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lock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块体运动与变形
2) block motion and deformation
块体运动和变形
5) crus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地壳运动与形变
1.
The GPS study of the crus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at Qinghai-Xizang plateau" is a key project of the state Natural Sciences Fund in the Eighth Five-Year Plan,Its aim is to establish a high precison GPS observation net and cooperate with the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disciplines, develop the study of the crus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earth dynamics.
“青藏高原地壳运动与形变的GPS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资助项目。
补充资料:块体运动
地表岩体和土体在重力等内、外力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向下运动。多发生在斜坡地区,其最主要的自然营力是重力,故形成的地貌称为重力地貌。
研究简况 块体运动常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因而早为人们所关注。古罗马史书上记有阿尔卑斯山区的块体运动。16世纪时,人们已对块体运动作单独的描述。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开始研究块体运动。但对块体运动进行系统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中国,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已有块体运动的记载,但是全面系统地研究块体运动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类型 块体运动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蠕动 4类(图1)。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运动开始时总是整体起动的,但亦具有各自的特征(见表)。在自然界还存在着许多过渡类型,各类型之间也能相互转化,如滑坡向崩塌转化、崩塌转化为泥石流。蠕动转化为滑坡等。
崩塌 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者,称为岩崩;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崩。崩塌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山崩限于高山峡谷区内。崩塌体与坡体的分离界面称为崩塌面,崩塌面往往就是倾角很大的界面,如节理、片理、劈理、层面、破碎带等。崩塌体的运动方式为倾倒、崩落。崩塌体碎块在运动过程中滚动或跳跃,最后在坡脚处形成堆积地貌──崩塌倒石锥(图2)。崩塌倒石锥结构松散、杂乱、无层理、多孔隙;由于崩塌所产生的气浪作用,使细小颗粒的运动距离更远一些,因而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分选性。
滑坡 土体、岩块或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坡作整体下滑运动。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动体;下滑的底面称为滑动面。多发生在坡度小于40°~50°的缓斜坡上。约有 10余种地层最容易发生滑坡,称为易滑地层。滑坡的类型很多,一般按组成物质分为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两类。土质滑坡又分为粘土滑坡、黄土滑坡、碎屑滑坡;岩质滑坡又分为沉积岩滑坡、风化岩浆岩滑坡、变质片岩滑坡等。按滑动体厚度分为浅层滑坡(厚数米)、中层滑坡(厚数米至20米)、深层滑坡(厚20米以上)。按滑坡形成年代分为古滑坡、老滑坡和新滑坡。滑坡的规模大小悬殊,有数十立方米,数百至数百万、数千万立方米,乃至数亿或数十亿立方米。滑坡的运动速度差异也大,有慢得人们的肉眼难以觉察的滑坡,快如崩塌型的滑坡;不少滑坡的活动具有间歇性。滑坡的运动方式是滑动,有牵引滑动、推动滑动,都使滑坡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宏观上的完整性。(见彩图)
泥石馏 见泥石流。
