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crostructure of cloud-precipitation
云-降水微物理结构
2)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microphysics
云和降水微物理
4) Precipitation cloud structure
降水云结构
补充资料:云和降水微物理学
研究云粒子(云滴、冰晶)和降水粒子(雨滴、雪花、霰粒、雹块等)的形成、转化和聚合增长的物理规律的学科。它是云和降水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工影响天气的理论基础。
大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云滴很小,半径大约10微米,浓度为104~106个/升,下降的速度约1厘米/秒,通常比云中上升的气流速度小得多,因而云滴不能落出云底,即使离开云底而下降,也会在不饱和的空气中迅速蒸发而消失。只有当云滴通过各种微物理过程集聚和转化为降水粒子后,才能降落到地面。
成云致雨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微物理过程:湿空气上升膨胀冷却,其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在一些吸湿性强的云凝结核(见大气凝结核)上凝结而成初始云滴的凝结核化过程;云中的过冷水滴或水汽,在冰核(见大气冰核)上冻结或凝华以及在-40°C以下自然冻结成初始冰晶胚胎的冰相生成过程;水汽在略高于饱和的条件下,在云滴(冰晶)上进一步凝结(凝华),使云滴(冰晶)长大的凝结增长过程(凝华增长过程);云内尺度较大的云滴,在下落过程中与较小的云滴碰并而长大的重力碰并过程;冰晶和过冷水滴同时存在时,因为过冷水滴的饱和水汽压比冰面的大,造成过冷水滴逐渐蒸发,而冰晶则由于水汽的凝华而逐渐长大的冰晶过程。降水粒子的尺度大约是云滴的一百倍,但其浓度却仅为云滴的百万分之一(图1)。
凝结核化过程 云滴由于受表面张力作用,通常呈球形。球形纯水滴表面的饱和水汽压,高于平水面的饱和水汽压。以半径为0.01微米的水滴为例,其饱和水汽压超过平水面的12.5%。在没有任何杂质的纯净空气中,初始的云滴只能靠水汽分子随机碰撞而生成。靠分子随机碰撞而产生云滴的可能性随着尺度增大而变小。微小的初始云滴,只有在相对湿度达百分之几百的环境中才不致蒸发。但实际大气的水汽含量很少能够超过饱和值的1%,因此,在没有杂质的纯净空气中是难以直接形成云滴的。事实上,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凝结核,这为凝结成云滴提供了条件。云凝结核可分成两类:①亲水性物质的大粒子。它不溶于水,但能吸附水汽,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水膜,相当于一个较大的纯水滴。半径为1微米的亲水核,其饱和水汽压只高于平水面的0.1%。②含有可溶性盐的气溶胶微粒。它能吸收水汽而成为盐溶液滴,属吸湿性核。例如海盐的饱和水溶液,只要环境相对湿度高于78%,就可以凝结长大。随着凝结水量的增加,溶液滴的浓度越来越小,所要求的饱和水汽压也越高。但是,随着凝结水量的增加,溶液滴的尺度也随着增大,所要求的饱和水汽压又随尺度增大而降低。因此,不同浓度和不同尺度的溶液滴要求的饱和水汽压值各不相同(图2),当环境水汽压大于相应的临界值(图中各曲线的峰值)时,溶液滴即可继续增长,随着尺度的增大,溶液滴渐趋纯水滴,这时溶液滴的饱和水汽压也转而下降。一个含10-15克食盐的微粒,只要环境的相对湿度略大于100%,即可成为凝结核而生成云滴。
冰相生成过程 在没有杂质(冰核)的过冷水中,冰相的生成(水由气态或液态转化为固态)是由水分子自发聚集而向冰状结构转化的过程。聚集在一起的水分子簇,由于分子热运动起伏(脉动)的结果,不断形成和消失。分子簇出现的概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分子簇的大小超过某临界值时,就能继续增大而形成初始冰晶胚胎。直径为几微米的纯净水滴,只有在温度低于-40°C时才会自发冻结;但当过冷水中存在杂质(冰核)时,在杂质表面力场的作用下,分子簇更容易形成冰晶胚胎。自然云中冰晶的生成,主要依赖于杂质(冰核)的存在。在-20°C时,每升空气中约有一个冰核,仅为同体积中云凝结核浓度的几十万分之一。因此云中冰晶的浓度,一般远远小于水滴的浓度。
