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ymbiotic star
共生星
1.
In the near infrared band (λλ8000 to 8725A), the spectra of 10 S-type symbiotic stars and 27 K-M type comparison stars have been observed with a moderate dispertion of 33Amm-1, the resolving power signal to noise raho S/N> 100.
在近红外波段(λλ8100-8725A),对10颗共生星,27颗K-M型比较星进行了分辨本领信噪比S/N>100的光谱观测,对晚于M2的晚型星,出现了TiO三重头(λλ8432,8442,8452A)吸收带,发现吸收带深度对温度(即光谱型)很敏感而对重力(即光度级)不敏感。
2) symbiotic-stars
共生星-恒星
3) symbiotic nova
共生新星
4) symbiotic binary
共生双星
5) symbiotic recurrent nova
共生再发新星
6)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Symbiotic Stars
共生星的理论研究
补充资料:共生星
共生星 symbiotic star 一种光谱中既显示低温吸收谱也出现高温发射线的恒星。最初P.W.P.梅里尔把一起出现且互为依存的不同类型的恒星叫共生星。L.伯曼和F.S.霍格分别于1932年和1934年就用双星模型解释共生星的光谱,他们提出热致密星是产生发射线的源泉,而且光学波段中看不见该星。1940年G.P.柯伊伯提出从充满洛希瓣的伴星吸积物质到主序星可解释像仙女座Z那样的典型共生星。也有一种看法认为共生星是一个小的热的蓝星,被一个延伸的可变的包层包围着。红外测光证实,在大多数共生星中有一个晚型星,而且通常是M型巨星。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