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筑堡城于八团镇地(今县城),城内设置守堡千户公署、百户所、军器库、把总司署、抚按行台、演武场、城隍庙、社学、下沙二三场署及南跄、三林两巡检司。又置附堡营田,营房建在西门内真武台右边。北门白漾口和小教场有营房基地。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改松江董漕同知,为海防清军同知,移驻川沙城。嘉庆十五年(1810年)置川沙抚民厅。厅署于城东南角,另有参将署、守备署、司狱署、二三场署、火药局、军装局以及漕仓等设施。观澜书院、文昌宫位置在抚民厅署南面,城内还有正阳等15座桥,真武台等10余处庙堂。辛亥革命后设置县公署。民国16年(1927年)改为县政府。民国年间,县公署(县政府)在县署街(今新川路东端)。下沙场署在场署街,公安局在石皮街。城内还有孔子庙(今川沙中学教学大楼址)、民众教育馆、育婴所(今北门集市贸易地)、中山公园(今废)、县商会(天主堂东)、至元堂(天主堂西北侧)、公立小学校(今城厢镇小学)等。
现中共川沙县委设在城内新川路西城河东畔,与川沙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合院办公;川沙县人民政府设在新川路同县委大院相对,与川沙县政治协商委员会合院办公。县公安局、财政局在车站路,县检察院、人民法院在东城壕路,县武装部在南桥路,工业局在拱辰街,乡镇工业局在操场街,邮电局、水利局、农业局、卫生局、工商管理局、教育局在新川路,交通局、粮食局、建设局在石皮路,民政局、供销合作联合社在东泥弄,畜牧水产局、物资局在川黄路,县人民银行在中市街东端,总工会在西市街,劳动局、县人民广播电台在南桥路。
从设置川沙抚民厅起至民国年间,县城面貌无大的变化。新中国建立后把原城区河道陆续填平筑路,拆除旧石桥、牌坊等建筑物,拓宽中市街等老街,改建延伸县署街为今新川路,开拓新城区。城区面积原为1.48平方公里,现为3.2平方公里。原有街道34条,现有55条。主干道路有11条,5条南北纵向路为:川环东路、川黄路、东泥路、北市街和川环西路;6条东西横向路为:川北路、新德路、新川路、城南路、南桥路和川环南路。
县城交通,陆上有上川公路、川南公路和川北路等主干公路行驶多条公交线路:沪川线、塘川线通往上海市区;川南线直达南汇县城;周川线通周浦;川祝线至祝桥。还有自县城通往境内的高桥、白龙港、黄楼、唐镇和新港等地的各条线路。新汽车站设在川环西路与新川路交点的北首。川杨河和浦东运河相交于县城东北角,与城区河流贯通,水上交通运输沿浦东运河北上,可通凌桥三岔港,对渡至宝山;南下与南汇县浦东运河相连。沿川杨河可西出黄浦江;东出三甲港达东海(长江口)。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河流与桥梁。建国后,50年代县前港、三灶浜东段和南北向小浜填平,后筑新川路和三灶浜路。1982年护城河东北段填平,后辟为绿化区。今存三灶浜乔家浜西段,新开河一段以及护城河的东南和西南段。50年代初城区有石桥、木桥36座,后填河筑路拆除桥梁26座。50年代拆除县前港报升桥、集资桥、正阳桥、卫安桥、中山桥、牌楼桥、南门吊桥。60年代拆除三灶浜的三多桥、西水关桥;永丰街后浜的罗神庙桥、六安桥、太平桥。70年代拆除三灶浜的九如桥、青山桥、仓场桥、至元堂桥;乔家浜的东水关桥、竹行桥;运盐河的城东外吊桥,城北宋家桥、潘家桥、善人桥、同善桥和通济桥;城东的仁寿桥。80年代拆除护城河的北门吊桥、三灶浜的万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