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张家湾古遗址
1)  Zhangjiawan site
张家湾古遗址
2)  Lijiawan site
李家湾遗址
1.
Abundant remain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cultures including Zhou, Qujialing and Daxi were found at the Lijiawan site at Badong.
巴东李家湾遗址中发现有周代、屈家岭文化和大溪文化三个不同时期的大批遗迹和丰富遗物。
3)  Yangjiawan cultural rains
杨家湾文化遗址
4)  Xiwan site
西湾遗址
1.
In order to cooperate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Huanghe Xiaolangdi Water Project,He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lolgy excavated the Xiwan site in Mianchi county in 1999.
1999年,为配合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渑池县西湾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00平方米。
5)  Niwan site
倪湾遗址
1.
In August of 1994, Xinxiang Municipal Archaeological Team and Weihui Municipal Museum excavated Niwan site in Weihui city, Henan province and found remains of the late Longshan culture including house foundations, ash pits and various arti facts.
1994年8月,为配合京深(北京-深圳)高速公路建设,新乡市文物工作队和卫辉市博物馆联合发掘了卫辉市倪湾遗址,发现了属于龙山文化晚期前、后两段的遗存。
6)  Liuwan sites
柳湾遗址
补充资料:古遗址
      古代人类各种活动留下的遗迹。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例如民居、宫殿、官署、寺庙、作坊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等各类建筑残迹;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例如洞穴、采石场、沟渠、仓窖、矿坑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遗址,大都湮没已久,有的则沦为沙漠中的废墟。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古遗址的调查发掘,可以揭示许多古代遗迹,进而考察有关的社会状况,因而在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中备受重视。中国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在千处以上,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5处,包括各种有代表性的遗址。
  
  人类化石产地和旧石器地点  人类起源于地质年代的第三纪末,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相当于更新世时期。中国目前所知人类化石产地和旧石器地点共计 200余处,除新疆、海南两个省(区)外,各地都有发现,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分布很广。这些地点的地层堆积,主要有 3种类型:①河湖相堆积。元谋猿人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地点,沉积物以粉砂亚粘土和粘土为主,猿人化石和石器出自沉积层的下部。丁村遗址和水洞沟遗址,是在黄土底部的砂砾层中发现人类化石和石器。②土状堆积。北方是在黄土层下的红色土层中发现人类化石和石器,蓝田猿人遗址的公主岭、陈家窝村两地点都是如此。南方则在耕土层下的红土层中找到石器或化石。③洞穴堆积。最有代表性的周口店遗址,第 1 地点(即北京猿人产地)为长约 140米、宽约 20米的巨大山洞,角砾岩堆积厚达30余米。金牛山遗址、和县猿人遗址、穿洞遗址等地点,也是比较典型的洞穴堆积。另外,大窑遗址是广泛分布于山坡冲沟的石器打制场,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则在第三纪褐煤层中发现古猿化石。
  
  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住地和葬地。有时仅发现住地,未找到葬地,或者仅发现葬地,未找到住地。广大平原地区的古遗址,常位于河流转弯或两河交汇处。西北黄土高原的古遗址,由于河床冲刷下沉的关系,多在距现今河床和村庄较高的二级台地上。江淮等河网地带的古遗址,常见于地势高亢的土墩 (堌堆)。靠近海滨和河湖岸边的古遗址,因其堆积物中包含大量的贝类介壳,在考古学上被称为"贝丘"遗址。
  
  中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遗址总计约有1万余处,其中作过发掘的近千处。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体可以分为两类:①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发现地。例如: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为磁山文化发现地,河南渑池的仰韶村遗址为仰韶文化发现地,西安半坡遗址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发现地,甘肃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为马家窑文化及其马家窑类型发现地,青海民和的马厂塬遗址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发现地,山东泰安的大汶口遗址为大汶口文化发现地,山东章丘的城子崖遗址为龙山文化发现地,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为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发现地,湖北京山的屈家岭遗址为屈家岭文化发现地。②保存较好的住地或葬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范围往往很大,面积几万、几十万以至几百万平方米。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都由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墓葬区组成,居住区的房屋环绕中心广场排列,周围又有人工挖掘的濠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掘的房屋基址多达 240座,前仰韶阶段和仰韶文化早、中期为半地穴式建筑,仰韶文化晚期则为地面建筑。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适应江南水乡的地理条件,发现的主要是木构干栏式建筑。辽宁凌源牛河梁遗址的中心区域,有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分布范围 200多万平方米。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及其他龙山文化晚期城址,则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遗迹。
  
  考古学家通过典型遗址的系统发掘,逐步认识各地新石器文化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展区、系、类型问题的研究。发掘较多的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长城地带,业已建立新石器文化的编年体系。事实说明,中国新石器文化的起源并非中原地区一个中心,而是存在若干个中心,彼此密不可分,呈现多元一统的发展格局。
  
  夏商周时期的都邑遗址  夏商和西周王朝的统治中心,都在黄河中游地区。与探索夏文化关系密切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已发现两处周绕廊庑的大型殿堂基址,对其属夏、属商则有不同看法。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和郑州商代遗址,均属商代前期,都发现长、宽各1000多米的城垣以及成组的宫殿基址和其他重要遗迹。商代后期的安阳殷墟,包括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住地及其墓葬区等,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等商代方国遗存,文化面貌既有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西周时期的周原遗址和丰镐遗址都曾发掘大型建筑基址、较多的墓葬以及青铜器窖藏等。应属周初燕国都城所在的北京琉璃河遗址,包括规模不大的城址和贵族墓地,有的大墓出土了记载燕国早期史实的有铭铜器。
  