凝结增长过程 云中空气上升而膨胀冷却时,水汽不断凝结。在凝结过程中,云滴半径的增长速度和云中水汽的过饱和度成正比,与云滴本身的大小成反比。所以在确定的水汽条件下,云滴凝结增长越来越慢。在0.05%的过饱和条件下,一个由质量为10-13克食盐生成的初始云滴,从半径为0.75微米开始,增长到1微米时需要0.15秒的时间,增长到10微米时需30分钟,而增长到30微米时,就需要4小时以上的时间。虽然水汽在少数大吸湿核上凝结之后,可产生大的云滴,但如果要它继续增长到半径为100微米的毛毛雨(下落速度约为70厘米/秒),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而积云本身的生命大约只有1小时,故在上述情况下不可能形成雨滴;在层状云中,气流上升的速度,只有几厘米每秒,当大云滴在不断下落的过程中,还来不及长成雨滴,就会越出云底而蒸发掉。总之,在实际大气中,单靠水汽凝结是不能产生雨滴的。
碰并增长和暖云降水机制 云滴相互接近时,发生碰撞并合而形成更大云滴的现象,称为云滴碰并增长。在重力场中下降的云滴,半径大的速度较快,可赶上小云滴而发生碰撞并合,这称为重力碰并。但半径不同的云滴相互接近时,由于小滴会随着被大滴排开的空气流绕过大滴,所以在大滴下落的路途中,只有一部分小滴能和大滴相碰(图3)。相碰的云滴,也只有一部分能够合并,其他则反弹开来。碰并的比例称为碰并系数,其数值由大小云滴的半径所决定,通常都小于 1。半径小于20微米的大云滴对小云滴的碰并系数很小。大云滴穿过小云滴组成的云体时,其半径在碰并过程中的增长率与碰并系数、大小云滴之间的相对速度和小滴的含水量都成正比。大云滴的半径越大,碰并增长得越快。在理论上,假设大云滴在云体中和小云滴连续均匀地碰并而长大,计算其平均结果得出:半径为30微米的大云滴,穿行于含水量为1克/米3、由半径为10微米的小云滴组成的云体中时,只要六分半钟就能长大到40微米,在20分钟之内就能长大到100微米。在实际大气中,云滴间的碰撞是一种随机过程。云中一部分大云滴碰并小云滴的机会比平均结果大,所以长得特别快;而其他云滴的碰并速度,则比平均结果慢。由于雨滴的浓度只有大云滴的千分之一左右,所以只需要考虑那些长得最快的少数大云滴长成雨滴的过程。用这样的概念建立起来的随机碰并增长理论,所得到的雨滴生成时间,比连续增长的时间大大缩短,这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
此外,气流的湍流混合作用和云滴在电场作用下的相互吸引,也能使云滴相互接近而发生碰并。一般认为这两种机制,主要是对小云滴的增长起作用。
由液态水构成的云体,若有足够的厚度、足够的上升气流速度和液态含水量,其中的大云滴就可以在碰并过程中长大为雨滴。这种过程称为暖云降水过程。
半径大于 3毫米的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会严重变形,有时会破裂成若干小雨滴;在大小雨滴相互碰并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分离出一些较小的雨滴,这些情况,统称为雨滴的破碎过程。这种由小雨滴在云中反复经历了上升、增长、下落和再破碎的过程之后,在一定条件下迅速形成大量的雨滴,称为朗缪尔连锁反应。
冰晶过程和冷云降水机制 在同一零下温度时,冰面的饱和水汽压比水面的小(图4),故相对于水面饱和的环境水汽压而言,冰面的水汽压就是过饱和的,所以在温度低于0°C的过冷云中,一旦出现冰晶, 就可以迅速凝华增长。T.H.P.伯杰龙根据这个道理,于1933年提出了降水粒子的生成机制。他认为:在低于0°C的云中,有大量的过冷水滴存在,冰晶的出现,就破坏了云中相态结构的稳定状态;云中水汽压处于冰面和水面饱和值之间,水汽在冰面上不断凝华的同时,水滴却不断蒸发;冰晶通过水汽的凝华,可迅速长大而成雪晶。这样,水分从大量的过冷水滴中不断转移到少数冰晶上去,终于形成了降水粒子。这即为冰晶过程,又称伯杰龙过程。
过冷水滴一方面蒸发,水汽向冰晶转移,使冰晶长大;一方面又和雪晶碰撞而冻结,使雪晶进一步长大。如果参加碰撞而冻结的过冷水滴很多,雪晶就会转化为球状的霰粒。雪晶还可能在运动中相互粘连成雪团而下降。这些固体降水粒子,在落到地面之前未融化者,就是雪、霰等固体降水;落到温度高于 0°C的暖区时,就会融化,成雨滴。
冰晶浓度在很多场合下高于环境的冰核浓度,这说明参与冰晶过程的冰晶,不仅从冰核作用过程中生成,而且当雪晶等固体降水粒子在-5°C左右和直径大于24微米的过冷水滴碰撞冻结时,或者当松脆的枝状冰晶碎裂时,都可能产生一些碎冰粒。这种产生次生冰晶的过程,称为冰晶繁生。
