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mentotaxus Pilg
穗花杉属
1.
Karyomorphology and relationships of Amentotaxus Pilg.;
穗花杉属的核形态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英文)
2) Amentotaxus argotaenia
穗花杉
1.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the Endangered Plant Amentotaxus argotaenia;
珍稀濒危植物穗花杉的研究进展
2.
Optimization of experiment conditions and primer screening with ISSR markers for Amentotaxus argotaenia;
穗花杉ISSR引物反应条件的优化与筛选
3.
Application of Rooting Powder of ABT No.1 in Amentotaxus argotaenia Cutting Rooting Experiment;
ABT1号生根粉在穗花杉扦插生根试验中的应用
3) Amentotaxus yunnanensis
云南穗花杉
1.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Relict Plant Amentotaxus yunnanensis;
云南穗花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4) Amentotaxus aryotaenia population
穗花杉种群
1.
Study on the seeding of the female Amentotaxus aryotaenia population;
穗花杉种群雌株结种观察研究
5) amentoflavone
穗花杉双黄酮
1.
Determination of amentoflavone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柏中的穗花杉双黄酮
2.
HPLC Fingerprint Differentiation of Herba Selaginellae moellendorfii and Amentoflavone Determination;
江南卷柏及同属植物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及穗花杉双黄酮测定研究
3.
Determination of Amentoflavone in 11 Species of Selaginella Medicinal Material by HPLC;
HPLC法测定11种卷柏属药材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
6) Panicle
[英]['pænikl] [美]['pænɪkḷ]
花穗
1.
Study on Fruit-setting Rate of Different Positions within Loquat Panicle;
枇杷花穗不同部位着果的观察研究
补充资料:穗花杉
穗花杉介绍 穗花杉 (Amentotaxus argotaenia(Hance)Pilger) 科属:
红豆杉科
别名: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7-10米;树皮灰褐色或红褐色,成片状脱落;小枝对生或近对生,绿色或黄绿色;冬芽无树脂道,芽鳞交互对生,宿存于小枝基部。叶树生,排成2列,具短柄,线状披针形,质地厚,革质,直或微曲,长3-11厘米,宽6-11毫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微反卷,上面深绿色,中脉隆起,下面有2条与绿色边带等宽或近等宽的粉白色气孔带。雌雄异株,雄球花交互对生,排成穗状,通常2-4(稀1或5-6)穗生于小枝顶端,长5-6.5厘米,每雄蕊具2-5(多为3)花药;雌球花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或苞腋,梗较长,有6-10对交互对生的苞片,胚珠单生。种子翌年成熟,下戥椭圆形,被囊状假种皮所包,长2-2.5厘米,直1-1.3厘米,先端具短尖,成熟时假种皮鲜红色,基部具宿存的苞片;种梗长1-1.4厘米,扁四棱形。
分布与习性:
