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经济绝灭
1)  economic extinction
经济绝灭
1.
In this paper, I explored the use and over exploitation of wildlife resources, how massiv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wildlife may lead to the economic extinction of wildlife species.
本文探讨了野生生物开发以及过度开发和国际贸易导致野生生物经济灭绝 ,介绍了物种的濒危等级与经济绝灭的定位 ,讨论了野生动植物资源可持续开发、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管制 ,传统的生物学如何影响国际法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制
2)  economically extinct
经济灭绝
3)  severance of economic relations
经济绝交
1.
In the May 30 Movement,Ma Yin-chu clearly distinguished the severance of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he boycott of Japanese goods,strongly objecting to the former and advocating the latter.
五卅运动时期,马寅初严格区分经济绝交与抵制日货两大范畴,极力反对前者而鼓吹后者,认为经济绝交将引发国内金融恐慌,而抵制日货则既能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亦可借以收回关税主权。
4)  economic fire prevention and fire fighting
经济防灭火
5)  extinction [英][ɪk'stɪŋkʃn]  [美][ɪk'stɪŋkʃən]
绝灭
1.
Permanence and extinction for a class of predator-prey system——The system with a stage-structure Beddington-DeAngelis functional response and prey dispersal;
一类捕食-食饵系统的持久性和绝灭性——具有扩散的阶段结构Beddington-DeAngelis功能性反应
2.
Persistence and Extinction of Logistic Single-Species with Pollution and Harvesting;
具污染与捕获的Logistic单种群的持续生存及绝灭
3.
Coexistence and Extinction in Autonomous Competitive Lotka-Volterra Systems;
Lotka-Volterra自治竞争系统的共存与绝灭(英文)
6)  extinction [英][ɪk'stɪŋkʃn]  [美][ɪk'stɪŋkʃən]
灭绝
1.
Persistence and Extinction of a Population in a Small Capacity and Polluted Environment;
在容量较小的污染环境中种群的持续生存与灭绝
2.
On the extinction of finite measure-valued branching processes;
有限测度值分支过程的灭绝
3.
Extinction and Permanence of a Predator prey System with Impulsive Effect;
脉冲效应下一个捕食食饵系统的灭绝与持续生存(英文)
补充资料:绝灭
绝灭
extinction

   某一生物种或更高的生物分类单位的全部消亡。
   根据化石记录的统计,自晚元古代以来的 7 亿年内,至少有9次集群绝灭:①6.5亿年前左右,许多疑源类和建造叠层石礁的蓝菌(即蓝-绿藻)绝灭。②大约5.3亿年前的早寒武世,大量的三叶虫绝灭。  大约 4.4 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海洋无脊椎动物(三叶虫、笔石、腕足动物、苔藓虫、某些珊瑚)的100多个科绝灭。④大约3.7亿年前的泥盆纪末,主要的造礁生物棗四射珊瑚与海绵群落消失 ,腕足类、鱼类和浮游藻类中的许多物种绝灭 ,但硅质海绵例外,物种数目反而增长。⑤大约 2.3 亿年前二叠纪末,菊石的大部分、科的全体、腕足类有铰纲的几乎全部、海百合纲的大部分、苔藓虫的大部分以及四射珊瑚绝灭 。⑥大约 1.9亿年前的三叠纪末,菊石的一部分、瓣鳃类与腹足类的许多物种以及牙形石动物绝灭。⑦大约 1.3亿年前的侏罗纪末 ,瓣鳃类的许多种、菊石的一部分都绝灭。⑧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爬行动物中的恐龙类、瓣鳃的厚壳蛤、残余菊石的全部、许多浮游生物绝灭。⑨2500万年前老第三纪末,这次绝灭主要涉及许多浮游生物、瓣鳃类、古哺乳类等。
    关于集群绝灭原因的解释大体上可归为3类:①竞争-替代说。认为某些分类群的绝灭是由于“过时”了,而新的更有效地适应环境的类群产生并替代了它们。例如古生代甲壳类替代了三叶虫,瓣鳃类取代了腕足类,中生代末哺乳类替代爬行类,被子植物替代了裸子植物,新生代第三纪偶蹄类替代了部分的奇蹄类,第四纪更新世以来北美洲哺乳类进入南美洲导致南美洲一部分哺乳类绝灭,大陆动物移居澳大利亚后排挤土著动物等等。②灾变说(新灾变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L.阿尔瓦雷斯等人在白垩系上界的粘土层中发现铱元素含量的异常富集现象,后来在世界许多地方的白垩系上界都找到了类似的铱异常的粘土层,根据这个事实他们提出了“小行星撞击”假说来解释6500万年前的恐龙类和许多海洋生物的集群绝灭事件。他认为,地球在6500万年前受到脱离轨道的直径约10千米的小行星的撞击,造成大面积的尘埃云,遮蔽了阳光,引起长达3~6个月的黑暗,生物光合作用停止,食物网破坏,恐龙及其他的食物网上层的生物绝灭。③随机论。有一些学者认为,虽然个别物种的绝灭有具体的原因,但大的分类单元的绝灭或替代就整体而言是偶然的、随机的。在这种情况下不是某一个原因,而是整体因素(包括生物本身的和环境的因素)以及其错综复杂的方式起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