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njugate system of temperature
共轭温度系
1.
Precisely, the existence of conjugate system of temperature is proved for a temperature with its boundary value in L1(Rm, ).
类比于共轭调和函数系,对(n十1)维上半空间中的温度,给出了其共轭温度系的定义,当温度的边值在L1(Rn,)中时,证明了其共轭温度系的存在,并说明了其边值。
2) isothermal-conjugate system of curves
等温共轭曲线系
3) conjugate gradient
共轭梯度
1.
The conjugate gradient algorithm of variational damping and its capability analysis;
变阻尼共轭梯度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2.
Rapid 3-D inversion of induced polarization data using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利用共轭梯度方法的激发极化三维快速反演
3.
Super-resolu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preconditioned conjugate gradient;
基于预条件共轭梯度的超分辨图像重构方法
4) Conjugated degree
共轭程度
5)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共轭梯度
1.
Solving non-linear inverse heat conduction problems with multi-variables in steady state via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共轭梯度法求解非线性多宗量稳态传热反问题
2.
The contact constraints are enforced by penalty method;therefore the origin constrained stationary potential energy problem is converted to a new unconstrained minimum problem,which is then solved by Fletcher-Reeves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with cubic interpolation line search.
利用作者所提出的布料质点模型,用罚函数法解除布料和其它物体之间的接触约束,把接触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极值问题,用F-R共轭梯度法求解,并用三次插值方法进行一维搜索。
6) conjugate degree
共轭度
1.
A method is discussed by which conjugate degree of vectors can be improved.
探讨了提高向量组共轭度的方法,证明了与共轭化方法有关的一个强化定理。
补充资料:共轭分子和非共轭分子
一类含碳-碳双键的烯烃分子,如果它们的双键和单键是相互交替排列的,称共轭分子;如果双键被两个以上单键所隔开,则称非共轭分子;如果共轭烯烃分子的碳链首尾相连接,则生成环状共轭多烯烃。例如,下列分子为共轭分子:
非共轭分子中的每个双键各自独立地表现它们的化学性能,一般可以用双键的性质来推断它们的性能;共轭分子中含有一个共轭体系,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非共轭烯烃不同,不能简单地把共轭双键看作是两个各行其是的双键的加和,而是形成一个新体系,表现出它特有的性能。最简单的共轭分子为1,3-丁二烯。
物理性质 ①吸收光谱:非共轭分子的最大吸收波长一般在200纳米以下;共轭分子的吸收则向长波方向移动,如1,3-丁二烯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17纳米。随着共轭双键数目的增加,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其吸收强度和谱线也随之增加。
② 折射率:所有共轭双烯的分子折射的增量都比隔离的双烯高。共轭分子中的电子体系很容易极化。
③ 键长:1,3-丁二烯中 C2-C3之间的单键长是1.483埃,C1匉C2、C3匉C4之间的双键长是1.337埃。乙烯中双键的键长是1.34埃,乙烷中单键的键长是1.53埃。因此,1,3-丁二烯中C2-C3之间的单键具有某些"双"键的性质。
④ 氢化热:一个碳-碳双键氢化时,一般放出30.3千卡/摩尔热量。但1,3-丁二烯氢化时,两个双键放出的热量只有57.1千卡/摩尔。这说明它比非共轭的分子含有较低能量,即共轭分子要比非共轭分子稳定。
化学性质 非共轭双烯,如1,4-戊二烯与一些亲电加成试剂如溴、氯化氢等加成时,先与一个双键起加成反应,再与另一个双键起加成反应。在同样条件下,用1,3-丁二烯与溴化氢、氯化氢加成时,有两种加成方式:一种是加在相邻两个碳原子上,称1,2加成反应;另一种是加在共轭分子两端的碳原子上,称1,4加成反应。1,4加成是共轭体系作为整体参加反应,又称共轭加成。这些加成反应是共轭分子本身的结构本质所决定的。
非共轭分子中的每个双键各自独立地表现它们的化学性能,一般可以用双键的性质来推断它们的性能;共轭分子中含有一个共轭体系,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非共轭烯烃不同,不能简单地把共轭双键看作是两个各行其是的双键的加和,而是形成一个新体系,表现出它特有的性能。最简单的共轭分子为1,3-丁二烯。
物理性质 ①吸收光谱:非共轭分子的最大吸收波长一般在200纳米以下;共轭分子的吸收则向长波方向移动,如1,3-丁二烯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17纳米。随着共轭双键数目的增加,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其吸收强度和谱线也随之增加。
② 折射率:所有共轭双烯的分子折射的增量都比隔离的双烯高。共轭分子中的电子体系很容易极化。
③ 键长:1,3-丁二烯中 C2-C3之间的单键长是1.483埃,C1匉C2、C3匉C4之间的双键长是1.337埃。乙烯中双键的键长是1.34埃,乙烷中单键的键长是1.53埃。因此,1,3-丁二烯中C2-C3之间的单键具有某些"双"键的性质。
④ 氢化热:一个碳-碳双键氢化时,一般放出30.3千卡/摩尔热量。但1,3-丁二烯氢化时,两个双键放出的热量只有57.1千卡/摩尔。这说明它比非共轭的分子含有较低能量,即共轭分子要比非共轭分子稳定。
化学性质 非共轭双烯,如1,4-戊二烯与一些亲电加成试剂如溴、氯化氢等加成时,先与一个双键起加成反应,再与另一个双键起加成反应。在同样条件下,用1,3-丁二烯与溴化氢、氯化氢加成时,有两种加成方式:一种是加在相邻两个碳原子上,称1,2加成反应;另一种是加在共轭分子两端的碳原子上,称1,4加成反应。1,4加成是共轭体系作为整体参加反应,又称共轭加成。这些加成反应是共轭分子本身的结构本质所决定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