蠕动 土层、岩层及风化物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地顺坡向下移动。移动速度从每年几毫米到几十厘米,由坡体物质的流变特性按蠕动体性质分两类:土质斜坡的碎屑物蠕动,规模较小;岩质斜坡的岩层蠕动,规模较大。在宏观上,蠕动的运动方式表现为斜坡体物质的转动,自上而下。在山区或因坡脚被掏蚀、失去支持,或因强震作用,蠕动可转化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在自然界中,蠕动有时与初期发育的滑坡难以分清,统称为蠕滑体。在海底,海相沉积物极易发生大规模蠕动式蠕滑、并常转化为海底泥石流。
分布 块体运动在热带、温带、寒带都有分布,多分布于山区,其上界为山地冰川带、寒冻风化带,这一地带的块体运动类型主要为崩塌。往下为多年冻土所覆盖的山地,在冻融作用下,形成了融冻滑坡。在大陆架和大陆坡有海底滑坡,在海沟沟坡靠大陆一侧海底滑坡则大量密集。
世界上块体运动发育的国家有中国、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美国、苏联、加拿大、波兰、瑞士、瑞典、奥地利、挪威、英国、新西兰、印度和朝鲜等。在中国分布很广,沿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当山-雪峰山一线将中国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位于中国地貌上的第二、三阶梯上,块体运动分布密集;东部块体运动明显减少。沿秦岭-淮河一线(年平均雨量800毫米等值线)将中国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块体运动稀疏,南部块体运动密集。其中,西南地区是中国块体运动数量最多、类型最齐全、活动最频繁的地区。
灾害类型 块体运动对人类的干扰和破坏极为严重,其危害方式可归纳为 3类:①原生灾害。包括块体运动直接造成的灾害,如人身伤亡,毁坏生产、生活设施,严重破坏地表结构。②次生灾害。块体运动后出现的与其活动过程有关的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还要严重。包括块体运动堵断江河、壅塞成湖,使上游泛滥成灾,溃决后又冲蚀下游沿江地带;引起水库、湖泊、海洋等水体的涌浪、诱发重力型地震等,造成严重损失。此外,块体运动之间的转化(如滑坡向崩塌转化、蠕动向滑坡转化等)也是一种次生灾害的表现形式。③伴生灾害。火山活动、地震活动、洪涝灾害、飓风和台风等所伴生的块体运动造成的灾害,这种伴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有时甚至超过地震等本身的灾害。
防治 防治块体运动对人类的危害,是当今世界各国山区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危及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块体运动,各国多采用综合措施、一次根治的原则。对于间接危害人类的块体运动,则采用有节制地控制危害的防治原则。防治措施的实质是改变块体运动的形成条件,当前主要针对块体运动的外部诱发条件提出防治措施:①对因坡脚淘蚀引起的块体运动,采取丁坝挑流、岸边抛石、设置石竹笼、筑防波堤等措施。②对地表水诱发的块体运动,采用地表截流沟、排水沟、地表封闭、沟地翻修等措施。③对地下水引起的块体运动,采用盲沟、盲洞、仰斜钻孔排水、垂直钻孔渗水、电渗、化学液堵水等疏干坡体的办法。④对因失去支撑引起的块体运动,采用堤、墙、桩支顶等措施。近几年,正在研究改变块体运动内部形成条件的措施,如培烧法、投放化学粘结剂等。
参考书目
四川省地理研究所编著:《滑坡》,科学出版社,北京,1975。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编:《滑坡防治》,人民铁道出版社,北京,1977。
研究简况 块体运动常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因而早为人们所关注。古罗马史书上记有阿尔卑斯山区的块体运动。16世纪时,人们已对块体运动作单独的描述。19世纪中期,欧美各国开始研究块体运动。但对块体运动进行系统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中国,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已有块体运动的记载,但是全面系统地研究块体运动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
类型 块体运动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蠕动 4类(图1)。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运动开始时总是整体起动的,但亦具有各自的特征(见表)。在自然界还存在着许多过渡类型,各类型之间也能相互转化,如滑坡向崩塌转化、崩塌转化为泥石流。蠕动转化为滑坡等。
崩塌 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者,称为岩崩;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崩。崩塌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山崩限于高山峡谷区内。崩塌体与坡体的分离界面称为崩塌面,崩塌面往往就是倾角很大的界面,如节理、片理、劈理、层面、破碎带等。崩塌体的运动方式为倾倒、崩落。崩塌体碎块在运动过程中滚动或跳跃,最后在坡脚处形成堆积地貌──崩塌倒石锥(图2)。崩塌倒石锥结构松散、杂乱、无层理、多孔隙;由于崩塌所产生的气浪作用,使细小颗粒的运动距离更远一些,因而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分选性。
