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第三纪地层
1)  Tertiary stratum
第三纪地层
2)  Tertiary deposit
第三纪层
3)  Post-Tertiary
第三纪后<地>
4)  Quaternary strata
第四纪地层
1.
Chronological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Quaternary strata in Taiwan area;
台湾地区第四纪地层的时代划分与对比
2.
Characteristics of Quaternary strata and sedimentary structure in coastal Longhai-Zhangpu,Fujian;
龙海-漳浦沿海第四纪地层及沉积结构特征
5)  Quaternary stratigraphy
第四纪地层
1.
Quaternary stratigraphy and paleoenvironmentof the Lanzhou-Minhe basin;
兰州—民和盆地第四纪地层学研究
6)  Triassic stratum
三叠纪地层
1.
The new achievements and mineral distribution of Triassic stratum in Guangxi were introduced.
概要介绍广西的三叠纪地层新成果及矿产分
补充资料:第三纪
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164万年)
Tertiary Period 

   新生代两阶段中的前一阶段。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第三系,位于中生界之上、第四系之下。1833年,英国C.莱伊尔在研究法国巴黎盆地软体动物化石时,发现地层越新,软体动物与现代种属相同的越多。他根据地层中含有现代种属的百分比,将第三纪划分为始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1854年,E.贝利希在德国发现早于中新世的沉积物,提出渐新世。1853年,M.赫奈斯依生物群和沉积物的相似性,将中新世和上新世合称晚第三纪;1866年,K.F.瑙曼则把渐新世和始新世合称早第三纪。1874年,W.P.夏姆珀根据巴黎盆地发现的植物化石,他认为这些化石的层位早于始新世,而称之为古新世。因此,第三纪划分为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早第三纪包括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晚第三纪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早、晚第三纪的分界线约在2330万年前。
    
   

第三纪植物复原图

第三纪植物复原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