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差分调解
1)  differential correlation demodulation
差分调解
2)  differential detection
差分解调
1.
The paper proposes a new differential detection method of PCM/DQPSK signal.
提出了一种新的DQPSK信号差分解调的软件实现方法,详细介绍了此种软件差分解调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过程,分析了解调过程中多普勒频率对解调结果的影响。
3)  differential demodulation
差分解调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l demodulation,realizes the algorithm simulation based on Matlab/Simulink,and completes digital FPGA design and debugging of π/4-DQPSK differential demodulation.
介绍了并分析调制算法的原理;实现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算法仿真;完成/π4-DQPSK差分解调器的数字化FPGA设计与调试。
2.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irect digital synthesis technology is first introduced, then a new method of minimum shift keying modulation which is based on DDS and differential demodulation is introduced.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采用DDS进行MSK(最小频移键控)数字调制的一般方法,还讨论了差分解调的一般理论,推导出了相关理论结果。
3.
The paper proposes the application of nonredundant error correction in differential demodulation combined with soft-decision decoding.
提出了结合软判决译码的非冗余纠错 (nonredundant error correction)在差分解调中的应用 。
4)  difference demodulation of 1 bit
1bit差分解调
1.
The difference demodulation of 1 bit could achieve the demodulation about the GMSK.
介绍了GMSK信号的两种非相干解调——1bit差分解调和改进型的Viterbi算法解调。
5)  APP differential demodulator
APP差分解调
6)  baseband differential demodulation
基带差分解调
1.
The baseband differential demodulation is done by DSP.
输入数据经并/串变换、差分相位编码、低通滤波器后正交调制而合成π/4-QPSK信号;π/4-QPSK的解调采用基带差分解调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
2.
Then useπ/4-DQPSK digital modulation and baseband differential demodulation technology to implement digital signal transmission.
本课题对π/4-DQPSK的全数字调制解调技术进行研究,利用π/4-DQPSK数字调制和基带差分解调技术实现数字信号的传输,实现传输码率500kbps,调制中频2MHz。
补充资料:1975年国际商会调解与仲裁规则
  《1975年国际商会调解与仲裁规则》是1975年6月1日开始生效的规则,分为任择性调解和仲裁两个部分。凡是向仲裁院提起的仲裁,仲裁院根据这一规则审理案件,规则无规定的,可依靠当事人原先约定的原则,当事人无约定的,可由仲裁员确定。
规则规定,双方当事人向国际商会提出调解的申请后,由国际商会主席任命三人组成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委员会审查案情后,在可能情况下,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后,即向双方当事人提出和解条件。如果达成和解,可以提交仲裁。仲裁时,调解委员会的成员不得再任命为同一争议案件的仲裁员。
当事人发生争议,如愿直接提交仲裁,可向仲裁院秘书提出申请,也可通过申诉人所属国的国际商会提出仲裁的申请。仲裁由一名独任仲裁员或三名仲裁员审理裁决。仲裁院秘书处收到仲裁申请后,需将申诉书副本及附件送达被诉人。被诉人应在收到上述文件后30天内提出答辩书,并对仲裁员人数提建议,指定一名仲裁员,如果当事人双方未就独任仲裁员达成协议,独任仲裁员由仲裁院任命。如果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担任仲裁庭主席的第三名仲裁员,应由仲裁院任命。如果双方当事人已经约定愿接受国际商会仲裁,在仲裁进行中一方当事人拒绝参加仲裁,仲裁程序仍应照常进行。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或效力提出抗辩,只要仲裁院确信协议依然存在,就可继续进行仲裁。在这种情况下,仲裁员的管辖范围应由他本人决定。规则还规定,仲裁员不得以断定合同无效或合同不存在或者已经生效,仲裁员仍应继续行使其职权以确定当事人各方的权利,并对他们的请求进行裁决。
关于仲裁员的裁决,规则规定,仲裁员只在下列情况与期限下作出裁决,方为有效。首先,仲裁员应根据当事人提交的文件,在双方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由仲裁员在拟定的审理文件签名日起6个月作出。裁决草案需仲裁院批准后经由仲裁员签署。裁决是终局的。
1988年国际商会对该规则进行了修订,公布了《1988年国际商会调解与仲裁规则》。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