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ariable space frequency of grating
空间频率可变光栅
2) variant spact frequency
变空间频率
3) grating with variable spacing
可变间距光栅
4) grating frequency
光栅频率
1.
Through theoretic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it is proved that the optimum thickness of PTR Bragg grating exists, and its diffrac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grating frequency and wavelength bandwidth.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PTR布拉格光栅存在最佳厚度,并且光栅衍射效率随着光栅频率和组束波长带宽的减小而增大。
2.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fiber lasers,meanwhile guarantee the diffraction efficiency to be at some high level,the grating frequency f should be chosen betwe.
为了增加可参与组束的光纤激光器数目,同时确保较高的光栅衍射效率,应将光栅频率f控制在200~400mm-1,光栅厚度t在1~2mm,理论上可以获得10kW量级的组束激光。
5) three-dimensional grating
空间光栅
6) variable frequence
可变频率
1.
It is controlled by MC68HC908QT2 as one kind of cheap MCU, and drived by variable frequence technology.
介绍了一种低电压供电且以MC68HC908QT2廉价单片机控制和可变频率驱动技术为核心的太阳能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
补充资料:空间频率
指每度视角内图象或刺激图形的亮暗作正弦调制的栅条周数,单位是周/度。它是根据19世纪数学家J.-B.-J. 傅里叶提出的分析振动波形的理论而出现的描述视觉系统工作特性的概念。最初在物理光学中,空间频率指每毫米具有的光栅数,单位为线/毫米。60年代引入视觉的研究中。这一概念的广泛运用,为视觉特性、图形知觉以及视觉系统信号的传输、信息的加工等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在用空间频率描述视觉系统的特性时,栅条空间频率的大小和栅条本身的对比度都是重要的因素。栅条图形的对比度是(最高亮度-最低亮度)/(最高亮度+最低亮度)。调整某一空间频率栅条的对比度,当观察者能有50%的正确分辨率时,这个对比度就是该空间频率的对比阈限。对比阈限值的倒数即观察者对这个空间频率的对比感受性。实验测定,人眼对比阈限是随空间频率的改变而改变的,即是空间频率的函数,称之为对比感受性函数(简称CSF)。因它类似于光学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简称MTF),故也称之为MTF。一般视力正常的观察者对每度视角3周或4周的栅条最敏感,高于或低于这个频率时感受性都降低。如果空间频率超过每度视角60周时,不论对比度怎样加大,都不能看清栅条。在不能看清栅条时的频率称为截止频率,它可作为视觉锐度的指标。
1968年F.W.坎贝尔和J.罗布森经过实验证明了在人的视觉系统中存在许多频道,每一频道所调制的空间频率的区域是不同的。他们还估计了每个频道的有效带宽,这就是视觉的多通道理论。这一理论后来又为许多实验所证实。视觉实验还证明,各频率通道对栅条的方向也敏感。L.马费伊等所作的电生理学的实验也证明,在视皮层上有对不同空间频率敏感的神经元,因而他认为视觉系统是一个傅里叶分析器。H.R.魏尔逊从视网膜细胞分布的不均匀性出发,提出了四通道理论。他认为视网膜的每一点上都存在4种频率的通道,而且这4种频率通道的感受性又各不相同。后来他又把4通道补充为6个频率通道。
在用空间频率描述视觉系统的特性时,栅条空间频率的大小和栅条本身的对比度都是重要的因素。栅条图形的对比度是(最高亮度-最低亮度)/(最高亮度+最低亮度)。调整某一空间频率栅条的对比度,当观察者能有50%的正确分辨率时,这个对比度就是该空间频率的对比阈限。对比阈限值的倒数即观察者对这个空间频率的对比感受性。实验测定,人眼对比阈限是随空间频率的改变而改变的,即是空间频率的函数,称之为对比感受性函数(简称CSF)。因它类似于光学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简称MTF),故也称之为MTF。一般视力正常的观察者对每度视角3周或4周的栅条最敏感,高于或低于这个频率时感受性都降低。如果空间频率超过每度视角60周时,不论对比度怎样加大,都不能看清栅条。在不能看清栅条时的频率称为截止频率,它可作为视觉锐度的指标。
1968年F.W.坎贝尔和J.罗布森经过实验证明了在人的视觉系统中存在许多频道,每一频道所调制的空间频率的区域是不同的。他们还估计了每个频道的有效带宽,这就是视觉的多通道理论。这一理论后来又为许多实验所证实。视觉实验还证明,各频率通道对栅条的方向也敏感。L.马费伊等所作的电生理学的实验也证明,在视皮层上有对不同空间频率敏感的神经元,因而他认为视觉系统是一个傅里叶分析器。H.R.魏尔逊从视网膜细胞分布的不均匀性出发,提出了四通道理论。他认为视网膜的每一点上都存在4种频率的通道,而且这4种频率通道的感受性又各不相同。后来他又把4通道补充为6个频率通道。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