自然云的降水过程 在中纬度地区,形成大范围持续降水的层状云,往往比较深厚,云顶常在 0°C层以上,因而云体的上部温度较低,有大量冰核活化,这是产生冰晶的源地。冰晶长大之后降到云体中部,那里有大量的过冷水滴,可通过冰晶过程将水分供给冰晶,使冰晶继续生长。故一般称这种云的上部为播种云,中部为供应云。在这种过程中长大的雪晶和雪团,落入下部 0°C以上的暖云中,就融化成为雨滴。在雷达荧光屏上,常可观测到显示这种融化过程的亮带(见气象雷达回波)。
对流云中的上升气流很强,含水量大,云体深厚,有利于碰并增长形成降水粒子。云下部的大云滴被上升气流带到上部,碰并长大之后,开始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又进一步碰并而迅速长成雨滴。
积雨云的云顶伸展得很高,温度很低,在云的中上部可通过冰晶过程生成雪团或霰。它们在落入暖层之后,融化并进一步碰并成为雨滴而落下。在对流极为旺盛的积雨云中,霰粒和冻结的雨滴(称冻滴)在上升气流很强、含水量很大的过冷区中穿行时,依其碰并过冷水滴的多寡、释放潜热的快慢,而生成透明与不透明层次相间的冰块,称为雹。如果雹块足够大,通过暖区时就不一定完全融化,落到地面即为降雹。
热带和亚热带的对流暖云(如浓积云),可通过云滴间的碰并增长而产生阵雨。温带对流云,尽管云顶发展到出现冰晶的高度,但有时也可以在云的下部暖区中,就通过碰并过程产生降雨。
对于云和降水粒子形成、增长和转化的规律的认识,主要是从理论研究和可控条件下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际上,自然云的环境和相应的微物理进程十分复杂,加上观测方面的困难,对它们的认识还很粗浅。因此云和降水微物理学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探测和研究以自然云为宏观背景的粒子群体的演变规律。
参考书目
B.J.梅森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译:《云物理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B.J.Mason,The Physics of Clouds, Oxford Univ.Press, London,1971.)
H.R.Pruppacher,J.D.Klett,Microphysics of Clouds andPrecipitation,D.Reidel Publ.,Dordrecht,Holland,1978.
大气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云滴很小,半径大约10微米,浓度为104~106个/升,下降的速度约1厘米/秒,通常比云中上升的气流速度小得多,因而云滴不能落出云底,即使离开云底而下降,也会在不饱和的空气中迅速蒸发而消失。只有当云滴通过各种微物理过程集聚和转化为降水粒子后,才能降落到地面。
成云致雨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微物理过程:湿空气上升膨胀冷却,其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在一些吸湿性强的云凝结核(见大气凝结核)上凝结而成初始云滴的凝结核化过程;云中的过冷水滴或水汽,在冰核(见大气冰核)上冻结或凝华以及在-40°C以下自然冻结成初始冰晶胚胎的冰相生成过程;水汽在略高于饱和的条件下,在云滴(冰晶)上进一步凝结(凝华),使云滴(冰晶)长大的凝结增长过程(凝华增长过程);云内尺度较大的云滴,在下落过程中与较小的云滴碰并而长大的重力碰并过程;冰晶和过冷水滴同时存在时,因为过冷水滴的饱和水汽压比冰面的大,造成过冷水滴逐渐蒸发,而冰晶则由于水汽的凝华而逐渐长大的冰晶过程。降水粒子的尺度大约是云滴的一百倍,但其浓度却仅为云滴的百万分之一(图1)。