滑坡 土体、岩块或堆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坡作整体下滑运动。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动体;下滑的底面称为滑动面。多发生在坡度小于40°~50°的缓斜坡上。约有 10余种地层最容易发生滑坡,称为易滑地层。滑坡的类型很多,一般按组成物质分为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两类。土质滑坡又分为粘土滑坡、黄土滑坡、碎屑滑坡;岩质滑坡又分为沉积岩滑坡、风化岩浆岩滑坡、变质片岩滑坡等。按滑动体厚度分为浅层滑坡(厚数米)、中层滑坡(厚数米至20米)、深层滑坡(厚20米以上)。按滑坡形成年代分为古滑坡、老滑坡和新滑坡。滑坡的规模大小悬殊,有数十立方米,数百至数百万、数千万立方米,乃至数亿或数十亿立方米。滑坡的运动速度差异也大,有慢得人们的肉眼难以觉察的滑坡,快如崩塌型的滑坡;不少滑坡的活动具有间歇性。滑坡的运动方式是滑动,有牵引滑动、推动滑动,都使滑坡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宏观上的完整性。(见彩图)
泥石馏 见泥石流。
蠕动 土层、岩层及风化物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地顺坡向下移动。移动速度从每年几毫米到几十厘米,由坡体物质的流变特性按蠕动体性质分两类:土质斜坡的碎屑物蠕动,规模较小;岩质斜坡的岩层蠕动,规模较大。在宏观上,蠕动的运动方式表现为斜坡体物质的转动,自上而下。在山区或因坡脚被掏蚀、失去支持,或因强震作用,蠕动可转化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在自然界中,蠕动有时与初期发育的滑坡难以分清,统称为蠕滑体。在海底,海相沉积物极易发生大规模蠕动式蠕滑、并常转化为海底泥石流。
分布 块体运动在热带、温带、寒带都有分布,多分布于山区,其上界为山地冰川带、寒冻风化带,这一地带的块体运动类型主要为崩塌。往下为多年冻土所覆盖的山地,在冻融作用下,形成了融冻滑坡。在大陆架和大陆坡有海底滑坡,在海沟沟坡靠大陆一侧海底滑坡则大量密集。
世界上块体运动发育的国家有中国、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美国、苏联、加拿大、波兰、瑞士、瑞典、奥地利、挪威、英国、新西兰、印度和朝鲜等。在中国分布很广,沿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当山-雪峰山一线将中国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位于中国地貌上的第二、三阶梯上,块体运动分布密集;东部块体运动明显减少。沿秦岭-淮河一线(年平均雨量800毫米等值线)将中国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块体运动稀疏,南部块体运动密集。其中,西南地区是中国块体运动数量最多、类型最齐全、活动最频繁的地区。
灾害类型 块体运动对人类的干扰和破坏极为严重,其危害方式可归纳为 3类:①原生灾害。包括块体运动直接造成的灾害,如人身伤亡,毁坏生产、生活设施,严重破坏地表结构。②次生灾害。块体运动后出现的与其活动过程有关的灾害,有时比原生灾害还要严重。包括块体运动堵断江河、壅塞成湖,使上游泛滥成灾,溃决后又冲蚀下游沿江地带;引起水库、湖泊、海洋等水体的涌浪、诱发重力型地震等,造成严重损失。此外,块体运动之间的转化(如滑坡向崩塌转化、蠕动向滑坡转化等)也是一种次生灾害的表现形式。③伴生灾害。火山活动、地震活动、洪涝灾害、飓风和台风等所伴生的块体运动造成的灾害,这种伴生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有时甚至超过地震等本身的灾害。
防治 防治块体运动对人类的危害,是当今世界各国山区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危及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块体运动,各国多采用综合措施、一次根治的原则。对于间接危害人类的块体运动,则采用有节制地控制危害的防治原则。防治措施的实质是改变块体运动的形成条件,当前主要针对块体运动的外部诱发条件提出防治措施:①对因坡脚淘蚀引起的块体运动,采取丁坝挑流、岸边抛石、设置石竹笼、筑防波堤等措施。②对地表水诱发的块体运动,采用地表截流沟、排水沟、地表封闭、沟地翻修等措施。③对地下水引起的块体运动,采用盲沟、盲洞、仰斜钻孔排水、垂直钻孔渗水、电渗、化学液堵水等疏干坡体的办法。④对因失去支撑引起的块体运动,采用堤、墙、桩支顶等措施。近几年,正在研究改变块体运动内部形成条件的措施,如培烧法、投放化学粘结剂等。
参考书目
四川省地理研究所编著:《滑坡》,科学出版社,北京,1975。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编:《滑坡防治》,人民铁道出版社,北京,197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