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eismicity pattern anomaly
地震活动图像异常
3) Anomalous increament of seismicity
地震活动异常增强
4) Medium-term anomaly of seismicity
中期地震活动性异常
5) anomaly of microearthquake activity
小震活动异常
6) seismic anomaly
地震异常
补充资料:地震活动性
地震活动性 seismicity 一定区域内一定时期的地震活动特性。包括地震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地震频度、地震强度及震源特征等。研究地震活动性,主要是根据地震观测系统测定的(或历史资料中记载的)地震发生的时间、空间位置(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和频度、强度(震级或震中烈度)等基本参数,研究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早期的地震活动性研究侧重于描述地震的地理分布和分析地震活动的区域特征。20世纪中叶以后,提出了地震预测的研究课题。人们为了寻找大地震的前兆,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也着重分析考察大地震前后中小地震的时空图像。 表示地震活动随空间的分布,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已发生的各次地震根据它们的地理坐标,按照各自的震级以一定的符号标示在地图上。这种平面图称为震中分布图。表示地震活动随时间的分布,最简单的方法是在时间轴上按照各次地震的发震时刻画出一系列竖线,用竖线的高度表示震级。这种坐标图叫做 M-t图。也可以将地震的震级换算成地震释放的弹性波能量(能量可以求和),用能量(和)来作平面图和坐标图。 一定区域内在一定时期发生的大小地震数目是不相同的,较小的地震发生较多。用最小二乘法可以得出一个统计关系式: lgN=a-bM式中a和b是常数,M是震级,N是在M±△M小区间内发生的地震次数 。可以看出,当震级M增大时,频度N即减小。对于全球大板块边界上的地震,b约为1.0;对于大陆板块内部的地震,b约为0.7~0.8。b值也可能随时间而变化,这也是地震活动性研究的内容之一。 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分布的一般特点是起伏性和准周期性。一定区域内地震活动的活跃期和相对平静期常交替出现。地震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周期性,但有准周期性或称重复性。例如中国1679年的三河、平谷地震和1976年的河北唐山地震同属燕山震带 ,时间相隔297年,而对实际资料的统计表明,华北全区地震活动存在 300年左右的准周期性涨落。因此可以说,中国华北地区的大地震重复期约为 300年。在小的时间尺度上同样存在地震活动的起伏性。在某些大地震发生之前,中小地震的活动频繁,继而突然平静,因此所谓的密集-平静现象被认为是大地震的一种前兆。 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有很大的不均匀性。从历史大地震的事实可知,某些地区和地带有很高的地震活动水平,而另一些地区地震活动相当微弱。过去多次发生强烈地震而平时中小地震又比较密集的地带称为地震带。全球共有 5个大的地震带。在小的空间尺度上同样存在地震活动的不均匀性。在某些大地震发生之前,在未来大地震震中的周围,中小地震常密集地发生,形成环状,而中心部分形成空区。也有的地区,中小地震的发生常排列成条带状,或者有两个同时出现的条带互相交叉,而未来的较强的地震可能发生在两个条带的交叉点附近。有些地区,大地震的震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网络状分布,未来大地震将可能发生在网络结点的空缺部位 ;在另外一些地带 ,地震活动倾向于按一定方向的迁移。这些地震活动图像反映区域构造应力的发展过程,也可能为地震预测带来某种信息。 进入20世纪,全球地震活动逐年变化,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的活动在50年代有一个显著的下降。因此20世纪下半期的地震活动水平比上半期显著降低,但仍有起伏。1976年是全球也是中国地震活动的高年。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