凝结核化过程 云滴由于受表面张力作用,通常呈球形。球形纯水滴表面的饱和水汽压,高于平水面的饱和水汽压。以半径为0.01微米的水滴为例,其饱和水汽压超过平水面的12.5%。在没有任何杂质的纯净空气中,初始的云滴只能靠水汽分子随机碰撞而生成。靠分子随机碰撞而产生云滴的可能性随着尺度增大而变小。微小的初始云滴,只有在相对湿度达百分之几百的环境中才不致蒸发。但实际大气的水汽含量很少能够超过饱和值的1%,因此,在没有杂质的纯净空气中是难以直接形成云滴的。事实上,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凝结核,这为凝结成云滴提供了条件。云凝结核可分成两类:①亲水性物质的大粒子。它不溶于水,但能吸附水汽,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水膜,相当于一个较大的纯水滴。半径为1微米的亲水核,其饱和水汽压只高于平水面的0.1%。②含有可溶性盐的气溶胶微粒。它能吸收水汽而成为盐溶液滴,属吸湿性核。例如海盐的饱和水溶液,只要环境相对湿度高于78%,就可以凝结长大。随着凝结水量的增加,溶液滴的浓度越来越小,所要求的饱和水汽压也越高。但是,随着凝结水量的增加,溶液滴的尺度也随着增大,所要求的饱和水汽压又随尺度增大而降低。因此,不同浓度和不同尺度的溶液滴要求的饱和水汽压值各不相同(图2),当环境水汽压大于相应的临界值(图中各曲线的峰值)时,溶液滴即可继续增长,随着尺度的增大,溶液滴渐趋纯水滴,这时溶液滴的饱和水汽压也转而下降。一个含10-15克食盐的微粒,只要环境的相对湿度略大于100%,即可成为凝结核而生成云滴。
冰相生成过程 在没有杂质(冰核)的过冷水中,冰相的生成(水由气态或液态转化为固态)是由水分子自发聚集而向冰状结构转化的过程。聚集在一起的水分子簇,由于分子热运动起伏(脉动)的结果,不断形成和消失。分子簇出现的概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分子簇的大小超过某临界值时,就能继续增大而形成初始冰晶胚胎。直径为几微米的纯净水滴,只有在温度低于-40°C时才会自发冻结;但当过冷水中存在杂质(冰核)时,在杂质表面力场的作用下,分子簇更容易形成冰晶胚胎。自然云中冰晶的生成,主要依赖于杂质(冰核)的存在。在-20°C时,每升空气中约有一个冰核,仅为同体积中云凝结核浓度的几十万分之一。因此云中冰晶的浓度,一般远远小于水滴的浓度。
凝结增长过程 云中空气上升而膨胀冷却时,水汽不断凝结。在凝结过程中,云滴半径的增长速度和云中水汽的过饱和度成正比,与云滴本身的大小成反比。所以在确定的水汽条件下,云滴凝结增长越来越慢。在0.05%的过饱和条件下,一个由质量为10-13克食盐生成的初始云滴,从半径为0.75微米开始,增长到1微米时需要0.15秒的时间,增长到10微米时需30分钟,而增长到30微米时,就需要4小时以上的时间。虽然水汽在少数大吸湿核上凝结之后,可产生大的云滴,但如果要它继续增长到半径为100微米的毛毛雨(下落速度约为70厘米/秒),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而积云本身的生命大约只有1小时,故在上述情况下不可能形成雨滴;在层状云中,气流上升的速度,只有几厘米每秒,当大云滴在不断下落的过程中,还来不及长成雨滴,就会越出云底而蒸发掉。总之,在实际大气中,单靠水汽凝结是不能产生雨滴的。
碰并增长和暖云降水机制 云滴相互接近时,发生碰撞并合而形成更大云滴的现象,称为云滴碰并增长。在重力场中下降的云滴,半径大的速度较快,可赶上小云滴而发生碰撞并合,这称为重力碰并。但半径不同的云滴相互接近时,由于小滴会随着被大滴排开的空气流绕过大滴,所以在大滴下落的路途中,只有一部分小滴能和大滴相碰(图3)。相碰的云滴,也只有一部分能够合并,其他则反弹开来。碰并的比例称为碰并系数,其数值由大小云滴的半径所决定,通常都小于 1。半径小于20微米的大云滴对小云滴的碰并系数很小。大云滴穿过小云滴组成的云体时,其半径在碰并过程中的增长率与碰并系数、大小云滴之间的相对速度和小滴的含水量都成正比。大云滴的半径越大,碰并增长得越快。在理论上,假设大云滴在云体中和小云滴连续均匀地碰并而长大,计算其平均结果得出:半径为30微米的大云滴,穿行于含水量为1克/米3、由半径为10微米的小云滴组成的云体中时,只要六分半钟就能长大到40微米,在20分钟之内就能长大到100微米。在实际大气中,云滴间的碰撞是一种随机过程。云中一部分大云滴碰并小云滴的机会比平均结果大,所以长得特别快;而其他云滴的碰并速度,则比平均结果慢。由于雨滴的浓度只有大云滴的千分之一左右,所以只需要考虑那些长得最快的少数大云滴长成雨滴的过程。用这样的概念建立起来的随机碰并增长理论,所得到的雨滴生成时间,比连续增长的时间大大缩短,这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
此外,气流的湍流混合作用和云滴在电场作用下的相互吸引,也能使云滴相互接近而发生碰并。一般认为这两种机制,主要是对小云滴的增长起作用。
由液态水构成的云体,若有足够的厚度、足够的上升气流速度和液态含水量,其中的大云滴就可以在碰并过程中长大为雨滴。这种过程称为暖云降水过程。
