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娄江
1)  Lou River
娄江
1.
The Liujiangang Harbor is located at th Lou River(in River) Mouth,at the northeast of Taihu Plain and on the south border of Yangtze Estuary.
长江河口成为南京的通海捷径,刘家港位于娄江(刘洒)与长江河口交汇处,太湖平原的东北部。
2)  Loudi
娄底
1.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Rabies Characteristics in Loudi City from 2001 to 2005;
2001~2005年娄底市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2.
Establishment of mountain flood prevention warn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in Loudi City;
娄底市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监测系统建设浅析
3.
A Study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ulture Industry in Loudi;
娄底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3)  Yilou
挹娄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ilou(挹娄),Wuji(勿吉) and Mohe(靺鞨):A Pespective of Archaeology
挹娄、勿吉、靺鞨三族关系的考古学观察
2.
In the end of Later Han Dynasty,after entering the northeast area the Central Plains force found the Yilou Tribe with Hushishinu(Hu arrow and stone bow) and regarded them as Sunshen.
后汉末中原势力进入东北的结果,导致发现了使用“楛矢石砮”的挹娄,从而视其为肃慎。
4)  Bellow [英]['beləʊ]  [美]['bɛlo]
贝娄
1.
Saul Bellow literarily expounds the existentialism philosophy propositions of Sartre in Seize the Day: forlornness,anguish,death,individual choice and humane responsibility.
贝娄在《只争朝夕》中文学性地探讨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命题:孤独、绝望、痛苦、死亡、自由选择和人必须有的责任。
2.
Saul Bellow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after Ernest Hemingway and William Faulkner in the post-war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索尔·贝娄是美国战后文学史上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5)  Lou's edition
娄本
6)  Saul Bellow
贝娄
1.
Saul Bellow's Pro-society Ethical Concern as Reflected in The Dangling Man
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的“亲社会”伦理观照
2.
Saul Bellow s status in the post-WW II period of American literature can only be compared to that of Hemingway or Faulkner in the earlier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贝娄是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3.
The article choose Issca Bashevis Singer, Bernard Malamud, Saul Bellow as representative figue.
本文以辛格、马拉默德和贝娄三位具有代表性的美国犹太作家为例,结合他们文本中的主要女性角色,以阐明他们在注重刻画男性形象的同时也善于塑造女性角色,并力图对这些作品蕴涵的“男性的想像”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客观的评论。
补充资料:娄江

娄江寄畅

娄江,出太湖,穿苏州娄门而东,一路迤逦百余里,由刘家港(今太仓浏诃)入海。太仓上溯至太湖胥口为娄江,自太仓以下又称浏河,浏河口即明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首发地--刘家港。不息的波光涛影,载走了悠悠岁月,孕育了连绵沃土。谁不知晓,这条母亲河的两岸,是天下最富庶的鱼米之乡?自秦代实行郡县制,处于娄江中段的昆山,有七百多年称为娄县,而太仓则历来有娄东之称。

在遥远的古史中,禹继承父亲鲧的事业,在治水中变壅塞为疏导,太湖流域始有“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局面。震泽,是太湖的古名;三江,指的是太湖进入东海的三条主要泄水通道——东江、娄江和淞江。由于大禹的疏治,太湖流域泄水得以顺畅。《水经注》说,太湖之水由淞江(今吴淞江最上游)东北流至三江口,仍然保持东北流向的是东江,折向东南流的便是娄江。娄江流到昆山的东部,又分出一条支流——南北朝时期称作沪渎,东流入海。上海的简称“沪”,正是从“沪渎”而来的。

一个“沪”字,形神兼备地体现出了鱼米之乡的内质。《清嘉录》引用了唐代诗人陆龟蒙《渔具诗序》中的解释:簖,沪也。“网罟之流,列竹于海澨,曰沪。”并注释“吴人谓之簖”,拦在湖港交叉处,用来捕蟹捉鱼的簖帘。渎,原指较浅的沟渠。但是在东晋时,沪渎已经成为吴郡出海的重要通道。《梁书·侯景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侯景曾率领数十名心腹,乘船由东江经沪渎逃往海外,这就可以证明。

东江在公元八世纪已经逐渐淤塞。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为了运输官粮方便,动用民力在吴淞江和太湖之间修筑了一条长堤,将河水拦腰截断。几年后又架设吴江长桥,结果使吴淞江流泄不畅,海口终于被淤塞。三江中的娄江成为太湖唯一的入海通道。浩瀚的湖水流经吴县、苏州、昆山、太仓,由浏河口入海。

当时的浏河口外,便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娄江观潮的景色,足以与钱塘观潮媲美。但娄江的价值不仅仅为了观潮。明代永乐年间的“掣淞入娄”水利工程,将吴淞江下游改由娄江入海,使之愈加顺畅。而挟两江之水的刘家港,在三保太监郑和的眼里,却是天造地设的良港。他以此作为起锚港和收泊港,乘长风破万里浪,下西洋与东南亚各国交往,把娄江的名字写进了辉煌的世界航海史。

太湖水系始终在变化中。公元八世纪以后,随着全球性冰后期海面的升高和太湖平原(江南古陆部分)的不断沉降,河流的比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江水的流速大大减慢,以致泥沙常常在河道内沉积。在海潮汛期,原来宣泄太湖水入海的三江,反而变成了海水内浸的主要通道。海水甚至一度逆吴淞江而上,倒灌至苏州城东一二十里。潮水所挟持的泥沙,大量地在河床内堆积,致使娄江淤塞。从北宋至和二年起,人们花大力气开凿了娄江,上承太湖胥口,下接太仓浏河,史称至和塘,今太仓市老城区中心有桥名“至和桥”,桥下水道即古之至和塘。从此娄江水道的走向再也没有改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为了解决太湖洪水下泄顺畅问题和改善太湖水系排灌状况,党和政府两次动员数十万民工,利用冬闲,实施了娄江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主要是截直河道,拓宽河床,铲除淤底。 使之名副其实地成为惠及太湖流域沪.苏.锡地区的母亲河。即使在今天,高速公路立体交叉,铁路四通八达,仍日夜不停地航行在宽阔的河面之上运输船队仍然在散发着娄江的勃勃生机。

■(原作者) 陈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