  东周列国的都城遗址几乎都建在邻近大河的冲积平原上,保存情况一般较好,有的地面上存在着夯土城垣和宫殿基址。作过勘察和发掘的列国城址有: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侯马晋国遗址、禹王城遗址 (魏国早期)、郑韩故城遗址、赵邯郸故城、燕下都遗址、秦雍城遗址、楚纪南故城以及中山古城遗址、薛城遗址等。一般周长达10余公里,有夯筑城垣二重,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宫殿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并筑有宫城。布局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①宫殿区被郭城包围,例如曲阜、薛城、禹王城等;②多数城址宫殿区在郭城的一角或一侧,城内或周围还有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
  
  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城市遗址  秦汉及其以后时期都城最集中,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历年作过全面勘察的主要有: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邺城遗址(曹魏、十六国、东魏、北齐)、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上京会宁府遗址、金中都遗址、元上都遗址、元大都遗址等处。通过勘察,大部城址的城垣范围城门位置、主干大道以及宫殿区、里坊和其他重要遗址的分布情况已基本清楚。两汉时期的长安和洛阳,宫城约占全城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基本上属于帝王和贵族的专用城市。大约从曹魏邺城开始,都城布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唐代的东西两京,宫城和皇城约占全城十分之一,已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都城由宫城和外郭二重演变为由宫城、皇城和外郭三重组成。宫城由包括多处并分布在城区南部演变为集中于城区北部和中部,并以南门为正门,门前大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居民区和商业区则由位于城区北部改为位于城区的南部,区划和排列也由不规整趋于规整。历代都城城内及其附近的重要遗址,作过大规模发掘的颇为不少,例如:秦咸阳的宫殿遗址、汉长安的未央宫遗址、武库遗址和王莽九庙遗址、洛阳的东汉灵台遗址、北魏永宁寺遗址、唐长安的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青龙寺遗址和西市遗址等。远离都城的皇帝行宫遗址有些也因考古发掘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秦至西汉前期的姜女石遗址和北戴河衡山遗址以及唐代的九成宫遗址等。这些都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秦汉及以后时期的地方城邑遗址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城邑、长城及其沿线的烽燧,在历史研究和考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汉代的如崇安汉城遗址、西海郡故城遗址、楼兰故城遗址以及居延遗址、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唐代的如西北的北庭故城遗址、高昌故城和雅尔湖故城,西南的太和城遗址(南诏),东北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还有东北地区汉代以后的高句丽前期王都丸都山城、金代蒲与路故城遗址等。它们或为边陲重镇,或为方国都城,在建立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在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西藏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遗址,现有建筑群残迹数量之多,各类遗迹、遗物保存情况之好,都是已知古遗址中甚为罕见的。
  
  古代手工业遗址  年代较早的古代城址,几乎都曾发现制陶、制铜、制铁和铸钱等手工业遗址,但远离城市的大型手工业遗址则以烧制瓷器的窑址为多。窑址往往分布在较大的范围内,出土有大量的窑具和残次瓷器,有的还发现加工原料、制坯成型及施釉的作坊遗迹。瓷器是中国的重要发明之一。制瓷工业出现于东汉的晚期。初期主要集中在今浙江东北部。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南方许多省区 (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等地 )都发现有瓷窑遗址。隋唐时期,制瓷业在北方得到迅速发展,发现多处瓷窑址,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特点。宋代制瓷业达到繁荣时期,已发现的瓷窑址分布在十几个省、区,数量达几百处,不但形成有特色的窑系,而且出现了一批名窑。明代以后,民营窑场激增,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各窑系的多数名窑则日趋衰落,只有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作过调查发掘的代表性窑址主要有:东汉时期即已烧制青瓷的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宋代几大名窑中的浙江龙泉大窑龙泉窑遗址、河南禹县钧台钧窑遗址、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遗址,还有以创烧影青瓷闻名的景德镇湖田窑址;重要的民间窑址有:陕西耀县黄堡镇耀州窑遗址、长沙铜官窑遗址、四川邛崃什邡堂邛窑遗址、福建德化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建阳水吉乡建窑遗址、江西吉安永和镇吉州窑遗址、河北邯郸观台镇磁州窑遗址等民间窑址。
  
  矿冶遗址主要包括:(1)开采与冶炼铜矿的遗址,发现有采铜的矿井巷道和炼铜竖炉等遗迹,如湖北大冶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各地发现并作过发掘的古铜矿遗址还有:江西瑞昌铜岭、湖北阳新港下、湖南麻阳九曲湾、内蒙古林西大井以及安徽南部的铜陵、南陵等县市的若干地点。它们的年代,大多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有的可早至商代。(2)开采与冶炼铁矿的遗址,一般发现有炼炉、锻炉、炒钢炉等遗迹和铸范、铁器等遗物,有的在与遗址相距不远的地方找到矿井遗迹。有代表性的汉代冶铁遗址有河南巩县铁生沟、郑州古荥镇、南阳瓦房庄、温县招贤村等处。汉代以后的冶铁遗址也有一些发现。河南鹤壁还曾发现北宋晚期的煤矿遗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