半径大于 3毫米的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会严重变形,有时会破裂成若干小雨滴;在大小雨滴相互碰并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分离出一些较小的雨滴,这些情况,统称为雨滴的破碎过程。这种由小雨滴在云中反复经历了上升、增长、下落和再破碎的过程之后,在一定条件下迅速形成大量的雨滴,称为朗缪尔连锁反应。
冰晶过程和冷云降水机制 在同一零下温度时,冰面的饱和水汽压比水面的小(图4),故相对于水面饱和的环境水汽压而言,冰面的水汽压就是过饱和的,所以在温度低于0°C的过冷云中,一旦出现冰晶, 就可以迅速凝华增长。T.H.P.伯杰龙根据这个道理,于1933年提出了降水粒子的生成机制。他认为:在低于0°C的云中,有大量的过冷水滴存在,冰晶的出现,就破坏了云中相态结构的稳定状态;云中水汽压处于冰面和水面饱和值之间,水汽在冰面上不断凝华的同时,水滴却不断蒸发;冰晶通过水汽的凝华,可迅速长大而成雪晶。这样,水分从大量的过冷水滴中不断转移到少数冰晶上去,终于形成了降水粒子。这即为冰晶过程,又称伯杰龙过程。
过冷水滴一方面蒸发,水汽向冰晶转移,使冰晶长大;一方面又和雪晶碰撞而冻结,使雪晶进一步长大。如果参加碰撞而冻结的过冷水滴很多,雪晶就会转化为球状的霰粒。雪晶还可能在运动中相互粘连成雪团而下降。这些固体降水粒子,在落到地面之前未融化者,就是雪、霰等固体降水;落到温度高于 0°C的暖区时,就会融化,成雨滴。
冰晶浓度在很多场合下高于环境的冰核浓度,这说明参与冰晶过程的冰晶,不仅从冰核作用过程中生成,而且当雪晶等固体降水粒子在-5°C左右和直径大于24微米的过冷水滴碰撞冻结时,或者当松脆的枝状冰晶碎裂时,都可能产生一些碎冰粒。这种产生次生冰晶的过程,称为冰晶繁生。
自然云的降水过程 在中纬度地区,形成大范围持续降水的层状云,往往比较深厚,云顶常在 0°C层以上,因而云体的上部温度较低,有大量冰核活化,这是产生冰晶的源地。冰晶长大之后降到云体中部,那里有大量的过冷水滴,可通过冰晶过程将水分供给冰晶,使冰晶继续生长。故一般称这种云的上部为播种云,中部为供应云。在这种过程中长大的雪晶和雪团,落入下部 0°C以上的暖云中,就融化成为雨滴。在雷达荧光屏上,常可观测到显示这种融化过程的亮带(见气象雷达回波)。
对流云中的上升气流很强,含水量大,云体深厚,有利于碰并增长形成降水粒子。云下部的大云滴被上升气流带到上部,碰并长大之后,开始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又进一步碰并而迅速长成雨滴。
积雨云的云顶伸展得很高,温度很低,在云的中上部可通过冰晶过程生成雪团或霰。它们在落入暖层之后,融化并进一步碰并成为雨滴而落下。在对流极为旺盛的积雨云中,霰粒和冻结的雨滴(称冻滴)在上升气流很强、含水量很大的过冷区中穿行时,依其碰并过冷水滴的多寡、释放潜热的快慢,而生成透明与不透明层次相间的冰块,称为雹。如果雹块足够大,通过暖区时就不一定完全融化,落到地面即为降雹。
热带和亚热带的对流暖云(如浓积云),可通过云滴间的碰并增长而产生阵雨。温带对流云,尽管云顶发展到出现冰晶的高度,但有时也可以在云的下部暖区中,就通过碰并过程产生降雨。
对于云和降水粒子形成、增长和转化的规律的认识,主要是从理论研究和可控条件下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际上,自然云的环境和相应的微物理进程十分复杂,加上观测方面的困难,对它们的认识还很粗浅。因此云和降水微物理学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探测和研究以自然云为宏观背景的粒子群体的演变规律。
参考书目
B.J.梅森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译:《云物理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78。(B.J.Mason,The Physics of Clouds, Oxford Univ.Press, London,1971.)
H.R.Pruppacher,J.D.Klett,Microphysics of Clouds andPrecipitation,D.Reidel Publ.,Dordrecht,Holland,197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