分布于浙江南部龙泉,福建北部建阳、浦城、中部永安、大田与西南部上杭、永定、南靖、平和,江西西部铜鼓、宜丰、万载、永新,湖南南部浏阳、衡阳、祁东、祁阳、黔阳、绥宁、通道、城步、新宁、江华、宜章,广东乐昌、连山、阳山、英德、罗浮山、新丰、封开、高要、增城、惠东,香港,广西资源、龙胜、三江、融水、蒙山、金秀、苍梧、玉林、龙州、十万大山,贵州东南部黎平、雷山、三都与北部赤水、绥阳、松、梵净山,湖北西部兴平、利川、神农架,四川东部有广东省南部巫溪、石柱、南川与中部眉山,甘肃东南部文县有西藏东南部墨脱等地。生于海拔500-1400(-1800)米地带的林中。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分布区跨五个地带(即北热带、南亚热带、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温度条件随着纬向梯度的递变,差异悬殊。但在,穗花棚只出现在垂直带谱上;在北缘也很星散局限于较暖的地区。而分布点较集中的地方为中五热带和南亚热带的山地。气候温凉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温12-19,年降水量约1300-2000毫米左右,重花杉多分布在雾线以上,年相对湿度在85%以上;光照较弱,多散射光,立地的土壤为花岗岩、流纹岩、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黄棕壤,PH值4.5-5.5,富含腐殖质。穗花棚生于林下,为阴性树种,在群落中个体稀少,属偶见性树种。常见的上层树种有多青冈。
繁殖与栽培:
种子繁殖,但种子有休眠期,采种后须层积贮藏数月之久,通过扣熟方可播种。幼苗期注意遮荫,保持土壤湿润。本种为阴性树种,栽培地应避免直射。
应用:
渐危种。红豆杉为我国特有种,分布星散,东自浙江龙泉、西至西藏墨脱,对研究植物区系和红豆杉科分类有一定意义。树形秀丽,种子秋后成熟时假种皮呈红色,极为美观,为优美的庭园观赏树种。
图片:
红豆杉科
别名: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7-10米;树皮灰褐色或红褐色,成片状脱落;小枝对生或近对生,绿色或黄绿色;冬芽无树脂道,芽鳞交互对生,宿存于小枝基部。叶树生,排成2列,具短柄,线状披针形,质地厚,革质,直或微曲,长3-11厘米,宽6-11毫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微反卷,上面深绿色,中脉隆起,下面有2条与绿色边带等宽或近等宽的粉白色气孔带。雌雄异株,雄球花交互对生,排成穗状,通常2-4(稀1或5-6)穗生于小枝顶端,长5-6.5厘米,每雄蕊具2-5(多为3)花药;雌球花生于当年生枝的叶腋或苞腋,梗较长,有6-10对交互对生的苞片,胚珠单生。种子翌年成熟,下戥椭圆形,被囊状假种皮所包,长2-2.5厘米,直1-1.3厘米,先端具短尖,成熟时假种皮鲜红色,基部具宿存的苞片;种梗长1-1.4厘米,扁四棱形。
分布与习性:
分布于浙江南部龙泉,福建北部建阳、浦城、中部永安、大田与西南部上杭、永定、南靖、平和,江西西部铜鼓、宜丰、万载、永新,湖南南部浏阳、衡阳、祁东、祁阳、黔阳、绥宁、通道、城步、新宁、江华、宜章,广东乐昌、连山、阳山、英德、罗浮山、新丰、封开、高要、增城、惠东,香港,广西资源、龙胜、三江、融水、蒙山、金秀、苍梧、玉林、龙州、十万大山,贵州东南部黎平、雷山、三都与北部赤水、绥阳、松、梵净山,湖北西部兴平、利川、神农架,四川东部有广东省南部巫溪、石柱、南川与中部眉山,甘肃东南部文县有西藏东南部墨脱等地。生于海拔500-1400(-1800)米地带的林中。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分布区跨五个地带(即北热带、南亚热带、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温度条件随着纬向梯度的递变,差异悬殊。但在,穗花棚只出现在垂直带谱上;在北缘也很星散局限于较暖的地区。而分布点较集中的地方为中五热带和南亚热带的山地。气候温凉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温12-19,年降水量约1300-2000毫米左右,重花杉多分布在雾线以上,年相对湿度在85%以上;光照较弱,多散射光,立地的土壤为花岗岩、流纹岩、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黄棕壤,PH值4.5-5.5,富含腐殖质。穗花棚生于林下,为阴性树种,在群落中个体稀少,属偶见性树种。常见的上层树种有多青冈。
繁殖与栽培:
种子繁殖,但种子有休眠期,采种后须层积贮藏数月之久,通过扣熟方可播种。幼苗期注意遮荫,保持土壤湿润。本种为阴性树种,栽培地应避免直射。
应用:
渐危种。红豆杉为我国特有种,分布星散,东自浙江龙泉、西至西藏墨脱,对研究植物区系和红豆杉科分类有一定意义。树形秀丽,种子秋后成熟时假种皮呈红色,极为美观,为优美的庭园观赏树种。
图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