公里,纵波和横波速度分别为6.50公里/秒和 3.74公里/秒;地壳总厚度为 33公里;地幔顶部的纵波和横波速度分别为7.76公里/秒和4.36公里/秒。J-B表作为标准的工具为过去的国际地震资料汇编 (ISS)和现在的国际地震学中心(ISC)通报所采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震观测的精度有很大改进,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编制走时表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为此,美国于 1968年重新编制了全球平均的P波走时表。但J-B表在国际地震机构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仍然是查对地震波走时的主要依据。作为全球平均的走时表,J-B表不能反映各地区的特殊性,包括地壳和上地幔构造的不均匀性。为此,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还编制了能够反映本地区特点的地区性走时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