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inaural interaction (BI)
两耳干涉作用(BI)
2) binaural interference
两耳干涉作用
3) relative interference effect
相对干涉作用
4) Fresnel interference
菲涅耳干涉
1.
The existing finite-frequency ray methods,including the Maslov ray summation and phase-ray method,can only partially simulate the basic physical process during which the finite-frequen- cy wave affected by Fresnel interference and medium heterogeneity scattering propagates.
现有的有限频率射线方法,包括Maslov射线求和法和相射线法,只能部分地模拟菲涅耳干涉和介质非均匀性散射这两个影响有限频率波在非均匀介质传播的基本物理过程。
5) pohl's interferometer
玻耳干涉仪
6) Pohl interferometer
坡耳干涉仪
补充资料:迈克耳孙干涉仪
迈克耳孙干涉仪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根据分振幅原理设计的精密测量仪器。由美国物理学家A.A.迈克耳孙于1881年创制。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基本结构如图,M1 和M2是互相垂直放置的反射镜,D和C是两块厚度相同的抛光玻璃平板,D 的背面涂有半反射层,可使入射光分成强度相等的反射光和透射光,故名分束器。从扩展光源来的光在分束器上分割成两束相干光,分别经 M1和 M2反射后重新重叠起来,在E处观察干涉条纹 。平板 C 是为使两束相干光 通过玻璃板的次数相同(使光程差不致过大)而设置 ,称为补偿板。从观察点E 看来,两束相干光分别是从M1和M2′反射而来 ,M2′是 M2在半反射镜中的虚像。M1和M2严格垂直时,M1 和 M2′严格平行 ,相当于平行平面薄膜的两个表面 ,E 处将观察到同心圆环状等倾干涉条纹(见薄膜干涉)。反射镜M1可借助于精密螺栓在导轨上前后移,移动距离可精确读出。M1移动时相当于连续改变M1和M2′间的距离,干涉条纹将跟着移动 。在视场中心设置参考标记,当有Δk个条纹移过参考标记时 ,M1 移动的距离Δt= (λ/2)Δk,λ为波长 。只要数出移过参考标记的条纹数,由此式即可算出移动的距离,故迈克耳孙干涉仪可用来精确测定长度。
迈克耳孙干涉仪有多种变型 ,较重要的是泰曼干涉仪,常用来检查光学玻璃内部的不均匀性和各种缺陷、精确测定棱镜的角度、检验反射镜和透镜的质量等。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