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植被气候分类
1)  Climatic classification of vegetation
植被气候分类
2)  Climate vegetation classification
气候-植被分类
3)  Vegetation-climatic classification
植被-气候分类
4)  vegetation-climate classification model
植被气候分类模型
5)  vegetation-climate type
植被气候类型
1.
The results showedthat the method expressed well the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climate types in East-Asia,andtherefore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the natural or potential vegetat.
结果表明,此方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东亚地区植被气候类型的实际分布。
6)  Vegetation zone division based on climatic
植被气候带划分
补充资料:气候分类
      将不同地区的气候按其主要特征划归类别。其结果即为各种不同的气候型。因学科观点、研究对象和目的或生产上的要求不同,有多种气候分类,概括起来,主要有:成因分类、经验分类、成因与经验相结合的分类。
  
  成因分类  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团等气候形成因子出发,将全球气候归纳成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又称理论分类。例如,古希腊学者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回归线(南、北纬23°27′)和极圈(南、北纬66°33′)为基线,把全球划为热带、温带、寒带。这是最早的成因分类,也称天文分类。1936~1949年,苏联Б.П.阿利索夫提出以盛行气团和气候锋为主、海陆位置为辅的气候分类(见阿利索夫气候分类)。
  
  经验分类  从下垫面状况,包括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的分布状况出发,按照气温、降水分布特征及其组合,将全球气候归纳成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又称实验分类。例如,1900~1936年,德国W.P.柯本提出以全球植被分布为基础,以气温和降水量为指标,将全球气候分为 5个主要气候型,每个主要气候型,再按降水的季节分配、夏热情况或干旱程度,分为若干副型(见柯本气候分类);1925年,苏联Л.С.贝尔格提出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标志,以月平均气温为指标的气候分类(见贝尔格气候分类);1955年,美国C.W.索恩思韦特提出以降水和可能蒸散量为基础的 4个气候判据为指标的气候分类(见索恩思韦特气候分类)。
  
  成因和经验相结合的分类  有布德科气候分类、斯特拉勒气候分类等。1948年,苏联М.И.布德科制定出自然植物景观同热量和水分这两个气候要素相对应的组合图,即布德科气候分类;1959年,美国A.N.斯特拉勒提出以不同性质气团的源地、分布和锋的位置及其季节变化为基础,并参考气温和降水指标的气候分类。此后,曾修正分类指标。1978年,A.N.斯特拉勒和A.H.斯特拉勒再次发表这一分类,将世界气候划分为3个气候带、13个型和27个亚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